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了解微型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新闻》执行出版人 宣桐
上月中旬,汽车媒体圈一位著名记者在其专栏发表了名为《低速电动车转正是场灾难》的评论文章,文中以一场低速电动车的车祸为例,对低速电动车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应全面取缔低速电动车,不能给予合法上路待遇,甚至提出老人的出行问题要靠电动轮椅解决。
凑巧的是,在读到这篇文章时,笔者正在走访一家以生产低速电动车为主的微型电动车厂商,其规模庞大,生产的微型电动车在业内口碑上佳。与那位记者笔中必须淘汰的产品形成鲜明的反差。
笔者无意质疑这位记者本身的专业性,因为其在汽车媒体圈堪称前辈,也曾撰写了大量专业文章,在汽车圈内颇具影响。但是通过那篇文章,笔者明白了,目前行业中之所以有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微型电动车(特指配装铅酸蓄电池,设计时速不超过80公里/每小时,以下同)抱有很大成见,希望对其除之后快,很大原因是对微型电动车这个行业并不了解,想当然的成分居多,至少没有亲自走过几个成规模的厂家。在这些人眼中,不安全、质量差成为微型电动车上的标签。更有甚者,认为其根本不配称作“车”。如果用一个英文单词来形容更能意会,那就是:low。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自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新闻》采访团队开始走访以生产低速微行电动车为主的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这些成规模的生产企业虽然绝大部分因为资质问题没有“转正”,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完成生产汽车的各种条件。以御捷、宝雅、丽驰、瑞驰、雷丁等业界领先企业来说,它们四大工艺齐备,产品可靠。年销量少则过万,多则几万,很多已经成为地方的支柱企业。有的企业则已经开始同国内整车厂建立合资公司。而有的企业不仅用自家品牌销售,还为乘用车厂商贴牌代工,同样的车型配装锂电池和配套电机便成为可以上牌的高速电动车。(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新闻》一直将低速电动车称之为微型电动车的原因,因为它们本质上没有区别。)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微型电动车产销量超过70万辆。而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分析,未来几年内微型电动车产销量很有可能突破100万辆。随着微型电动车行业成规模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了这个行业。著名汽车网站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也创立了“车和家”进军微型电动车行业,并将涉及城市用低速电动汽车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个国家迟迟不给正名、众多人士口诛笔伐的微型电动车,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进入其中呢?答案显而易见:有需求,更准确地说是老百姓有需求。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如果说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占主导地位的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发展出来的产业的话,那么微型电动企业产业则完全是自下而上的,有着雄厚群众基础。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四川等等广大的村镇,老百姓正在使用这种价格不贵、使用成本低的交通工具。他们的生活半径通常不超过10公里,对产品的功能需求也仅仅是买个菜、接送孩子。他们不需要动辄十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他们秉着够用就好的原则,过着自己幸福的日子。
实际上,笔者并不否认目前微型电动车市场存在的问题:经销渠道混乱、产品良莠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等。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正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最好时机。只有将行业规范,才能引导行业走向正确的道路。而这也恰恰需要媒体适时跟进,让这个蓬勃发展的、有着雄厚群众基础的产业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此,从本期开始,《新能源汽车新闻》将在杂志中开辟“微型电动车”栏目,本期微电栏目不仅介绍了业内领军企业的最新动态,也涉及到国内微电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而本刊旗下“新电途”(www.newestyle.com)网站也将开设微型电动车板块,并创建了移动传播品牌“微电中国”。同时,《新能源汽车新闻》也决定,将即将开展的微型电动车评选,纳入到即将开展的整个新能源全产业链评选体系当中,让其成为新能源全产业链里的重要一环。
我们希望,我们的媒体矩阵能成为微型电动的宣传的窗口,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微型电动车,了解这个行业的企业,了解在这个行业深耕奋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