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平
纵观毛泽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我们会深深地感到他始终在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处处都能看到他倾尽心血关注人民疾苦,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看到他对人民群众无限关怀的赤子之心和深厚情谊。
情系百姓疾苦与生俱来
毛泽东,这个从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的农民儿子,生来就属于人民。他心系百姓、关爱百姓、体恤百姓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他从青少年时起就有着对劳苦大众的深厚感情,就有了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志向和抱负,为了人民翻身解放,为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人民幸福生活,他战斗了一生,革命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体现了这种执著的意志和奉献的精神。
毛泽东自小生活在湘南韶山冲的农家里,和劳苦民众有着不解的渊源,对百姓的疾苦与荣辱感同身受。他从6岁起就开始做一些砍柴、拔草、拾粪、放牛等农活。8岁开始读私塾后,他还要早晚放牛拾粪,农忙收割庄稼。到了十四五岁,他几乎天天和家里的长工一起犁地、耙地、栽秧、割禾等,并与长工们比赛,抢重活干。这些经历使他对老百姓的生活体会是很深的。
毛泽东从小就无限同情劳苦大众,与他母亲文七妹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他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性情温和,品德敦厚,同情贫弱,乐于助人,在虔诚地烧香拜佛时常常把“因果报应”“积德行善”等理念灌输给孩子们,且经常帮助和接济有困难的乡亲们,每逢灾荒年月,还不时背着丈夫送米给讨饭逃荒的人。这都使毛泽东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毛泽东在读私塾时,中午不放午学,带饭在塾馆中吃。当他看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同学没有饭吃,便常常分一些饭菜给他们,有时干脆把饭全给了同学们,自己却忍着饥饿,等回到家吃晚饭时再饱餐一顿。母亲知道了以后并不怪他,反而每次给他多准备些饭菜。有一年天气很冷,毛泽东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位穿得破烂单薄、冻得发抖的同学,就毅然把身上穿的一件半新的夹袄脱给了这位同学。母亲得知后也没责怪他。
毛家有个做短工的农民李南华,同时租种了毛家两亩地。一年秋收后,父亲叫毛泽东去李家收租谷,可那年收成不好,李家人口又多,生活相当困难。看到此境况,毛泽东转身回家到谷仓里把谷子堆高,造成增加了不少谷子的假象。父亲看到高高的谷堆,以为租谷已收回。此后,毛泽东还劝说父亲把自家的那两亩地转给李南华,尽力关心和帮助着李家人。
年少时的毛泽东同情和关心百姓,不仅包含着朴素的思想感情,而且富有正义感,敢于仗义为百姓打抱不平。有一年,村里一个叫毛承文的贫苦农民,几次带领穷人“吃大户” “闹平粜”,并揭发了族长在修祠堂时贪污公款的丑行。因此,族长恼羞成怒,给毛承文扣上破坏族规的罪名,押进祠堂准备毒打。虽然当时有很多乡亲愤愤不平,但却敢怒不敢言,唯有毛泽东毫无惧色,秉公直言,据理力争。族长见毛泽东是村里较富裕的毛顺生的儿子,加之众怒难犯,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拾,最后不得不放了毛承文。
1910年4月,湖南长沙发生了饥民暴动。原因是湖南洞庭湖发大水,长沙、湘潭、衡阳等地闹旱灾,投机商人和富豪地主不仅不救灾,反而囤积谷米,导致粮价飞涨,穷人们买不起粮食,有人全家投河自尽,饥民们去衙门请愿却遭到枪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饥民们放火烧了官府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和税关。清政府派兵镇压,被捕的饥民不计其数,许多人被杀后头颅悬挂在长沙城的南门外示众。这件事使毛泽东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饥民,同自己家人一样是无辜的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所以才起来造反。百姓们的这种悲惨境遇,在少年毛泽东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毛泽东后来称其“影响了我一生”。
1911年春,毛泽东离开韶山赴长沙上学。后来的读书求学经历,使毛泽东情系百姓的历史情缘更加深重浓厚。少年时代,他偏爱阅读当时被称为杂书的《水浒》《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小说。后来他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对此纳闷了很久,后来终于发现小说里所颂扬的人都是老百姓的统治者,这些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他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和导致的原因。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劳苦百姓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生活与求解放、盼幸福的强烈愿望后,才义无反顾地走上为民请命的革命道路。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论遭受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毛泽东都始终把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他革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动力所在和力量之源。
关注百姓利益细致入微
毛泽东一直非常清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而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更需要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他常对身边人说:“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民兴利除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战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他还常说:你若要群众拥护革命,你就要关心群众。这是毛泽东身体力行的切身体会。因此,他历来把走群众路线看作党的根本路线,并十分注重以务实的作风去做群众工作,进而把群众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把群众工作的基点放在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上。
早在创建瑞金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并在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具体讲到“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他进一步说明要注意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他把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具体到衣、食、住、行问题,生小孩的问题,由此告诉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群众利益问题是很具体的,是关系群众实际生活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他强调: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1928年1月5日,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率领下进了遂川县城。城里家家户户关着门,没有一个人影。毛泽东找到毛泽潭,对他说:“我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发动群众,粉碎敌人的阴谋,把群众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毛泽东虽然工作繁忙,也坚持做宣传工作。小街上住着一个老头,他的儿子和媳妇听信了白军的谣言,进山藏起来了,老头腿部伤肿,来不及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已经两餐没有吃饭了。门被推开了,有人走近他轻声轻语地问:“老伯,你好哇!”老头诧异地睁开双眼:“你是什么人?”老头问道。毛泽东亲切地说:“大伯,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他一边说,一边查看老头的腿伤,发现伤口红肿化脓得十分厉害,便叫一个战士去弄来一撮盐,泡水给老头洗伤口。边洗边说:“不要紧,伤口发炎,等会我叫人给你送点药来。”毛泽东又叫一个战士留下一只米袋,为老头熬粥。老头非常感动,把满腹话语向毛泽东倾诉,并表示要把藏在山上的儿子和媳妇叫回来,把左邻右舍喊回来。
1928年春天的一天,毛泽东从外边开完会回到塘边村,发现有不少禾苗被牛踩倒、吃掉了。经过了解,知道是因为没有大路,牛在田里乱走造成的。一回到村里,毛泽东就把情况告诉了党支部书记徐天元,并指示应该把路修好,因为这是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大事。然而,村里有人认为石基路修不成,因为过去铺了好多次石子,结果都给雨水冲垮了。毛泽东听了,便讲了修路对方便群众的作用,并借用“伸开五指和捏紧拳头哪个力气大”的道理告诉大家说:“石基也要用泥土接起来,才经得起水冲和人踩嘛。”受到启发的干部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对,照毛委员的话去做。”接着,毛泽东又对从哪里开工、怎么修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安排。战士们和乡亲们一起大干数日,没多久,塘边村就有了直通外界的大道。
1929年初,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转战到赣南和闽西,组织和发动民众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毛泽东在忙于处理各种军政事务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解决关系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对兴国县长冈乡进行调查研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问题,他提出:乡苏维埃政府要抓水利,设立水利委员会,乡苏维埃主席兼任水利委员会主任,每村要有一名水利委员,兴修水利时,要发扬互助合作精神。
1931年盛夏,毛泽东住到瑞金叶坪村。为了给当地规划比较长远的水利设施,毛泽东曾带领区乡工农民主政府干部冒着酷暑沿锦江直上几十里,勘山察水,规划修筑水陂、水坝。在锦江岸边,毛泽东还帮助农民安装了一架筒车,并嘱咐说:如果一家一户制作筒车有困难,可以几家联合起来装。乡亲们抗旱时,毛泽东经常在夜间来到田间地头,同乡亲们并肩车水,并向他们宣传夺取丰收支援革命战争的意义。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那时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一天傍晚,毛泽东看到一位老伯从池塘里挑来的饮用水很不干净,并了解到多年来村民们吃水比较难,如今又来了这么多红军,用水就更紧张了。毛泽东得知此情况后,彻夜难眠,反复考虑着如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便到村里村外察看,思考着把乌鸡岭下的泉水引进村子里的办法,然后组织干部战士用大楠竹做材料,铺设了一条简易的水管,用一个大木桶接住并蓄起来,暂时解决了饮水的问题。毛泽东还不放心,为了把沙洲坝的用水问题彻底解决好,他继续带着区乡干部和红军战士,跋涉几十里去寻找水源,亲自勘定了章义坑、峨公坑、九节坑等几个水库坝址。同时又从眼前着想,决定在村里打井。尽管当地自古以来没打过井,没人会打井,但也要试一试。经过勘探,选好位置,先后打了两口井,第一口井因离坟场近没用多久便放弃了;第二口井打好后,还专门铺上木炭和沙子作为过滤设施,保证漫上来的水质可饮。村里的乡亲喜出望外,有一位老婆婆双手捧起又清又甜的井水喝了一口,高兴地说:“毛主席,您真替我们把什么心都操到了。”解放后,沙洲坝村民在井台上竖起一块纪念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两行醒目的大字。
关爱百姓情感真挚深厚
延安时期,毛泽东已成为万众敬仰的人民领袖。但他并没因此而远离群众,高高在上,而是始终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与百姓走得更近了,与群众的感情更深了。无论是在稳定环境还是艰苦转战中,他都时刻惦记着群众,满怀深情地关怀和体恤百姓,全身心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如他所说:对于共产党人,人民的疾苦绝非小事!
1935年10月后,来到陕北的毛泽东处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他在抓好党中央工作的同时,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关注陕北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他虽然十分繁忙,但只要是有关群众生产与生活的问题和困难,他总会放下一切工作,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绝不拖延。农忙时,组织机关干部下乡帮助抢种抢收;群众受了灾,立即送去救灾物资;天旱了,他下乡了解旱情,组织群众修渠道办水利。对于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具体到娃娃上学、农民识字、防病治病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他都常常过问,发现群众困难,立即组织人员出手帮助,甚至亲自办理,解决问题。这种务实的作风是他工作作风的体现,更是他爱民心切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