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钢铁“海绵企业”

2016-08-09 07:02
环球时报 2016-08-09
关键词:凯斯高炉断奶

本报特约记者 陶短房

《日本经济新闻》8日报道称,在中国的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中,除了“僵尸企业”,最近又出现了“海绵企业”,而这种企业仅靠普通手段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报道称,“海绵企业”指的是伴随市场价格浮动,时而停产时而恢复生产,采用弹性的生产体制的产能过剩企业。普通高炉开炉、停炉需要几个月时间,而“海绵企业”只需一周左右就可恢复生产,因为这些企业采用年产100万吨的小型高炉,而非年产500万吨的大型高炉。

自2014年起,由路透社首创的“僵尸企业”一词被外媒普遍用于形容中国产能过剩企业,指的是企业本身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只能依靠地方政府补贴和银行救济来维持生存。而“海绵企业”,最早是由美国在线联合创始人凯斯的妻子吉恩·凯斯提出的“建设海绵企业”的说法,认为硅谷型高科技创新企业“应具备海绵的吸收力和生命力”。

对于“僵尸企业”,一些媒体、专家开出的“药方”称,只有采取“割肉”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即通过给这些企业“断奶”(停止贷款和补贴)直至强制性关停并压缩产能。而对于中国的“海绵企业”,日媒表示,仅靠普通手段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意味着必须拿出比“断奶”更强硬的手段。

有分析认为,通过“断奶”和紧缩让产能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做法,可能导致失业、社会动荡等问题,也可能加速整个国民经济的失血,从而造成“猛药夺命”的后果。▲

猜你喜欢
凯斯高炉断奶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Hunter—Gatherers
高炉前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你一定在别处
你一定在别处
断奶并不是“咔嚓”一下就断了
1280m3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偏高的护炉实践
高炉侵蚀结厚及活跃性在线监测预警(WEIYE—FK)系统在宣钢高炉上的应用
棕色的瘦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