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苗玉涛韦伟刘燕范志刚刘建辉窦炳军王红(河北省畜牧站)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刘双苗玉涛韦伟刘燕范志刚刘建辉窦炳军王红(河北省畜牧站)
4.5.2.3发酵床的管理
垫料通透性管理:为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要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15~20厘米,育成猪25~35厘米,可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均。翻床时间为7~15天1次,冬季频次适当增加,并适量使用微生物原种与营养剂。
疏粪管理:适时将明显集中的粪尿疏散分撒,与垫料混合匀匀,填埋入发酵层。原则上每天要将集中的粪尿与垫料混合填埋,但在小猪阶段也可三四天操作一次。
水分调节:在发酵床表面10厘米左右的垫料层,水分含量控制在40%左右;在发酵床表面以下30厘米左右的核心发酵层,水分应控制在50%~60%,一般通过填埋粪尿即可满足水分含量要求。
垫料补充:垫料深度为育成猪60~80厘米、保育猪40~50厘米、母猪80厘米左右。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通常垫料下沉10厘米时及时补料,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表层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通风管理: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机械通风。在炎热季节,则使用湿帘、喷雾等设备与风机组合成的降温系统,对发酵床猪舍进行降温。
猪群出栏后的垫料管理:如果管理和使用得当,发酵床可使用2~3年以上,可以饲养多批次生猪。猪群出栏后,首先要彻底翻动垫料,做到完全松散透气,粪尿与垫料混合均匀;其次由于发酵床不能使用消毒剂,应酌情而定在垫料中补充菌种、水分,并将垫料进行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三是在原有垫料的上层补充新垫料,达到要求厚度,间隔24小时后再进猪饲养。
4.6畜禽粪污土地利用技术
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中粪便经发酵腐熟,污水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可作为肥料或灌溉水回用到土地。土地利用存在季节性,故要求养殖场必须设有贮存设施。
畜禽粪便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处置方式,可以在不外排的情况下,充分循环利用粪便中有用的营养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若土地处理利用粪便量过多,也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而且污染环境,同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产量降低。因此在进行土地处理利用时,应根据土质和畜禽粪便的特点,做好详细的土地处理利用计划。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提出了原则性规定,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土地经营者签约承诺消纳本场区产生粪污的土地)对畜禽粪污的消纳能力,确定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对于无相应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必须配套建立具有相应加工(处理)能力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或处理(处置)机制。
4.6.1土地利用的具体要求
用经过处理的粪肥作为土壤的肥料或土壤调节剂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其用量不能超过当地的最大土壤对畜禽粪便的承载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在确定土壤承载能力时必须结合当地土壤结构类型、种植品种、环境质量要求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估。
粪肥施用后,应立即混入土壤。畜禽粪肥属迟效型有机肥,应作为农田基肥翻耕入土,谨防撒施在土壤表面,以免污染地面水体。
对高降雨区、坡地及容易产生径流和渗透性较强的沙质土壤,不适宜施用粪肥或粪肥使用量过高。当粪肥流失而引起地表水体或地下水污染时,禁止或暂停使用粪肥。
为保证在非农业种植季节畜禽粪便得到合理的贮存和利用,进行畜禽粪便土地利用必须建有与养殖规模配套的粪便和污水贮存池,以便贮存雨季和非种植季节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污。
粪便贮存池必须做到防雨防渗处理,粪便贮存池体积应不小于贮存4个月粪便产生量。
污水贮存池必须做到防雨防渗处理,污水贮存池体积不小于贮存3个月污水产生量。
4.6.2农田的粪污承载量
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等物质,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经过处理后的畜禽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源,但是不能无限制的使用,施量过多,会导致环境污染。由于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地方,畜禽粪污施用已超过当地农田土地的粪污承载量,如何确定农田的粪污承载量已经成为畜禽粪污农田利用的关键。农田畜禽粪污施用量应以作物预期产量和土壤肥力为基础,结合畜禽粪便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作物当年利用率来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下表是部分地区农田粪污承载量参考标准。
部分地区农田粪污承载量参考标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