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飞
(郴州日报社,湖南 郴州 423000)
写出时政新闻的新意
——兼谈《郴州日报》的做法
□刘小飞
(郴州日报社,湖南郴州423000)
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如果我重新开始生活的话,我将从事广告事业,因为它是一门时刻需要创新的艺术。”对于新闻事业来说,亦是如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们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当然是关于时政方面的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时政报道由于“指出”、“强调”、“要求”、“希望”充斥字里行间,业已成为新闻报道体裁写作中的“短板”。如何写出时政新闻的新意,这里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新闻的艺术是取材的艺术。时政新闻的显著特点是快。因为快的缘故,记者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喜欢采取惯常的写作手法,于是对事件的叙述免不了沿用前人的模式。这种写作手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太过单一无法表现时政新闻内涵丰富的全部特征。因此,写出时政新闻的新意,首先在于记者通过对新闻主题的准确把握,并能判断新闻的价值所在。我们都知道《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这条二百字左右的新闻,它原本湮没在一条关于报道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几千字消息中,正是有关同志慧眼识金,其新闻价值才得以抽出独立发表的。结果它不仅在北京,甚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强烈影响。当然,这种从会海里“淘金”的本领需要长期的实践方能获得。我们新闻部一位记者曾到市政府进行会议采访,当时在座的一位来郴州的德国专家谈到中国统一问题。由于当时正值台湾分裂言论嚣张之时,外国人关注中国统一意义不言自明。这位记者开始采用“德国专家谈一个中国”为题进行报道,经过认真思考后,他改从德中两国都有着分裂历史,两国人民都热切盼望和平统一的角度,写出了《历史同遭际,心声共统一》这篇时政新闻。这种独辟蹊径的报道与一般的会议访谈纪实的新闻价值自然不可等同而语。
时政新闻如果过分地追求标新立异,难免会出一些原则上的差池。因此,时政报道必须务实,不要太多地耍花巧。从务实的原则上创新,就必须要求时政新闻写出“老百姓情结”。人们满意不满意,人们高兴不高兴,人们关注不关注,应该成为时政新闻报道的一个出发点。2012年2月,湖南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郴州召开,会前市领导检查筹备情况。记者报道时,以“会议亮点抢先看”为题,一改往日记流水账的写法,选择了几件读者感兴趣的新鲜事,文中四个小标题,分别报道了广播移动直播车、新式机器人、西河沙滩公园和会务服务质量等,市领导在检查过程中的要求、指示等之类的话,各用了一句,合计不到60字。时政新闻报道的篇幅短了、写法活了、文风变了。另一篇关于市领导在环卫工人节慰问的时政新闻,记者不是从领导慰问的角度去切入报道,而是从环卫工人不把节日当成休息日,依然忘我投身工作这点生发出一条“群众路线”意义上的《环卫工人:拿着笤帚过节》。这种新奇的立意,无疑是时政新闻处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理论界目前对新闻策划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准备”,无疑是一种策划意识的具体表现,即依据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必然,为实现某一目的而运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方法。将时政新闻写出新意,策划必不可少。笔者的理解是,策划应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强调对已发生新闻的策划报道,一层是主动出击把将要发生的新闻进行策划。事后策划,譬如“环保世纪行”会议刚结束,记者们认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结底是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造成的。于是策划了东江湖污染系列报道,其中挖砂船盲目开采损坏河床及沿河部分企业废水排放影响水质等报道尤为引人注目,激起强烈反响。在对问题曝光的同时,也让一些环保先进单位献身说法,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报道,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对于事前策划,近年来,记者们给予了相当重视。2012 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动员大会暨“三创工作”再动员大会,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为此,《郴州日报》会前对大会报道问题进行了认真策划,报道手法上,没有按照以往惯用的把主要领导讲话稿的重点部分摘录浓缩成一篇长消息,而是采取打“组合拳”的办法,用若干篇报道、多种形式对大会精神进行全方位解读。其中,1500字的会议消息,提纲挈领报道大会的主要精神;《郴州为什么要走国际化道路》,从郴州具备国际化的基础和相对优势,加速国际化进程要抓好哪些事情作了回答;《大“干”才会赢》介绍了与广大市民密切关联的市城区开展“城市大提质”三年行动的“十大提质”工程;《7位专家学者纵谈郴州定位》,同时配发社论《承担使命再创辉煌》、侧记《从春天出发》等,以纸媒的独特优势,用三个多版面,浓墨重彩,强势出击,全面、准确地诠释大会精神。
在报纸、杂志的需求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要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赢得读者的好评,必须勇于打破传统的表现方法,摒弃陈词滥调和公式化语言,多用贴近生活的、有感染力的文字和形式,力求用群众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来表达新闻的事实,使读者耳目一新。《暖水镇的“生态经”》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分6个小镜头,准确生动地介绍了一个生态建设典范。报道用加大黑体字标出了6个关键词:“由头”,交待暖水镇获得了全国生态镇荣誉称号;“回放”和“见闻”,写记者前后两次对暖水镇生态环境的亲眼所见的切身体验;“观点”,表明镇党委根据暖水镇实际确立的发展思路;“记录”,写暖水镇近几年保护生态环境的几项切实有效的举措;“展望”写暖水镇抓住即将修通的厦蓉高速公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招商引资,一批新的生态产业项目落户该镇。形式别具一格,短小精悍,易读易懂。
当然,时政新闻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是无止境的。除了在取材、立意、策划等方面花大力气外,还要在记者素质建设这一根本问题上狠下功夫,通过记者政治、理论、知识及专业等各方面修养的培训提高,使时政新闻的报道真正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特点。总之,通过记者的努力,时政新闻的写作一定会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