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存,张 琳,吴敬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我国西瓜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长存,张 琳,吴敬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利用我国14个西瓜主产省区2009—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主产区西瓜播种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结果及政策含义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不仅考虑到农业内不同作物之间的机会成本,还考虑了农业与非农业间的机会成本。结果表明:我国西瓜播种面积决策变化受对未来预期单产、劳动力机会成本及以往决策的影响显著,而预期相对价格对播种面积决策影响不显著,相对单产变化对播种面积棉花不敏感。据此提出3个建议:(1)完善社会化农户服务信息体系,为农户决策提供及时权威的信息支撑,引导农户转变短缺模式下的传统思维,由关注产量向更加重视市场价格和市场经营能力转变;(2)通过推广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省工技术,,应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对西瓜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3)防止农户对过去种植经验的过度依赖,加强市场价格信息与农户以往种植经验的结合。
西瓜;种植决策;预期相对收益;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转移
文长存,张琳,吴敬学.我国西瓜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4):63-66.
西瓜在世界园艺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种植规模在水果中居世界第5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近10年来我国西瓜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始终占据60%以上[1]。2013年中国西瓜收获面积达183.98万hm2,占全球总面积的52.73%,产量达7 318.88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66.97%(FAO,2013)。“十一五”期间,中国西甜瓜播种面积已经超过麻类、糖料、烟叶、药材等传统经济作物。2010年中国西瓜产业产值达到1 740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6%左右,在部分主产区更高达20%[2]。截至2015年底,我国西瓜产业总产值约2 000亿。西瓜种植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近年西瓜滞销状况时有发生,供给“伪过剩”现象时现,频繁的价格波动让一些瓜农无所适从,瓜农的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近年来,对播种面积变化的研究再次受到学者们较多的关注,研究主要从比较收益的视角针对粮棉及蔬菜作物进行了分析[3-7];而西瓜与粮棉等大田作物和蔬菜等园艺作物在政策环境与国家战略地位上相差甚远,因此西瓜播种面积变化有其特殊性,需要区别研究。
此外,对西瓜产业经济的研究近几年才有所重视,且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从不同地区的西瓜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的描述性分析,以及西瓜的消费特征、贸易格局、国际竞争力比较、国内西瓜种植的地区比较优势以及生产效率做了有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西瓜播种面积变化研究得很少,仅王琛等[8]基于Nelove模型利用2000—2011年的西瓜播种面积和批发市场大宗交易价格月度数据对国内的西瓜供给反应做了分析。但播种面积和价格都采用的是绝对量,绝对量的变化可能不能有效地体现生产者对机会成本的反应。鉴于此,本文采用相对量指标,同时考虑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间的机会成本,试图系统探求中国西瓜国内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西瓜生产布局和经营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由于农户的作物种植选择存在机会成本,可能只有相对值的变化才能真正反映瓜农的种植意愿,因此本文将采用面积、单产、价格的相对值形式。该文选择西瓜的相对播种面积为因变量,用西瓜的预期相对价格、预期相对单产以及过去的蔬菜种植经验作为关键自变量;用农业劳动力转移变量来反映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作为控制变量,农业劳动力转移指标采用非农劳动力(二、三产就业数之和)占总劳动力的比率来表示[9]。具体计量模型为:
式中,RAit为第i省t时期西瓜的相对播种面积,其取值用西瓜播种面积与综合替代作物的播种面积之和的比值表示,将其滞后一期RAi,t-1作为自变量以反映本期西瓜播种面积决策受过去西瓜种植经验的影响;RYit为第i省t时期的相对单产,其值为前3年西瓜相对单产的移动平均值,即西瓜单产与综合替代作物的单产之比;RPit表示第i省t时期的西瓜相对价格,其值为前3年相对价格的移动平均值,表达式为西瓜价格与同期的综合替代作物价格之比;RLit表示i省t时期非农比,是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a是常数项;εit是随机扰动项。
2.1 变量数据来源
根据我国西瓜主产省播种面积的排名情况,研究对象选择了近年来排名靠前的14个主产省区,分别为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广西、江苏、湖北、浙江、河北、宁夏、新疆、江西、陕西、四川,以上省份2013年西瓜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76%,因此对这些省份的研究结果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研究使用的数据中,西瓜与替代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替代作物价格来源于历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西瓜价格采用生产者价格指数来替代,来源于《中国农产品价格统计年鉴》,由于统计资料中西瓜价格指数为环比指数,为方便比较,将环比指数序列转换成为以2009年为基期的定基指数序列;农业劳动力转移指标采用非农劳动力(二、三产就业数之和)占总就业的比率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本研究时期选择为2007—2013年。由于假设瓜农对相对价格、相对单产的预期值是前3年移动平均值,因此预期值的时间序列是2009—2013年。
2.2 变量数据处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植西瓜的决策是与其他作物的机会成本比较后的选择结果。由于使用的是省级数据,而各省土壤、地形、气候等条件存在较大差异,西瓜的替代作物可能不止一种。该文借鉴钟普宁等[3]的处理方法,根据多种替代作物的面积、产量和价格进行加权,得到综合替代作物的单产和价格。替代作物的选择标准以实际可替代性以及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作物为选取标准,由此确定的作物作为西瓜种植的替代作物(表1)。
表1 各省份西瓜的主要替代作物
综合替代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st和Yst分别表示t时期综合替代作物的价格和单位面积产量;t表示时期;i表示第i种替代作物;Pit,Yit,Ait分别表示t时期的第i种替代作物的价格、单产和播种面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单一的综合加权的替代作物的价格和单产,西瓜与替代作物相对播种面积的变化就可以通过西瓜与这种综合替代作物相对单位面积产量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反映出来。
应用Stata12.0对上述模型式(1)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固定效应)[10],结果见表2。表2显示,以往种植经验(上年播种面积)对当年播种面积有显著正影响,且在5%显著水平下异于零,说明我国西瓜播种面积变化较多地依赖于过去种植经验,瓜农在“干中学”,不断修改自己过去的决策,使生产决策更加稳定。
预期相对单产对西瓜播种面积具有正影响,且在1%显著水平下异于零。但预期相对价格对西瓜播种面积影响不显著,这与王琛等有关“西瓜的短期供给弹性和长期供给弹性都小于1”[8]的结论一致,表明我国大部分瓜农对市场相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究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西瓜价格变动频繁,农户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价格可能无所适从。西瓜价格具有很强的季节波动性,如2014年全国平均西瓜月度大宗价的监测显示,全年价格最高点在2月6.52元/kg,最低点在9月1.42元/kg,最低价与最高价相差5.1元/kg。有不少瓜农在访谈中反映,有时相同品质的西瓜价格上午与下午都不一样。我国农户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几乎完全没有定价权。西瓜属于鲜食水果,不耐储藏,易腐烂,需及时出售,瓜农的议价能力相对粮食作物更低。面临频繁波动的价格和极低的定价权,不同农户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因为总体的反应不能显示出播种面积对价格变化的明确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的决策更倾向于过去决策的延续,这也是本文模型中上一年西瓜相对播种面积对当年播种面积影响显著的根本原因。(2)农户具有种植的惯性心理和规避风险的偏好。农户西瓜种植时间越长,其种植和管理经验越丰富,对西瓜产业的发展越有信心,越容易根据过去的种植经验来决策;西瓜种植技术相对大田作物较为复杂,西瓜种植时间越长,农户本身会具有一定的“资产专用性”,转而从事其他职业的难度加大。据统计,瓜农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受正规教育程度低,对自我学习和培训的参与热情均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意愿均不强,这也是造成瓜农对市场价格信息不敏感、依赖过去种植经验决策的另一重要原因。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农业劳动力转移变量在模型结果中的系数估计值符号为负,且在5%置信水平上异于零,说明西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西瓜产业发展影响明显,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这是农民对自身劳动力要素优化配置的结果。在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和开放的背景下,农户在西瓜播种决策时不仅注重西瓜与其他作物种植预期收益的比较,同时注重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比较,农户行为理性在更大范围内体现。
西瓜属于鲜食水果,不耐储藏,物流运输状况对西瓜价格实现有重要影响,在农户西瓜决策中也是重要考虑因素。本文在初始模型中引入道路交通情况,预期是对西瓜相对播种面积的变化有正影响,但在模型中影响不显著,最后没有引入模型,可能是省级公路里程的差异不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寻找更为合理的代理物流运输状况的代理变量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本研究利用我国14个西瓜主产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我国西瓜主产区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对未来相对收益的预期是影响西瓜播种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相对单产变化对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相对价格变化对播种面积变化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农户对市场价格反应不灵敏;瓜农对过去决策的事后评估和修正能力对播种面积决策影响显著;农业劳动力转移对西瓜播种面积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具体讲,本研究得出以下3点结论与对策建议:
(1)相对单产变化对播种面积变化呈显著正影响,而市场价格变化对播种面积变化的积极作用还不明显。这反映出目前瓜农的农产品市场经营能力弱,在实践中往往偏向于产量极大化目标的实现,对市场经营重视不够。在买方市场环境下,农户需要转变短缺模式下的传统思维,更多地关注市场信息,将增产思维向关注市场价值最大化转变。这需要完善社会化农户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让农民能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市场信息支撑农户进行生产决策,避免“增产不增收”陷阱的重现,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蛛网式价格的大起大落,让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降低瓜农对大起大落价格变化的不适应性。
(2)农业劳动力转移与西瓜播种面积变化呈反方向变化,从表面上和短期来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西瓜产业发展不利,但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可能促进土地流转、推进西瓜规模化种植角度来看,却是有利的。西瓜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推广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省工技术来应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对西瓜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对西瓜种植的负作用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如何强化合理价格机制的形成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合理波动的有利可图的西瓜价格自然会吸引种植者的积极性。
(3)农户过去种植经验对播种面积决策影响程度较高,这虽然是农户“干中学”、不断学习和适应能力的体现,但这只是农户在自身有限认知下的学习和适应,仍然需要加强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引导,提高市场价格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的权重,使农户在决策时将市场价格与种植经验结合。
[1]赵姜,周忠丽,黄朝.中国西瓜产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6):93-99.
[2]马跃.透过国际分析,看中国西瓜甜瓜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瓜菜,2011,24(2):64-67.
[3]钟甫宁,胡雪梅.中国棉农棉花播种面积决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6):39-45.
[4]Cater C, Zhong F N.Will market price enhance Chinese agricultural? A test of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J].West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16(2):417-216.
[5]王世尧,王树进.中国省区蔬菜种植面积变化中农户决策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 (9):128-134.
[6]宋雨河,武拉平.价格对农户蔬菜种植决策的影响—— 基于山东省蔬菜种植户供给反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 (2):136-142.
[7]冯俊,王爱民,张义珍.农户低碳化种植决策行为研究—— 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2):50-55.
[8]王琛,吴敬学.中国西瓜供给反应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基于Nerlove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3):34-37.
[9]胡景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定量指标与标准数据计算方法[J].经济评论,2015(2):41-51.
[10]张甜.Stata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张辉玲)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watermelon planting area in China
WEN Chang-cun,ZHANG Lin,WU Jing-xu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B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14 major watermelon producing provinces from 2009 to 2013,we presented a dynamic panel data methodology aiming at identifying the key variables that explain the change of watermelon planting area.The model used the expected to grow watermelons and other crops as key explanatory variables,and also used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in watermelon planting and agricultural labor transfer as a control variable.At the same time,we still gave the explanation of results in detail.Finally,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results were also giv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ing decisions of watermelon depended significantly on the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watermelon growing,relative yield per unit area and the labor opportunity costs.However,the expected relative price did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anging the area of watermelon.The farmers we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relative yield per unit,but less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relative price,that meaned watermelon producers were weak in market operation capability.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the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1) Farmer households should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view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rket price and market operation ability,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erfect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ocial service system to help the farmer households to make more rational decisions; (2)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could be offset by labor-saving technology such as intensive grafting technology,integrative water and fertilizer planting technology etc; (3) We should guide the farmers to use both the market information and farmers' experience in making planting dec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armers,dependent on experience too much.
watermelon;planting decisions;expected relative return;planting area;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S651;F326.12
A
1004-874X(2016)04-0063-04
10.16768/j.issn.1004-874X.2016.04.013
2015-09-17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6-23)
文长存(1987-),女,在读博士生,E-mail:wenchangcun2008@163.com
吴敬学(1958-),男,博士,研究员,E-mail:wujingxue@mail.caas.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