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组织舆论引导作用研究
——以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为视角

2016-08-08 11:34张传玮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舆论危机

张传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组织舆论引导作用研究
——以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为视角

张传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在高校危机频发的新媒体时代,学生组织既是高校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也是推动各方信息顺畅的沟通者。建设学生组织新媒体队伍,完善信息发布平台和舆论引导机制,增强传播意识将显著增强学生组织的传播能力,是将高校学生组织打造成高校舆论引导阵地中的中坚力量的重要方式。

学生组织;高校;舆论引导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1月发表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2%。互联网用户的飞速增长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持。随着新时代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现在已进入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点对点的双向互动3.0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开放度高,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新闻事件通常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网络舆论场,而高度开放的舆论场成为各方发声的平台,这一方面推动了信息的流通和发布,但在另一方面也为弘扬主流价值观造成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组织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重要性

1.1高校学生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高校舆论引导是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培育良好校园风尚,维护高校学生思想健康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3 000万,数量规模居全球之最。年轻化、高学历的高校学生将会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高校学生普遍学历高,知识结构完整,认知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而高校学生普遍比较年轻,容易偏激和缺乏理智,更是需要正确高效的舆论引导。

1.2学生组织在高校学生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是在高校党委、团委领导下学生自发参与的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团结学生的先进团体。组织舆论引导渠道通常包括人际传播,组织活动传播以及媒体传播等。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与媒体品牌认知报告》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几乎每日会接触互联网,每日接触互联网超过8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12.2%,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介,这表明学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已成为当前的工作趋势。

1.3高校危机视角下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群体突发事件高发,这些网络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复杂多样的理解。高校危机事件可以分为灾难性危机(突发灾害引发校园恐慌、学生个体事件等)、利益冲突危机(学生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协商)以及社会信誉危机。这些学校内部事件或高校学生、教师个体事件易于在网络上发酵,激起网民的极端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将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新媒体视阈下学生组织参与舆论引导的优势

2.1线上线下实时贯通

学生组织和高校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校园内,活动范围有限,便于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此外,由于群体空间受限且集聚,学生组织不仅可以达成高效率的信息双方互动,也可以通过线上新媒体传播和线下传统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全面具体的实现舆论引导。不仅如此,学生组织在校园内也便于与教室阶层以及行政管理阶层互相沟通,随时收集反馈舆情。此外,高校学生群体相对社会网民群体而言,教育程度更高,认知能力更强,更易接受正确的主流舆论思想。

2.2能获取和发布权威信息

高校党委、共青团通常是各类学生组织的主要领导机构,这便使得学生组织成为了沟通普通高校内部学生群体和校园管理阶层的桥梁。在高校危机事件发生之际,学生组织便可以发挥桥梁的作用,将从上层获得最权威和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组织作为服务学生的机构也能将学生的意见上传至学校管理阶层,当发生校园内部灾害性危机或者校园管理层决策危机时,这种上传下达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3 学生组织在危机事件舆论引导中的角色定位

3.1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美国著名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其作品《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即观念总是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①。在这个过程中,能最先接触信息并通过传播渠道将信息传给普通受众的便是舆论领袖,他们拥有影响他人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因为在舆论引导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从这个角度理解,在高校危机发生之时,学生组织扮演的便是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负责做信息的“把关人”,凭借自身的定位收集过滤信息,通过线上新媒体渠道将需要传递的主流思想第一时间发布给高校学生群体,从而在高校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加快传播速度,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另外,由于学生组织的参与者都是源自学生群体本身,他们的意见也会更容易被接受。

3.2沟通学校高层

新媒体渠道的使用使得学生组织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受众信息交换的互动性。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学生组织本身并不是信源,没有渠道去了解全面的各方信息。因而学生组织更多地是发挥桥梁作用,通过与学校管理层进行及时沟通,将权威信息传递给学生群体,保证“主流声音”舆论发酵期间不被其他声音所掩盖。其次,学生组织也应该利用新媒体信息集聚性高,互动性强的特点,做好学生群体的观察和信息反馈工作,将其整合上传,最终实现学校管理层和基层普通学生之间信息的流畅交换,减少不必要的困扰,防止高校危机事件下舆论过度发酵,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3.3传达社会大众

高校危机事件中愈发频繁的还包括社会信誉危机事件。此类事件既可以从校内个人或群体事件引发,也能从校外与高校相关个人、群体的行为发酵产生。校际学生组织或者校园媒体通常有高校之间的多边互动以及与社会媒体的接触交流。当社会信誉危机事件发生之时,甚至在可预料到的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学生组织可以通过更加广泛而权威的平台进行信息主动发布,学生组织成员可以自身或者发动高校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主动进行发声,在社会大众层面进行舆论引导,减少舆论对高校声誉的危害。

4 学生组织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的对策

针对新媒体视阈下学生组织进行高校危机舆论引导的三个角色,学生组织可以从自身队伍建设、新媒体平台建设、舆论引导的机制建设以及传播思维改变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对新媒体的掌握能力,更较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

4.1学生组织新媒体团队建设

新媒体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培养意见领袖。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能够影响别人的舆论领袖常常是一个群体里的消息灵通人士。他们能够较多的获得周围时间变化的咨询,他所说的话、其信息数量、质量含量都会比较高一些”②。舆论领袖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他所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获得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意见领袖除了自身信息灵通之外,还需要有理性的是非判断能力,完善的知识储备和逻辑分析能力。在高校背景下,在学生组织中培育意见领袖极具必要性且可操作性较高。

2)提升学生组织内新媒体团队的传播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学生组织可以在高校学生组织中打造能熟稔新媒体并能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会贯通的全媒体团队。

3)开展媒介素养培养工作。媒介素养培养不仅针对学生组织新媒体团队成员,也应该包括校园媒体大学生团队,但两者的针对性应有所不同,前者应该是培养新闻专业精神,后者则是进一步科普媒介的基本知识。

4.2学生组织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信息发布平台的打造可以从两个层次着手。

1)打造校级多媒体新闻中心。多数高校学生组织运营的新旧媒体几乎都是独立存在,没有互相融会贯通。融媒体已成为传媒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内容通过视频、文字、图片多种方式相互协调发布的传播手段会更有效。

2)积极参与校际传媒平台构建。例如共青团北京市委指导下在2007年成立的首都高校传媒联盟。高校之间通过资源信息互享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他学校经验,提升校园学生组织媒体的传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担负起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在发生危机事件时有更大的发声平台。

4.3学生组织舆论引导机制建设

舆论引导机制的建设需要注意提升上传下达的效率。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学生组织相比学校管理层缺少了权威性,和普通学生意见相比又缺少代表性,因而主要是起到资源整合发布的桥梁作用。学生组织应该促进自身的工作效率,长期观测,定期收集、整理上报舆情,将学生们的想法传递给学校领导层并及时给予反馈,形成双向流动机制。必要时,学生组织也可以协调双方进行当面沟通交流,确保上下信息流动顺畅,增强自身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4.4学生组织传播意识提升

除开传统的“议程设置”意识之外,学生组织在高校舆论引导过程中需要提升区别传播意识。根据美国学者蒂齐纳就提出不同社会地位群体在传统媒体知识(信息)获取中的差异性提出了“知沟假设”。即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③。因而学生组织在进行舆论引导时需要有区别传播意识,同时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手段,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

在大学生愈加依赖新媒体以及高校网络舆论事件频发的时代,学生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定位的优势,担负起意见领袖、上传下达和沟通社会的责任,从自身新媒体团队人才建设,信息发布平台打造、舆论机制完善和传播意识增强几个方面提升自身传播能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舆论引导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注释

①[美]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雷尔·黑兹尔.高德特:《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8页.

②韩运荣,喻国明:《关于舆论领袖的“素描”》,《新闻知识》2005年第6期,第9-12页.

③曾莹:《经典“知沟”假设及其补充假设》,《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1期,第25-26页.

[1]王江屏.高校新媒体舆论引导策略创新[J].科技传播,2015(3):142-14.

[2]李明德,蒙胜军,纪敏,等.媒介在高校危机事件中的作用及应对策略分析——以2005-2012年高校典型案例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6-84.

[3]朱国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G2

A

2096-0360(2016)17-0178-03

本文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提供支持。

张传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舆论危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危机”中的自信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