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北
女科学家卡逊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因为是当代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本著作而闻名于世。我有这本书的中文版,我知道。只是由于不断地搬家,不知道放在哪个纸箱里而已。某日,评读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是讨论环境问题的,论文引用了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的几句原话,然而却没有标明出处,参考文献中也没有列出卡逊和《寂静的春天》。我一时冲动,翻箱倒柜,想找出那本久违的旧书。但当我真找到它的时候,却大吃一惊,书的封面上清清楚楚地盖着方印“XX学院图书馆藏书章”和书号“221176”。XX学院就是现在的某大学的书,竟然在我的手上,原来那位同学找不到所引文献的责任,还在我的身上。
不过,我很快就释然了:书后更加清清楚楚地盖着一个“注销”的方印。回忆起来,这本书是我在当年学校图书馆廉价处理旧书的时候买下的。那时图书馆书库狭小,不时要处理旧书,以便新书入库。因此,《寂静的春天》被我碰巧从旧书里觅得。该大学1979年恢复,图书馆大概亦是1979年重新建立的吧。《寂静的春天》中文版也是1979年第一次面世,被当作旧书处理是在1987年左右。那时,卡逊的书乏人问津,8年内可能无人借阅,自然应当处理。
不知道是写作论文的同学偷懒,没有去查找图书馆仍然藏有的《寂静的春天》的复本,还是图书馆不再藏有这本书了——两者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无论如何,值得欣慰的是,从1979年《寂静的春天》的乏人问津,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以环境保护为题撰写论文。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问题,这是可以告慰于生前饱受围攻的卡逊之灵的进步。
《寂静的春天》不是学术著作,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建立理论,而是以振聋发聩之势来冲破阻力,“唤醒民众”。当下,每日难以忍受的空气污染,已经唤醒了我们的环保意识。比《寂静的春天》写得更好也更新的环保读物已经很多,因此,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特别的必要去了解卡逊的原话或者原著,也没有必要像我评读的论文的作者那样为此而思索。我们所要做的,大概仅仅是用我们已经觉悟了的环保意识,提醒自己离开房间时顺手关灯、丢弃垃圾时随手分类、可走路时无须乘车、能耐受时不必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