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孵”出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在年初召开的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裂变秘诀是什么?广州开发区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从“移植大树”转向“育苗造林”,不少从孵化器毕业的科技企业,通过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企业孵化新模式,走上了自建孵化器的道路。正是这些生生不息的新生力量,不断推进、演绎着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块白板不仅可以书写,还可以进行远程会议。”视源电子常务副总刘丹凤站在98寸的液晶大屏前展示去年刚刚上市的智能显示器。通过这款产品,教室原来粉尘飞扬的黑板和老旧电脑,会议室色调单一的白板都可以摒弃。这是该公司创新孵化模式后,内部孵化成功的第一个产品,带有PC、写字板功能,还可远程视频。这款名为Seewo(希沃)的自主研发品牌,在广州几乎90%的小学、初中教室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目前,该款智能显示器已进入5万个学校的20多万间教室。
在刘丹凤看来,视源电子成立至今10余年,以资金和技术打造了一条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速路,目前只有几个产品在上面跑,太浪费了。“我们决定建设孵化器,搭起平台,向同领域的初创企业开放资源和渠道,带动大家一起奔跑。我们鼓励员工技术创新,公司在内部征集创业计划,经管理层筛选后成立独立法人子公司开展运营,子公司由母公司和研发人员共同持股。”刘丹凤说,“这一来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内部员工创新的动力,二来母公司所有资源子公司都可以使用,子公司产品还可以卖给母公司,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
目前,视源电子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成功孵化12家子公司,集中在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工业电源、智能机顶盒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在刚刚搬进的新产业园里,视源电子为孵化的企业预留了大量的办公场所,从硬件上为企业孵化提供保障。这些子公司2015年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占母公司销售规模的一半。让视源电子每年的收入都实现了翻一番。
像视源电子这样企业主动创新的例子,在广州开发区内并不少见。据了解,广州开发区是广州高新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的统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广州市1/4。
企业通过建设孵化器,促进内部孵化,有助于打造创新集群,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作为开发区科技企业的服务机构,广州火炬中心主任汤恩表示,民营资本已成为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全区有民营孵化器36家,其中大部分又是从孵化器毕业后发展壮大的科技企业自建的孵化器。
汤恩表示,通过推进大孵化器体系建设,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集群不断做强。他算了一笔账:每个孵化器有100个招商终端,目前广州开发区有45个孵化器,就是4500个招商终端。2016年,广州开发区孵化器有望达53家,预计招商终端达5300个。
广州开发区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立身的企业,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知,停止创新就是给自己设置“天花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达安基因选择了“自我革命”。
达安基因董事长何蕴韶表示,1991年达安基因成立之初,承担了科技部的基因检测PCR技术攻关任务。随后,技术成果转化为公司的“=头”产品PCR试剂。2011年前后,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早已不是当初那么‘神秘’,许多企业都在做,我们的技术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公司业绩增速较缓,如果不改变的话,企业的生命将随着技术的衰落而死亡。”
达安基因创新性地构建了“创新链—企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机制,运用达安基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龙头地位及资源,不干涉企业运营,仅为企业提供生产研发、销售渠道等服务;利用天使投资、“互联网+平台供应链金融”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敞开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技术的整合。”何蕴韶说,广州开发区有一家食品安全检测的公司,过去是一家食品贸易公司。它的优势是深耕食品安全领域多年,但缺技术。“我们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给了这个公司,该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是‘新三板’食品安全第一股。”何蕴韶坦言,随着科技发展,创新研发已经进入高度分工阶段,单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成长为“大树”。
在汤恩看来,外延孵化模式是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孵化新的项目,从而延伸做强产业链,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自身就有扩张产业链、技术升级等需求,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扣除研发投入后,基本上没有资金发展了。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愿意拿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大企业,以换取共享他们的销售网络、技术平台、管理经验等产业资源。”汤恩解释道,这种孵化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使初创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壮大,甚至一个骨干企业就可以培育出一个产业集群,这既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也提高了初创企业的成功几率。
上市公司金发科技主营改性塑料业务,其兴办的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围绕主营业务引进关联项目,并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创新园副总经理袁飘飘说,这些项目由金发科技自主研发的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而孵化外包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风险,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储备。研发和市场是初创团队的共同瓶颈,有身经百战的龙头企业把关,在孵项目的市场针对性大大提高,企业成熟的销售渠道也可助其快速获得现金流。
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新业服务中心主任汤恩说,过去五年,在政府没有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开发区的孵化面积增加了150%,在园企业数量翻了一番,在园企业2015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超过280亿元。目前全区45家孵化器相当于45个招商终端,可以涵盖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实现创业项目的专业化对接。
4年前,有一篇“90后大学生研制最大射高2万米火箭”的新闻轰动全国,来自中山大学的彭澍的团队就是新闻中的“90后大学生”。在InkTime(印客时光)众创空间,彭澍的团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开源卫星战队。
彭澍在平板电脑上向大家展示他们所设计的火箭,小而精致,却坚固异常,可以对抗太空中的恶劣环境。他表示,团队所研发的火箭可以搭载航天飞船上到太空,为科研院所研发、手机智能、远程遥感等方面提供帮助。
“其实制造火箭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高深。”彭澍透露,印客依托广州光机电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遥感、光学等领域的技术共享、支持。因为孵化的专业特点,目前印客已经聚集了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超算等13个“高精尖”项目入驻,成功孵化了10家企业。
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任豪博士坦言,科研机构时常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落地”、“不产业化”。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就是与企业深入合作,把研究院的技术向企业开放,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什么。“对于体制内单位,确实需要印客这样的市场机构来激活一下,让我们真正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按照企业成长路线图,广州开发区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完整孵化链条,分别针对科技型企业四个发展时期的不同需求,分阶段给予资助和配套服务。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一个创业的创意萌发时,可以首先进驻“创业苗圃”。创业的想法成熟并公司化之后,符合条件的团队就可以进入孵化器了。在孵化器里,不仅办公场地租金优惠,而且能低价使用各种实验室、存储中心等公共资源,更重要的是,有创业导师进行辅导,还能与各种“风投大佬”建立联系。
当一个企业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时,就差不多可以从孵化器里毕业了;但在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前,建厂房园区都是不划算的。为了解决这部分企业的需求,广州开发区建设了10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对外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对内鼓励内部研发团队不断创新,保持了孵化项目的良性循环,帮助企业迅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大致走过了三大步:1999年之前,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摸索阶段,以第一代孵化器建设为标志;2000年之后,伴随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建设,以政府投资密集建设国有孵化器为标志,进入提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为适应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以民营孵化器、国际孵化器和新型孵化平台建设为标志,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下一步,广州开发区力争在未来三年,孵化器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达到10家,在园企业超过5000家,着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核心载体。
1.探索发展阶段(1991年—1999年)
上世纪90年代,广州怀着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雄心壮志建设了广州高新区,后来又优化为广州科学城。1993年,广州开发区摸索建设了一批科技园区,形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雏形。1998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广州开发区建设了第一家孵化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主要定位于引进和培育以留学人员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当时全区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截至1999年全区共建设1家孵化器,孵化面积1.1万平方米,孵化上市公司1家。
2.提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1年)
2000年之后,广州开发区陆续开发建设科学城、生物岛和知识城,依托“两城一岛”三大战略平台,全面推动转型升级。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广州开发区决定加大对孵化器建设支持力度,政府密集投资建设了一批孵化载体,孵化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0年到2009年,广州开发区在科学城核心区建成了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创意大厦、创新大厦等一批创业孵化载体,形成百万平方米的孵化规模。2001年,为了统筹管理区内的孵化载体,广州开发区决定在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的基础上成立广州火炬中心。广州火炬中心不仅直接管理和服务国有孵化器,同时发挥“孵化器的孵化器”的平台作用,通过整合全区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区域孵化器集群。截至2011年全区孵化面积上升到65.9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了60倍,在园企业达到1102家,孵化上市公司10家,孵化出冠昊生物、益善生物、禾信质谱等一批优秀企业。
3.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为顺应创新驱动发展趋势,推动孵化器建设转型升级,广州开发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集聚孵化资源,积极探索孵化器发展新路径。该时期以民营孵化器、国际孵化器、新型孵化平台的密集建设为标志。在之前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广州开发区关于加快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创新型政策,为孵化器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同时,积极开展孵化器认定,引导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器,以达安基因、金发科技、冠昊生物等代表的民营孵化器获得加速发展。凯得创梦空间、TOPS众创等7个新型孵化器,成为孵化器发展重要力量。
此外,依托中新、中以、中欧发展平台,广州开发区建设了腾飞科技园等国际孵化器,同时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孵化节点,如达安基因在美国圣地亚哥投资建设3000平方米孵化器,还有一批国际孵化器即将在新加坡、美国、以色列等地建设。截至2015年底广州开发区孵化面积360万平方米,民营企业孵化器36家,占总量的80%,新型孵化平台达到7个,国际孵化器4家。
(本文综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和《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