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成,林志红,李春荣,李祥斋
(1.安丘市林业局 山东安丘 262100;2.安丘市辉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防治桃梨小食心虫试验
肖永成1,林志红1,李春荣1,李祥斋2
(1.安丘市林业局 山东安丘 262100;2.安丘市辉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采用240mg/条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进行蜜桃上的梨小食心虫防治试验,以常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结果表明,常规喷施化学农药防治梨小食心虫需喷7次农药;应用迷向素从4月至8月只需喷布3~4次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化学农药;与对照桃园相比,新梢蛀梢防效达100%,果实蛀果率仅0.4%,蛀果防效接近100%,有效地干扰了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对雌成虫位置的识别和正常交尾,抑制了梨小食心虫种群的繁殖速度,达到治虫、环保、经济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澳福姆;梨小食心虫;防治;田间试验
山东省安丘市现有蜜桃面积约6670hm2,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栽植。由于树龄老化,管理粗放,大部分园片食心虫特别严重,特别是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每年蛀梢率和蛀果率都在80%以上,对果品的质量和商品性都造成重大影响。以往果农都是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抗性明显加强,达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有毒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已成为必然趋势。安丘市果树站及辉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等与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了240mg/条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澳福姆)防治梨小食心的田间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1试验示范地概况
试验示范区安排在安丘市辉渠镇落鸦石村蜜桃基地,该园区为丘陵坡地,成土母质以玄武岩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0.9%,pH值6.8。主栽品种仓方早生,授粉品种春雪和川中岛,树龄24年,露天栽培,株行距3m×5m。
2试验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供试桃品种仓方早生、川中岛,试验迷向区面积26.68hm2,对照区约4hm2。240mg/条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澳福姆),拆封后在田间可持续释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6个月。性信息素诱捕器由粘虫板、诱芯和三角瓦楞塑料板构成。以上材料均由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2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①迷向区,4月10日拧挂迷向丝,每666.7m2设置迷向丝33根。将迷向丝直接缠绕在树冠外围1.5m高的树枝上,相邻2株树设置方向一致。处理面积26.68 hm2。②对照区,在距离示范区150~200m以外的区域,选择种植条件、管理水平等较为一致、未悬挂迷向丝的同类常规管理桃园为对照区,约4hm2,采用化学手段防治,10天左右喷1次药,主要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灭幼脲、甲维盐等化学农药。在各处理区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悬挂高度1.5m,检测田间雄虫消长情况。迷向区和对照区各设置10个,诱捕器间隔50m以上。每30天更换1次诱芯。
由于梨小食心虫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主要以蛀梢为主,以后才蛀果,因此蛀梢率调查从4月至7月初,蛀果率调查从7月初开始至川中岛果实成熟采摘期(8月中下旬)。
2.3防治效果调查
迷向率,于从4月10日开始,每7天调查1次,分别记录迷向区和对照区各性诱捕器内梨小食心虫数量,并更换诱捕器内粘虫板。根据平均诱虫数计算迷向率。
蛀梢率,采用5点取样法,迷向区和对照区每点调查2株,计10株。每株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调查标记未被蛀食的新梢,每方位调查4个新梢,共计调查200个新梢,每次诱虫高峰期后5天,记录1次梨小食心虫危害的新梢数目,统计蛀梢率。
蛀果率,7月以后于仓方早生和川中岛桃果实成熟期各调查2次,间隔10天,迷向区和对照区各设置5个调查点,每点选择有代表性桃树4株,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调查果实危害率,每个方位随机选取5个果实,共计调查500个果实,记录梨小食心虫危害的果实数,分别统计对照区和迷向区的蛀果率,计算蛀果防效:
迷向率(%)=(对照区性诱虫数-迷向区性诱虫数)/对照区性诱虫数×100
蛀梢防效(%)=(对照区蛀梢率-迷向区蛀梢率)/对照区蛀梢率×100
蛀果防效(%)=(对照区蛀果率-迷向区蛀果率)/对照区蛀果率×100
3结果与分析
3.1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
由表1可看出,4月10日未悬挂迷向丝之前,迷向区和对照区诱集到的雄虫量基本一致,说明两区梨小食心虫危害程度一致。4月10日开始悬挂迷向丝至7月3日,迷向区性诱捕器累计诱集雄虫量1.8头/诱芯,常规对照区累计诱集雄虫量162.2头/诱芯,诱蛾量显著高于迷向区。同时,对照区性诱雄虫消长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各代次高峰清晰。
从近3个月的田间性诱蛾量结果可看出,每666.7m233根迷向素的处理密度对雄虫迷向效果很好,越冬代高峰期迷向率达100%,第1、2代高峰期成虫迷向率接近100%,同时,持效性较好,迷向效果不但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而且后期迷向效果高于前期,雄成虫对雌成虫的定向已被严重扰乱。
3.2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桃蛀梢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自4月末开始至7月初3个月内,迷向区均未发现蛀梢,而对照区蛀梢严重,最高峰时蛀梢率高达60%。4月24日越冬代成虫蛀梢严重,蛀梢率高达36%;5月桃树幼果快速生长,新梢抽发旺盛,梨小危害也进入活跃期,由于果农防范意识强,对照区加大了化学防治力度,梨小幼虫蛀梢得到控制;5月15日进入第1代成虫高峰,蛀梢亦进入高峰,蛀梢率达47%~60%,随着化学防治力度的加强,幼虫蛀梢趋于减退,但依然维持在10%左右;6月20日左右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由于前期化学防治比较及时,梨小幼虫蛀梢率得到一定控制(表2)。
表1迷向区和对照区每诱捕器诱捕虫数量(平均值)及迷向效果
日期(月.日)迷向区每器诱捕量(头) 累计对照区每器诱捕量(头) 累计迷向率(%)4.103303.2324.170.88550844.24009901005.1001101005.8001.2121005.150.222222099.15.220.333636099.25.29006601006.5004401006.120.11550986.190.2220200996.260.224343099.57.30010100100合计1.818162.21622
表2 迷向区和对照区梨小食心虫蛀梢率比较
3.3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桃蛀果率的影响
从表3看出,不管是仓方早生桃还是川中岛桃,迷向区基本都没有蛀果现象,而对照区果实被蛀严重,即使采用化学防治加以控制,仓方早生桃果实被蛀率还是达到10%之多,而川中岛桃更加严重,果实被蛀率高达24.8%,与迷向区有显著区别,说明该迷向丝持效期长,能长期干扰成虫交配,从源头降低了虫口基数,能很好的控制梨小食心虫蛀果危害。
表3 迷向区和对照区梨小食心虫蛀果率比较
4小结
在桃园应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澳福姆)防治梨小食心虫,每666.7m2使用33根,可持续释放浓度较高的性信息素,有效干扰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对雌成虫位置的识别,干扰其正常交尾,抑制梨小食心虫种群繁殖,迅速降低后代虫口密度,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明显。对照区自4月至8月,针对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共喷药7次,包括开花前喷施45%毒死蜱1000倍液,谢花后3~7天喷施5%甲维盐3000倍液,谢花后20天喷30%灭幼脲1500倍液,6月5日前后喷20%氯虫苯甲酰胺4000倍液,6月底喷2%高效氯氟氰菊
酯1500倍液,7月中下旬喷20%氯虫苯甲酰胺4000倍液,8月中旬喷30%阿维灭幼脲2000倍液。
在其他管理完全一致情况下,迷向处理区在化学防治其他病虫害过程中可省去防治食心虫的农药种类,只喷施化学农药3~4次即可,相比对照,新梢蛀梢防效达100%,果实蛀果率仅0.4%,蛀果防效接近100%,且防效时间长达至果实成熟期。该迷向丝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提高果品品质,净化环境,保护昆虫自然天敌,使用方法简单,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对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简介:肖永成(1967-),男,山东安丘人,农艺师,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E-mail:aqlyjybz@163.com
中图分类号:S4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6)04-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