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杰++王淦生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战将,可以说刘邦的汉家天下有一半是他打来的。韩信对于刘邦的重要性,司马迁在《史记》里有很细致的叙述。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千古名将,却差一点被埋没在历史当中,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过客。
韩信的侥幸在于,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三个愿意死命帮助他的关键人物。而这三个关键人物,缺少了哪一个,他韩信就是三头六臂,也只能徒唤奈何。这三个人物是夏侯婴、萧何和刘邦。
众所周知,韩信刚出道投奔的是霸王项羽。现在看来,这是历史给予项羽的一份厚礼。倘若项羽能够慧眼识珠的话,那么,凭着他的盖世勇猛,再加上韩信的韬略,地痞流氓出身的刘邦之类的恐怕只能靠边站了。
但问题在于,项羽毕竟没有那双慧眼,他轻易地放过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把他拱手送给了自己的敌人刘邦。
说实在的,刘邦比项羽也强不了哪里去。韩信投到他的门下之后,他也只给了韩信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加上这韩信又不好好打理,结果终于落到了要被杀头的地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韩信遇到了前来监斩的夏侯婴。他在刀架上自己的脖子的时候,大喊了一嗓子:“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也是活该韩信出头,这一嗓子竟把夏侯婴给唬住了。夏侯婴不但没有继续杀韩信的头,而且在和他谈了几句话后,忙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
夏侯婴是什么人?他是和刘邦一起起家的小哥们,那可是刘邦的“死党”啊,他说话的分量那是明摆着的。这就叫“光有人给你说话不行,关键得有管用的人给你说话”。倘若没有这个夏侯婴,他刘邦知道韩信是谁啊。
但是,此时的刘邦还是并没有真正发现韩信的才能,他只是碍于夏侯婴的面子,勉强给了韩信一个更大一些的官——“治粟都尉”。这可能是个肥缺,但对于韩信而言,其心思显然不在能够捞一把小财上面,因此,韩信仍然不满意。
这时,韩信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关键人物——萧何。
和夏侯婴一样,萧何也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因为两个哥们级别的人都说韩信厉害,刘邦实在不能不有点犹豫了。但刘邦这时还是下不了决心,不是因为韩信不优秀,而是因为韩信在个人品德方面大有污点,刘邦接受不了。
读史到此,就不禁使人发笑。这人啊,一旦人五人六起来,就会忘记自己原先是干什么的。他刘邦有什么资格笑话人家韩信品德有问题啊?他自己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流氓出身吗?在《史记》中,司马迁说他“好酒及色”,还经常往腐儒的高帽子里尿尿。这样一个人说人家韩信的品德怎么样怎么样,韩信心里注定不服气,于是,一气之下出走了。
因为这一走,韩信的命运发生了奇异的变化。萧何月下追韩信,硬是把韩信的思想工作做通,给劝了回来。
这一走一回的闹腾,刘邦也就铁了心,再也不犹豫了。这时候,刘邦那点流氓气派上了用场。好,你夏侯婴、萧何、张良之类的不是说此人高嘛,老子干脆就听你们的,把他直接拔为“大将”,而且公开筑坛拜将,我就和你们赌一把。应该说,这种敢于豁出去的劲头,不是真正的“光棍”那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从当时的客观情势来分析,刘邦不想豁出去也难,因为面对项羽的挑战,他刘邦的胜算本来就渺茫,与其这样坐等失败,不如干脆赌他一把。
刘邦可能也没有想到,他这一赌可是赚得了天下的一赌。
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逐渐改变了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逐渐在楚汉相争的战场上转败为胜,最后垓下一战,采用“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让万夫不当的项羽自杀在乌江的边上,天下终于改姓“刘”了。而韩信本人也在战争中为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虽然后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最终被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萧何给暗杀了,但是其绝世的才华毕竟没有白白地浪费掉。从这个角度看,韩信也该知足了。
在死前的那一瞬间,韩信应该想到的一点是,历史上在他韩信之前和之后其实有无数人的才能都堪与他媲美,但是又有多少人“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呢?与这些人相比,他韩信的机遇真是太好了,不但赶上了楚汉相争的纷乱局势,而且也遇到了三个能够识别人才的“伯乐”,终于使自己能够得以在青史上一逞,就凭这,韩信虽九死亦可以瞑目矣。
[解 读]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其实在中国社会,除了“时势”之外,这“人和”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周英杰的这篇《侥幸的韩信》便以韩信的“成长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欲想成就一番事业,拥有一定的才华固然重要,遇上一帮能够识才且乐于荐才的人更为重要。譬如韩信,若没有夏侯婴关键时刻的刀下留人,他早就成了一缕冤魂;若没有萧何极力推荐和月下挽留,他也许早已聚啸山林当上了绿林豪杰;当然最终如果没有刘邦“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勉强收留甚至委以重任,他也只能湮没于“下流”,默默无闻。但是,每个人都能遇上这样的时机、这样的人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韩信的成功,不过是一种“侥幸”,一种偶然。而要想使这种成功成为一种必然,那就需要一种机制,一种体制。因为只有让“制度”取代“人为”,才有可能保证让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所以,封建时代的韩信的成功是一种“侥幸”,而今天更多的成功者的涌现,则应当是一种“常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