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味论文”:当美食遇上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女博士孙灵霞8万字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经陕师大官方微博发布后成为热点话题。不少网友感叹:“这得用多少只鸡才能成就一篇博士论文?”“一道卤鸡都能研究得这么专业!”这篇论文因此被赞为“史上最美味论文”。
主编大叔说两句:在我们看来,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研究的不是外太空玄妙的物理定律,就是人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食物?这么富有人间烟火的东西也能科研?不过话说回来,食品科学也是科学!去瞧瞧美食遇上科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吧!
分子美食又称分子料理、人造美食,是指把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钠、麦芽糖醇等可食用的化学物质进行重新组合,改变食材的分子结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可食用的食物。例如:把固体形态的食材变成液体甚至气体食用;抑或使一种食材的味道和外表酷似另一种食材。从分子的角度制造出无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气候、产量等因素的局限。如泡沫状的马铃薯,用蔬菜制作的鱼子酱,用液氮把固态新鲜水果制作成微小冰晶颗粒的分子冰激凌等。
谁说美食一定要吃到嘴里才能解馋?有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爱德华兹发明的吸入式食物机后,用鼻子闻闻就能尝到食物的味道了。据他的设想:未来人们走进一个房间,吸口气,就吃了芹菜;走进另一个房间,再吸口气,就吃了牛排。
他设计的吸入式食物机看起来像一个古怪的鱼缸,内部装置利用超声波设备将特制的食物精华液转化成袅袅烟气。
主编大叔:阿笨一定很喜欢这样的发明!
不会做饭?下面这则消息肯定让你精神为之一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研制3D食物打印机。赶紧上网去下载食谱吧!把你想要的食谱输入打印机,不用多久就能品尝到美味。
3D食物打印机的操作和普通打印机的很像,只是后者用墨水,前者用的原料是液化的食材。把液化的食材放进容器,再设定食谱,剩下的事情就交给3D食物打印机来完成了。
3D食物打印机有很多优点:液化的食材能很好地保存,而且可以高效利用厨房空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对食谱做不同的调整,如让饼干更加薄脆,或是让肉更加鲜嫩多汁。3D食物打印机还能干很多漂亮的活儿,如在饼干里夹一封信。它甚至能够做出火鸡肉圆塔,或是自制寿司。
如果这种奇妙的打印机普及的话,很多烹饪过程中的苦恼将会消失:你再也看不到大堆的锅碗瓢盆,同时也省下了在运输各种蔬果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主编大叔:我打算买一台3D食物打印机放在办公室里,小编们一定很乐意留下来加班,哈哈哈!
我们都知道,饮食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要尽量避免摄入高糖分的食物;而对于鸡蛋过敏者来说,他们要尽量避免蛋类和相关制品。那么,对于这部分非常敏感的人群来说,究竟如何才能知道食物里的成分呢?钥匙链大小的传感器TellSpec或许是他们的完美选择,只要用它对着食物进行扫描,就能知道里面含多少热量,有什么成分了!
主编大叔:我要买一个送给整天大鱼大肉又嚷嚷着减肥的哈哈店长……
智能食品包装袋是由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该包装袋来判断袋内的食品是否变质。其原理是袋内氧气含量变化从而改变包装袋的颜色。它还能帮助人们区分最佳食用期和质量保质期,不必担心吃坏肚子。
(图/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