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
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形象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取材广泛,神话、戏剧、小说以及民间生活都是其素材来源,通过塑造人物造型, 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2016 年北京农业嘉年华中,天津展区的泥塑作品形象逼真,个性鲜明, 展现出旧时乡村风貌和人文情怀,把我们带回了单纯、朴实的“那些年”。
一条长长的黑色袋子,一个手摇的机器,一群满口塞爆米花的孩童,立刻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大街小巷都是“蹦爆米花”的呐喊声的年代, 还时不时地担心会传来“砰”的一声响。
打陀螺,每个男孩子百玩不倦的游戏,唤上三两伙伴,带上自己的小皮鞭,看着陀螺一圈又一圈飞速地旋转,虽然只是泥塑,但依然能让人回忆起快乐的童年。
打画片、弹玻璃球, 在童年时期也是可以让人玩到忘乎所以的游戏,从几个孩子的面部表情中, 也可以感受到那份愉快和激动。
在众多泥塑作品中,除了值得回味的童年,成年人的生活也充斥着满满的乡村气息。在生产设备落后的年代,磨米也是需要手工的。泥塑的磨米工具惟妙惟肖, 女子抬手拭汗,男子用簸箕入米,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人们在茶余饭后坐在一起拉家常,三五成群地打牌娱乐,孩子在一旁嬉闹,其乐融融的场面被刻画得生动具体。
除了人物,饲养的家畜也被做成了泥塑, 圆滚滚的小猪聚在一起,有的在狼吞虎咽地吃食, 有的在优哉游哉地散步,有的两两一起耳鬓厮磨……画面趣味横生,叫人心生喜欢。
泥塑中编筐卖筐的老人有说有笑的表情和娴熟的技艺,瞬间把我们回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很多物品都是手工制作的,一个个泥塑的竹筐有模有样,甚至还可以想象出老人口中的阵阵叫卖声。
泥塑作品将生活场景中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田间劳作的老伯、哄孩子的母亲、嬉耍的孩童、卖糖葫芦的商贩……个个活灵活现, 令人赞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