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仔红,马 宁,焦相学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陕西 咸阳,712000)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及应激指标的影响
丛仔红,马宁,焦相学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陕西 咸阳,712000)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 肺癌; 术后肺部感染; 应激指标
肺癌手术在临床极为常见,而肺部感染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2]。本文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及应激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行肺癌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9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0±8.3)岁;疾病分期:Ⅰ期5例,Ⅱ期15例,Ⅲ期9例;手术方式:开胸手术15例,胸腔镜手术14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8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8.3±8.0)岁;疾病分期:Ⅰ期5例,Ⅱ期14例,Ⅲ期10例;手术方式:开胸手术15例,胸腔镜手术14例。2组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步骤进行治疗,同类手术在手术细节及围术期用药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以静脉连接镇痛泵,镇痛泵中的药物为吗啡与氟哌利多,流速为2.0 mL/h,锁定时间为20 min。观察组术后则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以硬膜外接镇痛泵,镇痛泵中的药物为吗啡与布比卡因,流速为2.0 mL/h,锁定时间为20 min。比较2组中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2、24及72 h的炎性应激与疼痛应激指标。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24及72 h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离心取血清部分进行炎性应激与疼痛应激指标的检测,炎性应激指标为TNF-α、PCT、IL-6及IL-8,疼痛应激指标为PGE2、SP及BK,上述指标检测方法均为ELISA法。
2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整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术前2组患者的炎性应激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2、24及72 h观察组的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术前2组患者的疼痛应激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12、24及72 h观察组的疼痛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研究[3-4]显示,受临床医学发展及患者需求的提升,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率也不断提高。关于不同术后镇痛方法的比较性研究也不少见,其中以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性研究较为多见,且研究多为对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研究[5-6]。研究[7-8]显示,创伤及免疫等方面的异常导致此类患者术后易于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对于此方面的控制研究极为必要。另外,机体应激中的炎性应激与疼痛应激均与机体的术后康复有密切的关系[9-10],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此方面的围术期变化研究也极为必要。
表1 2组中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及72 h的炎性应激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及72 h的疼痛应激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作者就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及应激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并与静脉自控镇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此类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表现为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静脉自控镇痛,同时患者的术后12、24及72 h的炎性应激与疼痛应激指标均低于静脉自控镇痛,说明其对于术后感染的控制较好,对于机体的不良应激(包括炎性应激及疼痛应激相关血清指标)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更具优势的原因可能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于疼痛的控制效果相对更好有关,因此与疼痛导致的机体不良应激与相关血清指标控制也相对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洁,王云,刘德生,等.肺癌手术患者不同自控镇痛方案发生肺部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0):4734-4736.
[2]付强,王坤,李燕,等.肺癌根治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0(25):4895-4899.
[3]赵辉,王胜.不同镇痛方法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影响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B22):137-138.
[4]张云霄,陈冀衡,范志毅,等.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10):1228-1230.
[5]Mizuyama Y,Kayashima K,Murashima K.A comparison of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and intravenous fentanyl analgesia for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ectomy[J].Masui,2014,63(11):1261-1265.
[6]Winer AG,Sfakianos JP,Puttanniah VG,et al.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outcomes for epidural versus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J].Reg Anesth Pain Med,2015,40(3):239-244.
[7]马丽,李娟,李军.术后镇痛对老年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J].人民军医,2015,58(10):1181-1182.
[8]丁明霞,张兴梅.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5):68-70.
[9]朱韵甜,陈亦蛟,周大春.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4,36(20):1674-1676.
[10]张志军,张永平,景建闯.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患者T细胞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7):978-980.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R 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5-184-02
DOI:10.7619/jcmp.201615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