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姜美怡 实习记者 雷雅茹
特种肥料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CNCIC2016中国国际特种肥料会议周在京开幕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姜美怡 实习记者 雷雅茹
6月22日-24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ICL特种肥料总协办的“CNCIC2016中国国际特种肥料会议周”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周包含了“第七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和“第九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两个会议。为了实现“提质增效、节水节肥、助力零增长”的目标,为了共同推动特种肥料的健康良性发展,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政府官员和专家、近500名特种肥生产及流通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享成果,共谋发展。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处副处长仲鹭勍就“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对肥料产业转型的影响作了深刻分析,并为水溶肥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农化服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解读了国家“一控两减”政策,介绍了水溶肥一体化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研发配套产品、完善技术模式、强化示范作用、优化推广机制等四项重点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秉强认为,我国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问题已由量变达到了质变,这对肥料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倡导构建绿色肥料体系的新理念。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陈清教授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理念颇受与会人员的热议。他表示,水溶肥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是技术组合、供应和服务模式。农化服务是促进水溶肥销售的最有效措施,也是未来水溶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作为本次会议周的精彩一环,第九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到众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进行精彩报告,受到参会代表们的热烈欢迎。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化工处高级工程师朱宝菊结合目前化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原料和产品结构调整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节能环保压力大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围绕工信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化肥行业从业者要正确认识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化肥工业的转型应紧扣《中国制造2025》和服务农业现代化、化肥工业应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三方面内容,在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开拓进取。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王旭介绍了我国缓释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解读最新的缓释肥料检验检测政策,提出多项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调研课题,并表示,缓控释肥新的评价标准修订工作已完成,近期在征求意见中。希望更多企业参与其中,为行业标准细则实施献计献策。
作为本次会议周的总协办,ICL特种肥料 CEO Karl Mielke表示,其实中国和亚太其他国家一样,通过施用缓控释肥能够帮助全球提高作物产量,保护环境,节约劳动力。ICL作为世界最大的特种肥料供应商,在扩大缓控释肥产品在中国领域的推广同时,也将研发更多符合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特种肥产品。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性的一年。”主办方代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揭玉斌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行业转型升级难、企业研发能力弱、产品创新需求强等现状下,会议周的举办很好的为行业搭建了交流平台,号召行业同仁共同努力,为特种肥料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