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姝雯 吴本健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互联网金融的“上山下乡”运动
文|任姝雯 吴本健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编者按:众所周知,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资金“失血”或“贫血”的状态。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东风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与“三农”的结合,不但使以往以传统金融为主要依托的农村金融体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告别小农生产,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土地租金、人才引进、机具设备……无一不需要资金的支持。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农民对贷款需求非常强烈,但是农村家庭正常信贷获批率只有27.6%,远远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据了解,目前农林渔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接近10%,但获得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额的比例却不到2%。农村金融“缺血”,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农民致富的沉疴痼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直困扰农村的金融问题或迎来破解之道。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凭借着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控制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其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化等发展特点也为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契合点。
传统金融模式在服务农业发展中通常存在三大问题难以突破:
信息不对称。在传统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为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通常会设置抵押、担保、征信等程序,而农业经营主体通常缺少有效抵押品或担保人,因此导致在现有征信体系下主流正规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资金。
交易成本高。小农生产中所需资金规模小、且分散,在传统金融机构复杂的信贷程序下,分散到单位交易上的成本会相对较高,一方面,这让缺乏合理利润预期的金融机构会对交易数额较小的农业经营主体“慎贷”、甚至“拒贷”,而作为需求方的农业经营主体也会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而对传统金融形式下的贷款“望而却步”。
缺乏放贷激励。农业与生俱来具有经营风险高、收益不确定的特点,而承担高风险必须通过提高预期收益来补偿,但在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受利率管制约束无法通过提高价格获取合理收益,缺乏放贷激励,因而使得农业经营主体通常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长尾”客户。
技术金融服务获取难。农村人口密度低,经济活动业务量较少,在农村设立金融服务营业网点,其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同时,这种基于营业网点供给金融服务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涉农主体经营中的基本支付结算需求,因而在农业流通领域仍然存在大量存放大额现金,并用其支付的现象。?
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蓬勃发展,网络贷款规模爆发式增长。2015年1月6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超过3829亿元,总体贷款余额达1036亿元,是2013年的3.87倍。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金融在增强信息透明度、控制风险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区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利用搜索引擎工具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交易记录、经营状况、信用评价等资料,并利用云计算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深度挖掘,从而打破原有信息壁垒,较为准确地评估资金需求方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供求双方基于信息不对称而对抵押与担保的依赖,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形式,互联网金融无疑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规模化。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相对集中,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组织也由原来的小农个体逐渐被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替代。同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与应用,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程度更高,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信息化、数据化的特点越发明显,这恰恰为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参与物联网、电商平台,以及位于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农业经营主体,其沉淀积累下来的交易数据和业务往来数据均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用作信用评估,代替传统金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抵押和担保。同时其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也可被实时进行监控和监督,从而有效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互联网金融将凭借信息化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用途、征信状况和风险定价等指标进行自动化的综合处理,使传统金融模式下极为复杂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价、风险管理等流程变得简单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频的小额贷款并不会带来中间交易成本的提高。凭借着流程简化或免除以及互联网金融特有的低储存成本与低分发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与农业融资协同合作无疑具有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可控的优势。
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六种,分别是众筹、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余额宝模式、P2P网络借贷和互联网金融商城。六种各具特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涉农主体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也给传统农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众筹融资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其能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信息并汇集公众资金以达到资金需求总量而完成特定融资的特点,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股权众筹和创新项目众筹。其中,创新项目众筹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势头强劲。以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众筹平台——众筹网为例,截至2015年12月,该众筹平台共有创新项目类农业众筹约950个,其中有564个项目成功结束,总筹资额将近3亿元。创新项目类农业众筹与订单农业有一定的相似性,它打破了传统农业“先生产后销售”的农产品零售模式,以团购+预售的形式将销售置前,以销量驱动生产,待农作物成熟后,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投资者手中,因而又被称为“从田间到舌尖”的众筹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产品推广范围的扩展,同时帮助农户开展订单农业,在农产品收获前就实现预售,提前完成资金回笼。与之相比,股权类农业众筹则更具有投资性,涉农主体将农业项目面向公众展示,进而获得众人资金支持并以股权形式作为回报。这一方面有效地拓展了农业创业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通常将有成熟商业价值作为发放贷款的唯一判断标准的不足。农业众筹项目可有多种类型:筹产品、筹技术、筹农场、筹土地……然而如今,农业众筹尚处于早期阶段,主要应用在农产品销售阶段。
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基于移动通讯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资金完成债权债务清算。它改变了涉农主体对金融实体网点的依赖,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享受更加高效、快捷、方便的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6276万,较去年增长率38.1%。农村网民中网上支付使用率为35.2%,高于去年近10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商务类应用的增长如网上购物是拉动农村网民网上支付使用的主要原因。
大数据金融是基于海量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一种金融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电商平台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如今在农村地区,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来判断金融服务风险。线上是指涉农主体留存在电商网站上的消费数据;线下是指通过设立的物流网点所掌握的涉农主体消费、销售等数据。而供应链金融则是凭借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化数据优势,向优质客户提供农资贷款,从而改善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因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对涉农主体“惜贷”、“慎贷”的不足,从而使其可获得金额较小、短平快性质的融资。
P2P网络借贷是指借款方通过P2P网络平台寻找有贷款能力和贷款意愿并能满足自身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从而满足自身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临时性、应急性资金需求。这种模式无需抵押品而为涉农主体提供信用贷款,门槛低、放款快等特点有效满足了农业经营中金额较小、频率较高的融资需求。目前,P2P平台在农业领域中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依托线下信贷员,建立农业生产标准数据库来控制风险,如宜信、沐金农等;另一种则是以设立加盟商的形式建立社会关系网,互相借贷、互相担保,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如翼龙贷、希望金融等。
余额宝模式是指通过网络支付工具,将闲置资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互联网理财的模式。这种模式为涉农主体拓宽了投资理财渠道,能有效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现象。《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农村互联网理财用户占比为20.5%,远低于网民结构中农村网民占比。农村网民理财观念相对滞后是导致农村网民互联网理财品使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金融商城主要通过“垂直搜索+比价”模式给投资者提供各种理财产品,同样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使得涉农主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类似于逛金融超市的理财服务。
如今,农村网络渗透率不断提升,且农村网民平均上网时间与城市的差异也在逐年递减,这无疑为互联网金融触达农户提供了更多机会。但是,据《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低,且对互联网的信任度明显低于城镇,这会给基于互联网深度应用的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大范围普及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未来如何更好地提高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信用背书”将是下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下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