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思童/
光伏金融创新趋势路在何方?
/本刊记者王思童/
目前光伏的金融融资渠道多种多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通过以下梳理,让我们了解一下未来光伏金融化发展将会都有哪些趋势?
2015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呈现回暖态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513万千瓦,全国累计装机达4318万千瓦,超越德国跃居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首位。然而,融资问题却一直是光伏产业面临的难题。从银行借贷到绿色债券,从风险投资到企业上市,从互联网金融众筹再到到融资租赁,光伏与金融产业在热议声中“不期而遇”。
金融是指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跨期的最优配置决策的行为,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虽然从有光伏产业那天起就有金融行为,如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企业上市,但那仅仅是简单的金融融资行为,光伏金融化创新阶段是将金融理念渗透到光伏产业的各个方面,把光伏产业按照金融行为来思考,把产业产品按照金融产品来打造。经过不断地探索与融合,2016年光伏产业有望迈入光伏金融化创新阶段。
目前光伏的金融融资渠道多种多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通过以下梳理,让我们了解一下未来光伏金融化发展将会都有哪些趋势?
目前,银行贷款仍然是光伏电站的主要融资渠道。据银监部门的数字显示,2014年国内大型光伏企业的融资成本超过9%,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光伏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是主流渠道,银行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80%左右。但是光伏作为新兴行业来说,银行贷款的风险较大。银行对光伏放贷一般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伏电站的投资周期是考虑因素之一,光伏电站如果投资周期过长可能带来还款来源、时间不明确等问题。2)是否会将电站收益作为抵押物,一般银行不能接受将电站收益作为抵押的贷款。3)电站质量也会作为银行是否放贷的考量因素。当光伏产业处于发展阶段时,电站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电站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些情况都为银行放贷带来一定的风险。4)综合因素。土地问题的合法性、投资人的财务实力、投资人本身的背景等都将成为银行考量被放贷对象的条件。银行愿意支持一些具有良好还款能力的公司。对于有良好还款能力,资产负债率较好或者本身有集团主业担保的企业,银行在贷款会比较支持放贷,但对于个体或者中小的企业还是比较谨慎。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该会议将针对气候失常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项“有目标、有约束力”的协议。此其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仰仗绿色金融的支持。日前,中国央行和相关部委协商拟推出中国“绿色金融计划”。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是政府直接推动将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5年39号公告,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绿色金融债券。绿色金融债券是募集资金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一类特殊债券。在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尝试发行过募集资金用于绿色相关领域的债券,对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这些探索还没有取得市场普遍共识,相关机构发行的债券也没有成为投资者公认的绿色债券。
众筹是解决分布式融资的方式之一。目前存在企业为自己融资或是搭建平台为他人融资两种方式。众筹模式的问题在于:1)电站融资规模很大,以往涉及众筹融资的项目都是规模很小的行业;2)涉嫌非法集资,法律上暂未作出明确的界定;3)缺少担保,一旦项目出现风险,投资人难以追索权益,影响大规模融资能力。
从光伏投融资需求看,光伏众筹融资平台的出现又严重受限于我国众筹监管政策的迟迟不出台,使得合法投资人、众筹融资规模、众筹发行交易平台三大要素标准不确定,不但极不利于光伏众筹的探讨发展,而且造成已有平台潜伏着巨大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互联网+光伏”的结合,颠覆了以往“光伏+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不仅是为光伏企业服务的营销手段,而华丽转型成为对接供需中介与金融产品的交易平台。光伏理财可谓针对光伏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病灶”对症下药。
光伏是一个需要依靠大量资金来运营的产业,光伏电站具备金融属性,通过互联网实物融资租赁模式,将广大民众的投资理财与光伏电站,尤其是分布式电站建设的需求与融资租赁的方式紧密结合。首先,融资租赁可以有效盘活存量,实现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题,放大杠杆效应。其次,通过为企业设备升级提供融资便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将民间闲散资金从股市、楼市,引向新兴战略性产业,顺应“中国制造2025”、绿色产业的国家政策大趋势。“互联网+光伏”模式前无古人践行,无任何经验借鉴而言,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和平台都是在摸索与尝试中发展,颠覆性的互联网金融能否成功对接新能源行业的投融资,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但是随着“e租宝”事件的揭露,人们对光伏理财产品的可靠性同样产生质疑,融资租赁是否可信?投资是否安全?什么样的投资产品有保障?......一连串的问号回荡在投资者的脑中。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很多投资人欲将资金撤离网络投资理财平台,然而这种投资趋势对于那些合法透明的投资平台而言,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市场上SPI绿能宝和航天米宝两款产品受关注度较高,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
(1)SPI绿能宝
绿能宝在解决光伏电站资金问题上闯了一条创新特色之路。其全称为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由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SPI绿能宝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斥资5亿美元倾力打造的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品牌。以实物融资租赁为商业模式,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套解决方案,倡导人人参与并因此受益的绿色理念,为用户提供安全、灵活、稳健的投资收益产品。简单来讲,绿能宝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面向众多客户销售已建或在建电站的光伏电池组件(虚拟产品,客户不直接接触电池组件实物,但电池组件所有权归客户所有)。客户用手上闲钱购买了该产品后,将其委托给融资租赁公司出租给发电企业使用。由于光伏发电组件占光伏电站初期建设成本的50%~60%,绿能宝的方法理论上很大程度帮助光伏开发商解决了初期融资难的问题。电站建好后,光伏电站将发电所得打包支付给绿能宝,绿能宝在收取一定手续费后将电站使用电池组件的租金付给客户。
SPI绿能宝CEO叶得军说:“李彦宏把图书馆搬到网上,马云把商店搬到网上,马化腾把通讯搬到了网上,绿能宝就是把新能源绿电搬到网上,打造绿电的Uber,这是绿能宝的愿景。目前绿能宝已经有200多万用户,融资金额将近14亿人民币,为140兆瓦电站解决了融资难题”。
目前推出“美桔、美橙、金桔、美柚、电动车、充电桩”等六大产品,其分别提供建设期融资、项目融资、供应链融资服务、租赁资产交易服务、新能源项目融资等五大融资服务。金桔系列90天的平均年收益为6.8%;美橙系列180天的平均年收益为7.7%;美桔系列180天的平均年收益为7.7%。以上金桔、美桔、美橙三个理财产品都是投资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目前的年收益率都较绿能宝初期上线,有所降低。美柚系列60天的平均年收益为13%;充电桩系列60天的平均年收益为21%,15000.00元/台,目前美柚、充电桩系列产品已全部售罄。电动车系统的730天年收益率分别是10.2%和9%。绿能宝共发布光伏相关产品519期,其中美橙系列33期,美桔系列212期,金桔系列234期,美柚系列40期,这意味着已经有大小519个光伏项目借助绿能宝融资。尽管绿能宝官网上显示了历史成交订单数和已发放租金,但实际参与投资用户数和累计融资金额并未公开,最终融资规模不得而知。
不可否认,“绿能宝”用“互联网+”的概念与喜闻乐见的营销方式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光伏上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制造业产品增添了“全民参与”的乐趣,让人眼前一亮,从产品设计和营销创意讲都是一种创新。
(2)航天米宝
2015年年底,航天机电宣布其首款互联网金融品牌“航天米宝”正式上线,这款基于航天机电电站资产及相应服务而设计开发出的光伏金融产品。“航天米宝金融产品有航天机电的光伏全产业链作为优质设备保障。在制造领域,公司跻身2014年中国光伏企业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名。全球新能源50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市场开拓奖、中国光伏电站上市公司最佳表现大奖、中国光伏电站投资企业20强等殊荣。”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向大家介绍说。
航天米宝是根据太阳能发电量来确定收益的,开创了“看得见”的光伏理财新概念。如某年份日照充足,投资人的收益就会比较高,相反,如果日照时间因天气原因较短,对应的产品收益会略低。首期产品HT0101上线仅15个小时就售罄,满标792万元。航天米宝HT0101这款光伏发电金融产品,是以已建成发电、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航天光伏电站项目为基础资产,每份产品对应的光伏组件的部分发电收益,到期返还本金和收益。航天米宝的投资期限为365天,平均年化收益在8%左右,但是以实际发电量为准,发电量越高则收益越高,发电量越低,收益越低,但最低不低于5%。目前仅一款产品正在进行中,项目处于计息阶段。
相较与其他债务型融资,信托具有对光伏终端市场进行股权投资设计的优势,从而奠定了它在光伏终端市场投融资的特殊竞争地位。目前信托公司之于光伏终端市场,一些创新的思维和模式突破在即。例如英大信托借助控股股东在电网的垄断优势可能开创的以光伏电站未来收益权为风险控制的创新服务,再如四川信托配合战略投资光伏终端市场的企业进行专业融资服务的思路。
未来,光伏电站在融资创新模式上依然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模式创新带来运营商融资渠道的拓宽,并引导光伏行业的融资环境不断改善。在光伏电站与金融属性的收入纳入融合与多样发展的大趋势下,相信光伏会获得更多的资本,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