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兵,戢汉斌
基于心功能状态对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临床分析
李红兵1,2,戢汉斌2
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84);2.武汉市武东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心脏功能状况对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一年110例病人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监测24 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D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每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5),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并以心脏彩超探测出心脏射血分数(EF),分析心率变异性各指标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射血分数<50%病人HRV中的SDNN,SDNN5,PNN50较EF≥50%病人明显降低,并有一定相关性。而SDNN5,RMSSD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衰病人HRV相关指标下降,并与心脏功能状态有一定相关性。HRV与EF测定为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健词:心脏功能;心率变异性;射血分数;自主神经;临床分析
人类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中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对内环境的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对内环境的适应性调节最终体现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输出上。目前,定量测定自主神经各组分支配的指标仍然是心率变异性的测定。许多慢性疾病(与环境或基因相关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最终都影响到心功能而导致心力衰竭。心衰前后自主神经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因此,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既可能是心衰的因素,也可能是心衰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110例病人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经心脏彩超检查,射血分数(EF)≥50%者86 例,EF<50%者24例。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所患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或以上疾病的综合。
1.2方法所有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5项指标。包括24 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DN),反映24 h内的总和,心率变异性<50定为明显降低,<100为中度降低;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若<50则变异程度降低; 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 24 h内每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5);两个相邻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以EF为指标将病人分为正常心功能组和心衰组。并对两组病人HRV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全部应用SPSS13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EF<50%者较EF正常者SDNN,SDNN5,PNN50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DNN,SDNN5,PNN50与EF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性不强。详见表1、表2。
表1 心功能正常组与心衰组心率变异性方差分析
表 2心率变异性与射血分数相关性分析
3讨论
HRV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1],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常用重要指标[2]。HRV中高频振荡(0.15 Hz~0.4 Hz)与呼吸影响相关,PNN50,RMSSD与频谱分析中的高频相关。而低频振荡(0.04 Hz~0.15 Hz)则与压力感受器等引起的压力控制相关[3]。SDNN 反应的是包括呼吸、血压控制机制、体温调节、肾功能等的“各种因素的盛衰”,而RMSSD与心率变异性中高频成分高度相关,是反应迷走功能更特异的指标[4]。RMSSD是一个稳定的时域指标,较少受呼吸频率的影响[5]。在本次研究中,RMSSD并未显示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在于:①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呼吸对高频做功影响较大;②心衰病人交感神经激活为主,故压力反馈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呼吸均有一定的适应性的改变,所以SDNN,SDNN5等反应低频,高频混合性成分的指标变化较大,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且与心功能的状态相关。心率变异性的慢性降低与生理心理调节缺乏柔韧性,稳态应变系统失调有关,增加发病和死亡的危险[6]。 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的下降,机体会启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迷走神经抑制。前者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心衰及心脏重构。后者表现为静息心率升高及心率变异性的下降,激活了炎症的过程,累积而发生心血管事件,对心功能亦有慢性而复杂的影响。还有人认为:心率变异性低的个体已经患有亚临床或无症状的心血管疾病,表明心率变异性的下降可能既是患病的原因,也可能是结果[7]。由此可解释心功能下降时PNN50,SDNN,SDNN5明显降低,且与EF呈现一定相关性。对于静息心率低于60次/min的人,不管男女,也不论个体是否有心血管病史,都能增加心血管和全因死亡危险[8]。
最近的荟萃分析报告指出,心率变异性能预测没有已知心血管疾病的个体经历3.5年~15年的首次心血管事件。
心率变异性测定可作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病人的健康体检来预测心血管风险,对于心血管病人,也可以预测心脏性事件及了解神经内分泌和心脏的功能状况并予以及时的干预。
参考文献:
[1]梁晓光,胡健,李敏,等.冠心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2):91-92.
[2]孙瑞龙,吴宁,杨世豪,等.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52-253.
[3]Reyesdelpaso GA, Langewitz W,Mulder LJ,et al.The utility of low frequency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 an index of sympathetic cardiac tone:a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a re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J].Psychophysiology,2013,50:477-487.
[4]Kleiger RE,Stein PK,Bigger JT.Heart rate variability:measurement and clinical utility Noninvasive[J].Electrocardiol,2005,10:88-101.
[5]PenttiläJ,Helminen A,Jartti T,et al.Time domain,geometrical and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of cardiac vagal outflow:effects of various respiratory patterns[J].Clin Physiol,2001,21:365-376.
[6]Kemp AH,Quintana 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insights from the stud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J].Psychophysiol,2013,89:288-296.
[7]Saxena A,Minton D,Lee DC,et al.Protective role of resting heart rate on all 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J].Mayo Clin Proc,2013,88:1420-1426.
[9]Hillebrand S,Gast KB,de Mutsert R,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first cardiovascular event in populations without known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a-analysis and dose-response meta-regression[J].Europace,2013,15:742-749 .
[8]Andrew H,Kemp A,Daniel S,et al.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melancholia displays robust alterations in resting state heart rate and its variability:implications for futur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Front Psychol,2014,5:1387-1392.
(本文编辑王雅洁)
通讯作者:戢汉斌,E-mail:mrbright789@sina.com
中图分类号:R540.4R25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3.021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3-1506-02
(收稿日期:201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