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独木舟,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它却是美拉尼西亚地区人们的生活日常用品。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再重新来看它的时候,希望能对我们身边熟视无睹的物品有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崇拜;自然;民艺;艺术自由
作者简介:任家宣(1991-),女,汉族,四川雅安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J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当我们有机会真正的去了解大洋洲这个之前不太熟悉的地方,再来谈大洋洲的艺术史,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词——海洋文化和原始。
“海洋文化”是大洋洲工艺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海洋与人类共处的而产生的精华,是人类生存在海洋世界里逐渐产生的文化。它是人类在不断的生活过程中对海洋的认知及长久适应海洋环境所应运而生的产物。走近“海洋文化”,就要能够深入了解它的“原始”,因此美拉尼西亚的宗教也被熟知。在美拉尼西亚的宗教信仰中,众神和祖先的地位占据了主要地位,最初的移民难免也会给大洋洲带来各自的宗教文化,对美拉尼西亚地区的文化形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各岛屿之间有规律的交流与隔离,使之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旧的文化也不断被革新,人们很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因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及各地区独具特色的造船材料,逐渐形成了美拉尼西亚地区特色的独木舟文化。
1、崇拜
大洋洲美拉尼西亚地区独木舟艺术的装饰题材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首领崇拜等,在我看来就这些崇拜是有递进关系的。
最起始的宗教表现形式多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等自然崇拜,后来由于宗教不断的革新而产生了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这些宗教通常是由最初简单的巫术仪礼活动上升到崇拜灵魂的过程,最终认为灵魂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崇敬。当我们觉得这些崇拜所表现出来的图腾感觉怪诞离奇时,就恰恰说明了这就是部落艺术的主要特征。只有怪诞离奇,才能使人一见便惊讶不已,才能充分体现出原始宗教的神秘感。
2、自然
在这里的“自然”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状态和感受。为什么大洋洲美拉尼西亚地区的独木舟会有这样的呈现方式?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当地的土著民完全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他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材料,这些也是他们最喜欢,并且用起来最亲切、最便利的材料。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也不是全无道理,他们经常到海里捕食或者运输,必须要有像独木舟这样的水上交通工具。当然也要在独木舟船上做些装饰了,装饰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美,还要能祈福辟邪,因为要出海就要祈求避免一些灾难,祈求平安地回来,所以用的图形、装饰的内容主要就是他们的崇拜。他们相信所崇拜的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平安与好运。还有就是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工艺美术发展水平,更高级的材质或更完美的器物和用具,对他们来说似乎不在追求之中。
3、民艺
“民艺”和大洋洲的独木舟能联系起来?感觉上是毫不相关,但是我觉得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相同之处的。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在《民艺四十年》中提到:“在寻常之物里,在每日的实用中,沉默之美,自然的流露,在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中的器物,发现它的美”,这也是我对大洋洲的独木舟的感觉。对于美拉尼西亚地区的土著居民来说,独木舟就是他们的日常用品,是件自然而然的东西,是他们需要的也是寓意美好的东西。还有一句“只有手才是自然所馈赠的最佳工具”,他们用双手把一根完整的木头制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木舟,再手工雕刻或者绘制图腾,没有机械生产,每一件独木舟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4、艺术自由
《看见自己》——走向物本身著名艺术家徐燎原老师讲座,听完这个讲座感受还蛮深刻的。徐燎原老师说:“用温暖的心,把生活还原”,我们的生活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实又该是如何呢?还原“生活”,我觉得更多的是还原自己的内心。“从艺术出发,回到功能”,就像徐燎原老师的作品,不必开始就设定对象是什么,决定作品是什么的是它的受众,把决定权交给受众而不是艺术家。什么才是艺术?我觉得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艺术”出发,我觉得也是从内心出发,自然随性的创作才是真正自由的创作。
我们的未来是新的,但过去何尝不是新的?“任何对于原始之物的仿制,都最终无法达到其高度。因为在这种创作中,有一个模板对象,而原始之物,是没有模板的。只有自由的创作,才能诞生真正的美。”
大洋洲美拉尼西亚地区独特的独木舟艺术品,在大洋洲工艺美术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手才是自然所馈赠的最佳工具”,我想他们在制作独木舟的时候用双手倾注了情感,装饰纹样是他们所崇和拜信仰的,制作材料是他们用起来最亲切、最便利的。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无一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纯粹的生存状态,必定能产生真正触动内心的美。
参考文献:
[1]大洋洲艺术[M]. 张荣生著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民艺四十年[M].(日)柳宗悦著,石建中,张鲁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