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丽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 100062
如何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良性对接
韩 丽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 100062
通过分析我国数字出版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及国家“十三五”时期传媒行业发展的全新目标,旨在在定位转变、技术合作、内容加工、体制改革、盈利模式等方面对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良性对接提供合理有效的策略,进而为我国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发展现状;良性对接
随着IT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全球范围的数字时代已然来临,出版行业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出版社逐渐处于被动地位,这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巨大挑战,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新闻出版行业的“十三五规划”,传统出版必须与数字出版有效沟通融合。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产业规模自2005年开始不断扩大,有关产业链发展也是日趋完善。例如仅2013年一年,我国的数字出版总营业收入就高达2 540.4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604.9亿元,也就是增长了31.3%,其中仅在线音乐和网络动漫营业部分的收入增长了1.5倍,就目前增长形势判断,我国数字出版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于出版业而言,数字出版是时代潮流,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明确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的出版等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要实现传统业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基本完成,并具体提出了系列细化指标。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促进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于2015年4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了二者具体的融合方式和发展方向。
整体看来,目前我国很多出版社都开始建立数字出版部门,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包括电子书、数据库等多个种类,PC端、手机等各种终端都有所涉及,且电子书和数据库已有了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如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的会员收费制。当然,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还远远不如美国、加拿大等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目前互联网用户早已超过全国人口的65%,如纽约时报、时代等国际知名出版传媒企业也是集聚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发展迅猛,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动漫、电子竞技、电子书、手机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快速发展,新的阅读消费理念已经形成。
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推动着全球的出版行业的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数字出版可谓高度重视,其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新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和消费理念也逐渐成为主流。这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地区的出版传媒数字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反映着世界出版传媒行业的变化趋势,比如仅在2007年美国书展(BEA)上,互联网和出版数字化就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又如约翰·威立出版集团开发的Interscience作为专业期刊和图书的网络运营非常成功。对发达国家的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有效推动我国的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十三五”时期传媒行业发展的全新目标。
加快推动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奠定基础。“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在此基础上,广电总局出版的《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传统业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新兴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取得突破的总体目标。为此,作为文化产业核心产业的新闻出版业必须要进行升级和改革,要重视发展数字出版业,使其与传统出版打破桎梏,有机融合。
加快推动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为转变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方式提供重要举措。在“十三五”这一关键时期,我国要想实现新闻出版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就必须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内容和技术等方面有效融合,深入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形成发展特色。
加快推动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提供条件。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亟需提升,为此,作为文化产业关键的新闻出版行业必须加快整改力度,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新闻出版行业的云平台。
加快推动我国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为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提供选择和条件。随着网络的普遍覆盖和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数字阅读、手机阅读等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学习观念,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业必须进行改革,融合数字产业的技术优势,建设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
为切实有效地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与良性对接,出版行业需要做出具体调整,采取恰当策略。
3.1转变定位,努力成为产业链主导者——实现对接的前提基础
出版行业的市场判断力对于其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传统出版业要想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主导者,改变目前的尴尬状况,就必须要在发挥自身的内容资源等优势的前提下,转变以往的市场定位,在数字图书、期刊、网络平台打造等方面进行重点发展,由单一的纸介质向多元化的介质发展,大力扶持企业的原创内容研发,实现与数字出版的对接。
3.2与技术厂商合作,拓展运营平台——实现对接的重要条件
在信息化时代,出版社只有重视运用网络平台才能够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传统出版业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与技术厂商合作,积极打造网络运营平台,以数字化工作流程取代传统工作流程,而不是仅仅把数字出版作为推动传统出版发展的手段之一,实现传统单一的运营模式向多元化运营模式转变。比如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运用数字印刷技术,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盈利效果。
3.3专注于内容资源深度加工——实现对接的优势条件
内容是出版行业的首要优势,而且对数字化出版而言更为重要。传统出版是数字出版的内容供应者,而传统出版提供的内容资源必须要与手机端、PC端等多种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一种复合出版模式。比如美国的Kindle阅读器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使得亚马逊的阅读终端和内容发展战略顺利推进,寡头地位不受影响。
3.4建立适合数字出版的体制及工作流程——实现对接的制度保障
在内容整合的同时,出版社必须要对其体制及工作流程进行改革,用数字印刷取代传统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取代传统工作流程,真正完成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具体而言,传统出版社可以设立明确的奖励机制,对于原创内容、高新产品等的成功研发给予恰当奖励;与高科技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共同投资开发新项目等系列细化举措。比如可以借鉴美国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模式,以渠道为基础,以读者为核心。
3.5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实现对接的利益所在
传统出版仅仅以纸质印刷品出售为主要盈利模式,然而与数字出版进行有效对接,不同类型的出版社应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不同盈利模式,比如大众出版可以以产品本身为重点,同时与技术厂商深度合作,利用内容运营的网络平台,大力开发电子书产品,以增加收益;科技类出版则需要对专业的数据库进行系统化构建,注意学科、专业等的细化,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CNKI(中国知网),它已然成为国内学术资源的数据库;教育类出版则可以针对诸如在线学习指导、电子书及音视频等进行数字产品打造,以此提高收益,比如外研社的在线学习系统。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传统出版业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与数字出版进行深度融合和良性对接,这不仅对新闻出版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关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郑爱玲.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现状与发展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3(5):82-84.
[2]陈晓宏.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87-91.
[3]蒋宏.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现实困惑与发展方向[J].现代出版,2011(2):30-42.
[4]柳斌杰.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中国出版,2011(11):5-8.
[5]袁立凡,宋淑云,王薇.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
G2
A
2096-0360(2016)17-0089-02
韩 丽,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