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禾
人机围棋大战高调亮相的背后,是谷歌的新商业野心——人工智能竞赛真的开始了
对于此次引来全世界关注的人机大战,谷歌董事长施密特称不管输赢都是人类的胜利。而实际上,此次人机围棋大战,不管输赢都是谷歌的胜利。中国科技企业搜狗的董事长王小川表示,谷歌不是莽撞地进行了一场比赛,而是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策划,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
而在这次高调亮相的背后,是谷歌的新商业野心——人工智能竞赛真的开始了。
人工智能发展回顾
人工智能起步于1950年,那年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预测机器的人工智能有一天能够超过人类。他同时提出了“图灵测试”:机器和人类专家对话之后,如果专家无法区分对方是人还是机器,则说明机器的智能超过了人。
1951年马文·明斯基完成了第一台神经网络机SNARC,从而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位重要的科学家。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定了人工智能这个领域。
1950~1970年是人工智能开启的年代,斯坦福大学做出了移动机器人,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聊天机器人。
从1993年到今天,人工智能经历一个大发展,特别是2012年之后,进步明显加快了。2006年,雷蒙德·科兹威尔在他的《奇点临近》一书中,预言机器的智能将在2045年超过人类的智能。
2014年6月7日,一个名叫Eugene的“人”和一些专家在网上对话了5分钟,有33%的专家认为Eugene是13岁小孩。事实上,它是3名俄国科学家发明的超级计算机。这样,按照图灵测试的规则,机器第一次通过了“图灵测试”,时间正是图灵先生逝世60周年。
随着信息终端普及和物理世界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创业和研发活动越来越活跃。根据VENTURE SCANNER在2015年8月的统计,近十几年,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达到了855家,共获得87.5亿美金的风险投资。
因为计算能力和数据量的极大增强,机器学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进步最快的分支。
机器学习是用数据和以往的经验,优化计算机模型的性能指标。比如说,制造手机有100多道工序,如果我们通过编程,让一个机器人一步一步地按照程序完成,这不是机器学习。如果智能机器人通过观察工人制造手机的过程,再经过不断试错,之后可以自行制造,这才是人工智能。
用机器挑战人类的大神
如果将神经系统科学家、人工智能程序员、电脑游戏设计者、国际象棋神童这几类人的见识结合到一起,你会得到什么?
答案是:一个科技界的“银河护卫队”,也是谷歌在欧洲用最大手笔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
DeepMind位于伦敦,是一家专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初创公司,现有140多名研究人员,由英国企业家穆斯塔法·苏莱曼与象棋大师杰米斯·哈萨比斯,以及计算机科学家谢恩·列格共同创办。
哈萨比斯出生在伦敦,现年39岁,他是DeepMind的灵魂人物。13岁时,他就成为象棋大师,不过现有的资料并没有显示他也懂得围棋。
青少年时期,哈萨比斯曾在一场为游戏《太空侵略者》设计续集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并被游戏公司“牛蛙”相中,助设计和发布了《主题公园》这款模拟现实游戏。
17岁时,哈萨比斯去剑桥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199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公司Elixir Studios,不过他开发的游戏并没有取得他期待的那种成功。
为了寻找灵感,哈萨比斯开始研究人脑。他在伦敦大学念完了神经科学博士,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并在该校的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所工作。
在被谷歌突然收购以前,DeepMind就是AI届的强大势力。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哈萨比斯透露了“嫁给谷歌”的原因。
“我们有相似的公司文化。不过,主要原因还是这样的结合有助于加速研究步伐,谷歌拥有丰富的资源,比如数据、计算机。而我们有算法,这是一个很明智的结合。如果展望未来十年或更远的时间,我们有机会将现在的技术以及未来的技术进步累积起来,最终我们就能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取得科学进步,取得科研上的新突破。”
“与魔法无异”
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如果将这句话应用于谷歌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再合适不过了。
当多数科技公司在勒紧裤腰带、缩减研发开支以专攻核心业务时,谷歌却在探寻着一系列天马行空的想法。具有自学能力的人工大脑,能知能觉的机器设备,甚至直通太空的电梯……谷歌不惜代价投入资金、人力和精力,去为这些梦想而实施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计划。
或许这都缘于谷歌双雄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共同的愿望:“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是谷歌的未来。”
你对通过眨眨眼就能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的谷歌眼镜一定耳熟能详,但最近更让人关注的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更加酷炫。
事实上,无人汽车也只是谷歌在人工智能开发领域的冰山一角。
2012年,谷歌的“猫脸识别”技术震惊了整个人工智能领域。Google x部门的科学家们,通过连接16000台电脑的处理器,创造了一个拥有10亿多条连接的神经网络。谷歌的想法是:如果把这一神经网络看作是模拟的一个小规模“新生大脑”,并连续一个星期给它播放YouTube的视频,那么它会学到什么呢?实验结果令人吃惊:其中一个人工神经元竟然对“猫”的照片反应强烈。要知道,谷歌事先从未在任何实验环节“告知”或是暗示这个网络“猫”是什么概念,甚至也未曾给它提供过一张标记为猫的图像。
也就是说,人工神经网络中的某个神经元经过训练,学会了从未标记的YouTube视频静态帧中检测猫,这个神经网络具有人脑一样的“自我学习”能力。
使用这种大规模的神经网络,Google显著提高了一种标准图像分类测试的先进程度——将精确度相对提高了70%。
秘密武器:GOogle X&奇点大学
这一切背后是最让外界倍感神秘的部门,谷歌的“秘密实验室”——Google X。这个由一群发明家、工程师以及创造者组成的研发机构,在谷歌自身看来,是一个“梦工厂的探索者”。
Google X有一份列举了100项未来高科技创意的清单,其中甚至包括令人难以置信的太空电梯。而为外界熟知的谷歌眼镜以及无人驾驶汽车,均出自这一实验室。此外,高科技室内恒温控制器、超快光纤网络、工业机器人,以及可以通过眼泪测量血糖水平的智能隐形眼镜,都是这里的攻克题目。
与谷歌有所不同,Google X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首要目标是解决难题,而不是赚钱——当然,这些项目也许同时蕴含着商机。
对于Google X已经付诸实验的诸多奇思妙想,有评论这样说:“Google X领先于整个人类社会,站在了变革的交叉路口,没有其他人或者组织能够达到他们的速度和高度。”原因在于,小公司缺乏资源,大公司股东会基于商业考虑而吝惜大肆投入,政府在研发投入上也往往欠缺诚意,而Google X赋予科学家们充足的资源和无限的自由度来开发那些令人称奇的项目。
谷歌另一个闻名遐迩的机构是奇点大学。这个成立于2009年,由谷歌、美国航空航天局以及若干科技界专家联合建立的新型大学,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领域则聚焦于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
在奇点大学,设置了许多听起来异想天开的课程,人工智能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66岁的奇点大学校长库兹韦尔,如今是谷歌新任工程总监,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智能机器。库兹韦尔的目标是帮助计算机理解甚至表达自然语言。最终,他希望制造出比IBM的Watson更好的机器——尽管他很欣赏Watson表现出的理解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布局未来
如今,谷歌已经成为一块极富吸引力的磁铁,吸引着全球专家纷至沓来,包括雷库·日韦尔、塞巴斯蒂安·史朗、彼得·诺维格,以及杰夫·辛顿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顶尖人才均入谷歌麾下。
与此同时,谷歌近年一直都在收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这其中包括一些比较激进的公司——仅机器人公司,谷歌就至少收购了8家。除此之外,谷歌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从事智能恒温器和烟雾报警器设计制造的智能家居产品公司Nest,还收购了人工智能公司DNNresearch,以及大量拥有尖端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公司。
毫无疑问的是,谷歌正在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设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大局。
关于这场人工智能挑战的未来,谷歌的态度显得自信与开放。即便目前人工智能还主要应用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但谷歌似乎确信,它的未来具备无限的可能性,在商业前景上,同样如此。
奇点大学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美国国防部顾问尼尔·杰卡布斯坦则说:“从战胜《危险边缘》到商业化,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是这样。当2014年初,IBM宣布投资10亿成立IBM Watson新业务部门,致力于“云交付的认知计算”和大数据创新领域的开发和商业化,而包括微软、Facebook,以及来自中国的科技巨头公司,无不在此领域砸下重金,作为一直将挑战科技极限视作己任的谷歌,没有理由不去引领这一场盛大的技术革命。(资料来源:《商学院》、《创业邦》、《北京晨报》、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