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 楠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论电影中意境的营造
蒿 楠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通常指在诗词、书画、戏曲等诸多门类中,创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运用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来抒发主观情绪和生命体验,从而达到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电影作为一种新生的综合类艺术,擅长汲取其他门类艺术的营养,在短短的两百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一个引人注目的范畴,也对东方电影的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超越具象产生无限时空的美感与韵味。
意境;电影;营造;美感
意境作为东方美学的核心内容,已经渗透了东方艺术审美的每一个细胞中。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能够融绘画、文学、音乐、戏剧、戏曲等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还原时空、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电影比其他的艺术更能营造意境。电影可以通过镜头语言、画面色彩、音乐音响、影片风格营造独具禅意的意境,给人超越有象的无限想象空间和审美愉悦。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通过画面讲述故事是电影的第一特性。然而不同于其他艺术,电影是运动的艺术,它通过运动的镜头语言来营造意境,其中,尤以长镜头和空镜头最能够传神地表达含蓄、悠远、冲淡、平和的东方美学意境。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导演的作品《恋恋风尘》中始终氤氲着含蓄而冲淡的东方美学意境,这与他惯用的长镜头和空镜头是密不可分的。
“长镜头由于拍摄的时间比较长,能够在一个镜头中表现一个完整的段落,它通过镜头语言将自然景观和创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有独到的功能。”①而这与王国维认为的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与统一有异曲同工之处。背井离乡在军营当兵的阿远收到弟弟的来信,听说阿云结婚了的消息时,有一个长达四十秒的固定长镜头,阿远躺在床上无可抑制地悲伤、痛苦着,信件代表远方的家和思念的姑娘,阿远的脆弱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这段经典的长镜头段落将影片的情景、意象、氛围传神地融合在了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含蓄的意境,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空镜头又被称为“景物镜头”,类似于传统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可以呈现出有限的物象空间外的无限想象空间。在电影《恋恋风尘》中,侯孝贤对于空镜头的使用亦是信手拈来。影片的结尾,祖父在农田里干活,与阿远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看着天上的云卷云舒。影片最后的镜头定格在悠远苍翠的远山上,阿远经历过的爱情、亲情、青春的怅惘似乎都被吹散在了风中以及岁月的恋恋风尘中。空镜头的结尾营造了一种升华了的平和而冲淡的意境,是侯孝贤追求中国传统意境审美自觉的一贯表现。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画面和色彩是构成电影语言的重要元素,它们直接而逼真地表现出电影创作者的创作态度,为刻画人物感情、渲染环境气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画面和色彩的选择也是电影营造其意境的必要条件,这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画面是电影最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事物,同时创作者渴望营造的意境也被隐匿在直观的影像背后。在《花样年华》中最为常见也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苏丽珍身上不断变幻的旗袍,苏丽珍被花团锦簇的旗袍密密实实地包裹着,令人炫目的旗袍令她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又美丽大体,每一件旗袍都是苏丽珍心境的一次外在呈现。当苏丽珍穿着色彩艳丽的旗袍在灯光昏黄的小巷与周慕云相遇,两个人眼中有痛苦的隐忍和克制,与他们内心雀跃着的热烈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正如张爱玲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花样年华》用画面语言营造出了浓郁的略带颓废和破旧气息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
色彩作为电影视觉呈现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渲染电影的张力和视觉效果,也是电影烘托情感、营造意境必要的造型手段。贯穿于电影《花样年华》始终的是昏黄色的光线,给人一种暧昧、疏离而不明朗的感受,这与影片中周慕云和苏丽珍两位主人公的感情不谋而合,他们每天都相遇在灯光昏黄的狭窄小巷中,在暗淡昏黄的灯光下,两个人欲言又止、隐忍痛苦的朦胧感情被烘托得更加朦胧和复杂。这样暧昧又痛苦的情感通过昏黄的色彩渲染得淋漓尽致,也让观众体会到一种“人约黄昏后”的苍凉之感,营造出一种怅惘追忆、年华似水的意境。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听觉是其表达感情、烘托影片基调、营造意境的手段。在韩国电影《八月照相馆》中,音乐和音响营造出了一种超越生死、笑中带泪、温暖又忧郁的意境。
“音乐是电影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可以外化人物的情感、烘托气氛、写意的的作用。”②在电影《八月照相馆》中,背景音乐并不多,主要是以吉他、小号为主,钢琴和小提琴为辅,在男女主人公披着一件衣服在雨中奔跑的时候,舒缓优美的钢琴声悄然响起,有一种淡淡的、若隐若现的、忧伤的美感,正如同男女主角的爱情一样,两个人深爱着对方却无法超越死亡的距离拥抱彼此,若有如无的舒缓音乐烘托了忧伤唯美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淡然、悠远的东方意境。
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声响,包括自然环境声响、动物声音、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等。音响在《八月照相馆》中也被运用得恰如其分,于有声处将影片的情感表达得丝丝入扣。永元在参加完朋友的葬礼后,陷入死亡的恐慌中,他对于父亲始终不会开电视的遥控器感到很恼火,发完脾气之后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自责,拿出笔将操作电视的过程一步步罗列在纸上。写完后跑到父亲的房间跟他一起睡,窗外下着雨,轰轰隆隆的雷声和雨声传入耳中,渲染了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怖氛围,也将永元恐慌、孤独的心境描绘得入木三分。灰色的选材充满着哀愁的气息,缓慢的镜头娓娓讲述着压抑沉滞的往事,精到而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染和环境氛围的营造,闪烁着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怨氛围,充满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写意风韵。
总之,“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东方电影中意境的营造深受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影响,运用电影镜头语言、画面色彩、音乐音响、影片风格等元素,共同构建流动的、充满美感的、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营造意境的时候不是形而上地孤立使用某一种元素,而是利用各个元素的合力。影片的风格可以说是电影营造意境的最主要手法,这一点在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中最为突出。
“意境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费穆毕生追求的是中国画那种奇异的美,他认为“中国画是意中之画,所谓‘迁想妙得,旨微于言象之外',画不是写生之画,而印象确实是真实。”费穆说:“电影必须是使观众与剧中人物的环境同化,如达到这种目的,我以为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③剧中的“空气”指的就是氛围。
电影《小城之春》追求的就是这种中国画的意境氛围,
注释:
①[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1.
②苏牧.荣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04.
③黄爱玲.诗人导演费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5.
[1][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苏牧.荣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3]黄爱玲.诗人导演费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蒿楠,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2015级研究生。
J901
A
1007-0125(2016)07-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