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论述文要遵守形式逻辑原理

2016-08-08 18:57冯渊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冯氏论据真实性

冯渊

写作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临考前总有各路神仙大显神通,猜题押宝,祭出锦囊妙计。不同的听众需要不同的声音也是常态,正如不同的消费者进入不同的商场,不同的患者走进不同的医院。本文只讲最朴素的道理。两句话:先审题,搞清楚题目(材料)在说什么,考虑自己要说什么;然后,考虑自己怎么说,即用什么样的逻辑结构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

考场作文的失误基本出在这两方面,要么问题没想清楚就匆匆下笔,造成偏离题意;要么想清楚了问题,却缺乏合适的材料支撑观点,导致文章论据单薄,论据虚假,循环论证,论证乏力。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才有可能让作文更上一层楼。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

语言(词、句子或一段话)有确定的意义。利用语词歧义的诡辩、偷换概念、转移论点等,都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错误。

词语的歧义指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同时表达了几个不同的意义。学生写作过程中,一般不会有意偷换概念进行诡辩,也不会主动转移论点。出现违反同一律的情况往往是审题不充分、论据准备不足,乃曲为之说。一些教师在辅导学生写作时,让学生准备了典型的论据材料,教学生运用同一则材料证明不同的观点,片面夸大材料说理功能,乃至出现一则材料适合所有作文题的“超级论证”现象。学生在考场写作的限定时间内,调动有限的积累应对复杂的考题,出现张冠李戴、“拉郎配”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是一般学生的应试作文会出现这种现象,考场上产生的优秀作文中,也有不少存在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文章的语言流畅,说理头头是道,细究起来,其实有很大的思维漏洞。这一现象,在平时的写作教学和应考复习时,都应引起重视。

一、论点要明确,不能转移或偷换论点

论点明确,是论证的先决条件。论点是我们需要确认其为真的那个判断。如果这个判断不明确,就无法找出适当的论据与正确的论证方式来论证它。糊里糊涂地进行论证,结果必然是文不对题。

在论证过程中,把原来需要论证的那个判断无意地或有意地换成另一个判断,这就是转移或偷换论点。转移论点常常是由论点不明确引起的。由于论点不明确,就会把几个不同但又近似的判断混淆起来。于是,在论证过程中,有时是在论证这个判断,有时又是在论证另一个判断,也就是说,有时是在论证这个论点,有时又是在论证另一个论点。

我们先看一道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

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这则材料要求考生对“行”与“止”关系进行思考。材料提示,要懂得“于止中行”,学生要明白“止”不是完全的停止和寂灭;还要理解曾国藩等人为什么提出“止”——一个生活静如止水的人不需要讨论“止”,讨论“止”的应该是那些“一直前行、停不下来的人”。懂得这一层,才算理解这则材料的真正内涵。

再看考场上的优秀作文片段:

李嘉诚、曾国藩都将“知止”作为人生中的良药,古语也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前者教会我们在行中止,后者告诉我们在止中行。我认为,“止”是告诉我们知道追求的限度,或是懂得放弃,或是对利益或对功名,要知止,知足;“行”是告诉我们对目标要不断追求。

以我之见,行止合一,相互融合方能造就我们。李嘉诚、曾国藩知止,但他们一直在“行”。在追求理想时,首先要知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除了“行”时的毅力、努力外,“止”也必不可少。行至半路发现“此路不通”,发现力不从心,要知止。但“止”绝不是我们一遇到困难就以止而退缩的安慰,而是保存实力向更适合自己的目标进取的机动。同时,知“止”还表现在“行”时追求的纯粹,“行”,于科学家而言,是追求学术高地上的成就,于古之臣子而言是匡时济世的胸怀,“止”便是他们对个人利益,功名的不计较,不在乎。

第一段对“行”“止”的定义是“不断追求”“知道追求的限度”。准确且清晰。可是到了第二段,“止”有了多重含义:“发现力不从心,要知止”,“止”是“保存实力向更适合自己的目标进取的机动”,“对个人利益,功名的不计较,不在乎”。前两种解释与上文基本一致,最后一种解释明显是作者新增出来的。不是说一个词不可以有多重含义,但是要结合原材料的含义阐释。这里的“止”应该是适可而止的“止”,指的是不要一味前进,而要学会沉潜、适当地退让、隐忍。现在增生出第三重意思,很容易发生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的错误。如:

行止合一,还表现出了一个人的谦逊和气度。北大一级教员侯仁之先生,每天坚持自己打扫庭院,待人春风化雨。我们知道,他在学术上的造诣不会“止”,但他在追求功名方面是“止步不前”的。由此,我们尊重他的气度。异曲同工,“行”“止”融合在美国总统华盛顿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为了使美国民主政治“行”,他不惜“止”住自己的总统生涯,成为美谈。

很明显,作者重新诠释了“止”的含义,将“止”理解为在功名追求上的谦逊的气度。这就是上文说的将“不同但又近似的判断混淆起来”。

原材料“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有老子“行”“止”相反相成的意思,意思是要坦然奋进、追求目标,但不要汲汲于事功;不能一味鲁莽前行还要知道回旋与休止,但这个休止绝不是停滞寂灭,而是寻找合适机会继续行进。——尽管“不能一味鲁莽前行还要知道回旋与休止”这个意思与“谦逊”有一定相关性,但是毕竟是两个意思,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行”与“止”是针对同一对象说的,作者误解为事业上“行”,名利上“止”,这样就错解题意,且浅化、窄化理解原材料了。

一篇文章中,关键词可以诠释为若干个义项,但前后文的论述要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要与原材料的旨意保持一致;而不能在行文中随意更换,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这一基本的思维规律。

在平时的谈话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论点不明确,常会引起无意义的争论。双方有时未能核定关键词的含义,把并不互相冲突的意见当成互相冲突的意见,争论了半天,才发现彼此之间原来没有什么分歧。在写作中,由于在审题之初没有确定关键词的内涵和边界,也很容易犯这种错误。上面的优秀考场作文片段也不例外。

二、论据要真实,不能循环论证

形式逻辑的论证原理认为:论点的真实性是由论据的真实性推出来的。如果一个事例是不真实的,就不能用它来做论据。论证过程中,论据如果是虚假的,并不因此论点也一定是虚假的。但是,论据虚假,表明了论证是不正确的,那就说明:论点没有得到证明。

以上规则在论述类文章写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由于我们的作文基本是命题者通过材料暗示主旨或直接确定主旨,所以一般不存在论点的虚假。但在论述过程中,论据的运用常常出现问题,导致上文所说的论点得不到证明。

运用论据要遵循两个规则。第一,论据应当是已确知为真的判断。第二,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点的真实性来证明。常犯的错误有窃取论点与循环论证两种错误。窃取论点是说论据的真实性是由论点的真实性推出来的,循环论证的论据的真实性是由论点的真实性和一些中间环节推出来的。这两种论证都是应用尚未确知的论据来进行论证,都是错误的论证。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看一道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痛苦本身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材料可得出的论点是:经历了痛苦,且对痛苦有反思,才可能从中沉淀教训、发现规律,从这个意义上看,思考使得痛苦的经历成为继续前行的财富。

看一篇考场优秀作文的开篇: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冯友兰提出了对文化必须抽象传承的看法,在五十多年间历经批判,其经受来自各界的压力是痛苦的,这种压力对于文化的破坏亦让人痛心。时至近期,习主席认为文化的抽象传承必不可少。

文章应该讨论的是对痛苦的思考,开篇第一段意义何在?此其一;其二,论据虚假。冯友兰没有历经五十年的批判。文化浩劫那段时期,冯的哲学观点遭受过批判。建国前和新时期以后,有人对他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学术界正常的讨论。文化的“抽象继承法”是冯氏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民族虚无主义提出的主张,自有其合理性,这里不讨论。这篇作文开篇提出冯氏因此遭受了痛苦,接下来应重点讨论冯氏如何面对这一痛苦进行思考,进而有何成就,可是刚开了头就煞了尾,后文无一字涉及。引证冯友兰的学术经历作为论据,证明反思痛苦促进前行,当然可以,但要说出子丑寅卯来。本文语焉不详,指向不明。究其原因,学生无力探讨问题要旨,只在问题表面清浅滑行,不了解冯氏的“贞元六书”,不读冯氏几经修订的《中国哲学史》,就不要讨论冯氏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深刻的主题,需要深厚的积累,至少需要广泛的阅读。学生总希望通过速成法找到“高大上”的论据,殊不知盲目滥用,恰恰暴露了知识与学理的空疏,往往适得其反。

以上论据什么也没有证明。再看这篇文章后面的例证:

思考个人之痛能成就事业之辉煌。居里夫人尝尽放射性元素带来的疾病之痛,但痛定思痛之余,她明白自己的痛苦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财富,她的思考超越了缠身的病魔,终成伟业。司马迁亦如是,宫刑的痛苦带给他的思考是正直平等的判断,以客观的文字成就了浩然巨著,是历史永恒的财富。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的伟业不是从对病痛的思考中得出的,司马迁创造的财富并非因为宫刑。上文说过,论据的虚假不一定造成论点的虚假,但会影响对论点的证明。而且,一般来说,伟大人物大都有可能在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中遭遇过巨大的痛苦,并在对痛苦的反思中有所成就。论点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拿论点本身证明论据的正确性。我们只有写出他们具体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并在这种痛苦中如何思考,才能证明论点。遗憾的是,居里夫人身体的病痛不是她成就事业辉煌的原因;司马迁并未因宫刑的痛苦导致“客观的文字”,相反,我们知道对他文字最好的评语是“无韵之离骚”,无韵之离骚就不是“客观”所能概括的。“正直平等的判断”更不知所指为何。

下面是其他同学同题作文的片段:

(一)项羽兵败,承受痛苦,最终自刎于乌江,为千古遗憾。正是痛苦压垮了他,压垮了这一代西楚霸王重振雄风的梦想。从这一点上说,痛苦若只是痛苦,而承受对象只看到了痛苦,看不到希望的话,痛苦本身绝不是什么财富。

(二)思考又能构筑自我,获得心灵上的财富。泰戈尔的诗中这样提到:“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渠中流过。”这就是说,人们在错误之中经过思考,能够悟出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说法是有依据的。越王勾践在丧国之后,经历了生理与心理上的痛苦,但他勇于思考,对痛苦有了深刻的思考,在忍辱负重之时,通过卧薪尝胆来自我警戒,最终从那错误之渠中饮得了真理之水,重新夺回了国土。有些人面对痛苦,陷入了对人生境遇的嗟叹与自我沉湎,不能拨开痛苦的迷雾,反而将自己推向了更灰暗的深渊。而理性的思考,是通往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康庄大道。

这两个片段中,项羽、勾践的事实论据,泰戈尔的名言论据,都是真实的,符合本题题旨的,能够证明论点。

选择论据时不要一味求新求深,要选择自己确实熟悉的真实的论据,要与题旨保持高度一致,这样的论证过程就不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了。

在论证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加鉴别地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作为不可置疑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这是滥用权威。因为权威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他的话未必普适正确;还有他说话一般会有具体情境,引用时很难避免断章取义。还有一种论述类文章,作者采取“以情动人”的手法,文章不着力证明自己的论点的真实性或别人论点的虚假性,却采用一些夸张和煽情手法,吸引读者的注意。这些都是不好好说话(写文章)的表现。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冯氏论据真实性
粤西出土唐许夫人及冯氏墓志相关史事考略
武汉大学冯氏捐藏馆藏品展
恰当使用论据
广告的真实性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论据选择“四要”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