许玉红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许玉红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25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015年1~12月收治的25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4天屈髋达70°人数、屈髋达70°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4天屈髋70°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屈髋达70°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减少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康复时间。
髋部手术;集束化护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
随着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髋部手术也越来越多,手术的年龄也越来越高,而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使术后护理工作较为复杂、繁锁。为提高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常规的护理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有效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一种方法[1]。集束化护理的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结局,他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2]。本研究对我科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集束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12月老年髋部手术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5.10±6.00)岁;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股骨头坏死4例;其中15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选取2015年1~12月老年髋部手术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62~86岁,平均(77.10±6.00)岁;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股骨头坏死5例;其中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保持正确体位保持髋关节伸直外展、患肢外展中立位,患肢抬高20°~30°,膝部垫小软枕使膝部微屈15°,以免影响血流;患肢足部着丁字鞋,足尖向上,防止患肢内收、内旋。术后定时翻身: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同时向下伸直患侧上肢、展平手掌垫于股骨大粗隆后面,协助向术侧翻身,注意根据切口疼痛情况来确定翻身时间;协助向健侧翻身者,要在两腿之间垫长方枕,防止患肢内收内旋以防脱位、松动等。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告知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切不可自行随意翻身。
1.2.2病情观察与用药护理入院后严密观察患者专科疾病的病情和基础疾病变化,保证患者在各系统指标数据、病情稳定下再进行手术。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面色、患肢肿胀程度、末梢血运、皮温、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加强基础疾病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术前术后积极遵医嘱使用药物防止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术前、术中、术后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遵医嘱使用胰岛素,保证血糖在正常稳定范围;遵医嘱使用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1.2.3疼痛的护理入院即对患肢的疼痛进行数字疼痛评分(NRS),保证正确的体位,及时处理患者的疼痛,保证患者的体力和睡眠。术后24 h内每隔4 h进行1次NRS评分,并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保持环境灯光柔和,选用柔和的轻音乐,舒缓情绪,将疼痛减到最低的程度。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1.2.4饮食与排便护理根据病情加强营养,如多吃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以增强体力免疫力,促进恢复。入院和术后6 h后每天晨起1杯白开水或淡盐水,适当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并配合食用乳果糖等。进行肠道功能训练[3]:护士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先给予下腹部沿肚脐为中心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按摩。生物反馈训练:每天晨起进行缩腹缩肛运动10 min,训练后有意识定期排便,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腹压增高而影响静脉血流。鼓励患者多饮水及自行排尿,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锻炼膀胱排尿功能,并协助患者做好排便排尿后的护理。
1.2.5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 h清醒后即开始主动做扩胸、深呼吸、有效的咳嗽运动,定时拍背,促进肺功能,防止院内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4]:足背伸12 s放松5 s,再足跖屈10 s放松5 s,每小时练习4 min(8组),每天10~12次。术后6 h患肢练习股四头肌运动,每天3次,每次5~10 min;并利用床上吊环、双上肢、健侧下肢的三点支撑做引体向上抬臀运动。术后第1天床头可抬高10°~15°、屈膝屈髋10°~20°;术后第4天床头可抬高45°半卧位、屈膝屈髋60°~70°;术后第5天可扶患者床沿做起,髋关节角度大于90°(双腿自然下垂)。活动要从被动逐渐过渡到主动,从少到多、从小到大进行,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活动度不使自己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宜,屈髋不能大于90°。拆线后早期在他人看护下扶拐下床活动(注意起床三部曲),患肢负重从无到轻到中到正常,注意安全防止再次跌倒。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脱位松动断裂、DVT、压疮、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统计术后第4天屈髋达70°人数及两组患者屈髋达70°天数和住院时间。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第4天屈髋70°人数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第4天屈髋70°人数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屈髋达70°天数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屈髋达70°时间比较
注:1)为t′值,2)为u值
近年来,由于老龄化加快,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群体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身体机能下降,需要为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促进患者恢复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集束化护理以循证护理为基础,集合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的相关措施,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系统的护理服务。相比于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集束化护理具有综合性、预见性、主动性等优势,能够提前对围手术期护理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预防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集束化护理中,还异常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这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5]。
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中,观察组术后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天屈髋70°的观察组达到了80.00%,远高于对照组的31.58%(P<0.05),且两组屈髋达70°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这与赵学香等[6]的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便秘、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单君,朱健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
[2]Resar R,Ponovost P,Haraden C,et al.Using a 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J Qual Patient Saf,2005,31(5):243-248.
[3]李群,周彩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便秘的集束化护理[J].当代护士,2013(6):139-140.
[4]耿艳莉,龚云.早期踝泵运动预防TURP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护理学杂志,2014,29(14):34-35.
[5]李成香.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103-105.
[6]赵学香,文艳红.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集束化护理[J].光明中医, 2014,29(4):828-829.
(本文编辑陈景景)
2016-01-13)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17
226001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许玉红: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