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为何强调简单直接

2016-08-05 00:36周向前
少林与太极 2016年6期
关键词:势能李小龙弹性

周向前

李小龙一生在很多场合说过的有关武术的语言,以及他的手稿《截拳道之道》中,都强调简单、直接的功夫原则,而且把简单、直接的进攻技术当作其创立的截拳道的中坚技术。李小龙对此的解释是:真正的打斗是简捷的,而不是花俏的,所以功夫原则也应该是简单、直接。这个理由没有错,但其实这还只是表面的,李小龙的简单、直接的功夫原则还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我在自己撰写的关于李小龙的文章中,都在强调李小龙的关键技术是中国的国粹——“内劲”。内劲是一种运动条件反射产生的“反应力量”,而这种条件反射只能在一些特定的姿势下才能引出,也只能用于一些特定的动作的发力,以增加动作的速度和力量。而这些特定动作只能是简单的进攻技术,比如“前手直拳”、“前腿”等简单的进攻技术。

为何内劲只适合简单的进攻技术?内劲的原理是“弹力条件反射”,这种反射只有在特定姿势下用力引出时才能产生弹性势能,但这种弹性势能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弹性势能只有在肌肉弹性成分的弹性限度的范围内才能蓄积和释放。后手拳法需要大幅度地拧腰,运动幅度会很大,而躯干后侧肌肉的弹性限度达不到出拳的那个幅度的要求,弹性势能就发挥不出来。但前手直拳拧腰的幅度小,还可以利用前侧腰肌的弹性势能发力,所以能充分运用全身肌肉产生的弹性势能发力的进攻技术。而且内劲前手直拳要打出最大力量,就得强手置前,这就是李小龙把前手直拳定为截拳道的中坚技术以及要求强手置前的原因所在。

而且,内劲前手直拳用刺拳(立拳)的方式出拳,会发力更顺畅、速度更快、力量传递效果更好,比旋臂出拳更有优势。我曾经做过教学实验,要求3个学员在训练内劲前手拳时旋转前臂,而不是像刺拳那样立拳(拳眼向上)打出去。持续训练3个月后,我发现内劲前手直拳旋转拳心向下的出拳方式,与普通的出拳方式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内劲拳需要一个蓄力动作,从蓄力到出拳还有一个过程,如果旋臂还会让出拳速度降下来,但如果按刺拳的方式直接打出去,速度会很快,也很有力量,只要利用肱三头肌的弹性势能,用一个简单的肘关节伸臂动作弹出去。这就是李小龙在截拳道中要求前手直拳用冲拳(立拳、拳眼向上)的方式打出去的原因。

很显然,前手刺拳、前手直拳相比其他复杂、花俏的技术,是一种简单、直接的进攻技术。加上内劲的前手直拳,打击力会更大。而强调以内劲前手直拳技术为中坚进攻技术的截拳道,自然会以“简单、直接”为进攻原则,这就是李小龙强调“简单、直接”的真正目的。事实也是如此,真实的打斗也没那么多花俏,动作不会像杂技、舞蹈、体操那样繁琐漂亮,而是简单的。这些简单的进攻技术再加上内劲反应力量,会使力量更大、速度更快。如果能将这些技术练好,就会练成杀手锏,就如猛虎添翼,会令你的功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小龙掌握了中国的国粹——传统武术的精华技术“内劲”,又在其弟子的辅助下,以“内劲”为核心,融合现代搏击术,创立了一个新的拳种“截拳道”。截拳道的技术是建立在“内劲”的基础之上的,掌握不了“内劲”,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截拳道。认识李小龙的简单、直接的功夫原则,就必须掌握截拳道的核心技术“内劲”。李小龙的关键功夫也是内劲,而截拳道要求的“简单、直接”的打法更是以内劲为基础的打法。

在李小龙的那个时代,搏击技术和训练不像现在这么完善、系统,搏击比赛也没有现在这么成熟,而各门各派的武术则倾向于花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提出“简单、直接”的打法,他的思想是超前的,是智慧的,也代表着中国武术的方向。遗憾的是,李小龙在有生之年没有对这一简单、直接的功夫作最后的注释而突然离世,致使其超前的截拳道停滞了近半个世纪,这是中国武术,乃至世界格斗的损失。如今,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各种搏击赛事竞相上演,搏击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截拳道的技术和打法应该早日为人们所挖掘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中国搏击做贡献,这才是中国武术、中国文化之福。

猜你喜欢
势能李小龙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做最真实的自己
势能的正负取值及零势能面选择问题初探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成为传奇的花边,还是传奇本身?
弹性势能纵横谈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关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理解与运用的几个典型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