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后好莱坞电影女性形象的转变(2008—2016年)

2016-08-01 22:02孙田菱子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危机女性形象好莱坞

摘 要: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男女就业比例严重不平衡,女性从业类型也受到限制,性别歧视仍然大量存在。自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好莱坞出品的众多票房大戏中的女性形象较好莱坞黄金时期的女性形象有了深层的转变,从女性多以柔弱、善良或“坏女人”形象出现,转变为勇敢、足智多谋的女性超级英雄形象。这一转变与2008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密切相关,当下业形势且、就业模式巨变,从而引起经济形态和经济形势变革,女性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好莱坞电影作为社会“风向标”,深刻揭露了此次女性形象变革的不同。

关键词:好莱坞;经济危机;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孙田菱子(1994.5-),女,汉族,四川省广元市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电影专业2015级,研究方向:电影。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一直是社会性别与媒介内容关注的重点,也是判断媒介是否传递性别平等意识的重要标志。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着深层的改变,美国好莱坞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有了较大的转变,相较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妇女运动后女性角色在电影中的形象有所好转不同,这一次的形象转变更深刻、更丰富、也更彻底。现在的好莱坞票房大戏大多以坚强的、甚至特别能打的女性为主,她们大多被刻画成复杂而有深度的角色,如《暮光之城》系列、《饥饿游戏》系列、《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女性在电影中柔弱、刻板或充当花瓶的形象正逐步被肢解,并且开始用自己眼光审视这个世界,用女性的各种“语言”来表达她们的自我意识。

一、好莱坞男女形象差异及女性主义产生之深渊

男性是绝对的主体,这应该是好莱坞黄金时代亘古不变的章程。这些男性大多被塑造成解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如《007》系列、《美国队长》系列;代表美国精神的“平凡”人,如《阿甘正传》、《雨人》等;或者是传奇人生的传奇故事,如《公民凯恩》、《教父》等;又或者以强大的领导人和思想家的身份出现。男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女性只能作为客体在电影中存在,并且基本都是勤劳善良、脆弱的或者只是为了满足男性肉欲而产生的形象。即使在以女性为主的叙事里,女性在电影中的作用也被边缘化了。作为一个以男权为中心,以男权的利益为价值标准的现实社会,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艺术所呈现的以及一般社会大众所抱持的约定俗成的想法,认为男性与女性不同,男性比女性优越,女性必须受控制。这类假设不仅呈现在视觉结构上,同时也出现在作品选择的主题上。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美国涌现出大量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女性解放运动,女性主义电影由此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女性主义电影,如描写女性反纳粹故事的《茱莉亚》、展现坚强农村妇女形象的《心田深处》等。有关女性同性恋的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也呈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喷涌而出,如:《克莱尔》、《末路狂花》、《男孩不哭》等。这时期的影片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阐述女性对世界、对社会、对芸芸众生的看法和理解,强调性别本身的社会建构和个人的身份认同,但这类电影中所反应性别的权力关系并未得到真正的建构。到了90年代这样的风潮逐渐消退,以女性或女性视角为中心的电影和银幕形象被那些以坚韧的、粗犷的、能够控制周围环境的男性形象以及动画、建模等科技奇观所取代。

二、经济形势下女性形象转化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形态以及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从制造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要求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导致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力量正在迅速地转换。据统计,在美国每五个获得大学学位的人中就有三名女性,女性劳动力成为了美国劳动力的多数。女性拥有得天独厚的服务、服从、协调能力,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发展最快的行业将被女性主导。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甚至超越男性。社会经济的变革驱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也体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中。现在的好莱坞票房大戏大多以坚强的、甚至特别能打的女性为主,她们大多被刻画成复杂而有深度的角色,如:《饥饿游戏》系列、《傲慢与偏见与僵尸》、《暮光之城》系列,女性被放在了中间或者主要位置,女性在电影中柔弱、刻板或充当花瓶的形象正逐步被肢解。

2012年上映的《饥饿游戏》打破了传统,将女主角塑造成了解救世界的“超人”形象,到2016年已有四部系列影片。影片讲述北美洲在大战后重新建立起新家园,为了让后人铭记战争,每年都要从12个区里选出一男一女参加名为《饥饿游戏》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中他们不仅要与恶劣环境对抗,还要与其他的竞争者相互角逐,相互厮杀,直到最后只剩一个人。在这样一部充满冒险与力量的影片中,男性不再被放置于中心位置,影片围绕凯妮丝参加游戏的过程,将她塑造成勇敢、坚韧、有力量、有胆识的女性形象,女性在影片中被放在了绝对主要的位置。女主角在影片开头说到:“Im never having kids”(我永远不会要孩子),这是一个独身主义的自白,是社会变革的映射,更是对生命的尊重,结婚生子不再是一个女人的归属。影片中的凯妮丝参加游戏是为了保护妹妹,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愿意无偿的帮助凯妮丝,甚至为她牺牲,并且希望她能够充当人民的精神偶像是行为上和思想上的双重主导。凯妮丝对制度宣战的决定力量不是来自影片中的男性,而是她相依为命的小女孩芸香的死让凯妮丝彻底明白这个游戏的残酷。《饥饿游戏》系列影片中所塑造的其他女性形象的作用也大于影片中的男性。崇尚自由、挑战现实压迫是美国英雄类影片中的永恒主题,但是在过去的好莱坞主流电影很少塑造这样的女性革命者形象。从追求性别平等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彰显出妇女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一个由从属男性向社会独立个体转变的过程。

三、结语

电影作为反映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媒介,呈现的是社会现实的缩影,电影形象作为电影的重要元素肩负着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社会经济的变革对电影中形象的影响就是女性开始以全新的姿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女性地位的崛起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之上的。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从商品制造向商品创造转型,这场“巨变”成为新时代女性转型的“导火索”。好莱坞以女性题材或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浓墨重彩的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中,并且取得了极大的关注和极高的票房,好莱坞在影片角色上的平衡可以说是紧跟社会潮流,顺应时代的。这也为中国电影发事业的展提供了方向,关注女性并不是简单的在影片中建构女性主角,也不是将她们作为“弱势群体”对待,而是真正的用她们的视角去构建社会。女性的真正独立,绝不是站在男性的对立面,男性与女性也不是南辕北辙渭泾分明的两派,而是作为完整的个体独立存在!

参考文献:

[1]郗希. 性别差异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动态[J]. 经济学动态, 2015, (4): 121-129.

[2]高京平, 刑飞.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分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3): 92-93.

[3]王阳. 美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及其原因探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 (2): 72-76.

[4]芈岚. 分裂与他者关系模式:论好莱坞类型片中的男性化身份建构[J]. 世界电影, 2014, (3): 15-26.

[5]刘立群. 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经济危机女性形象好莱坞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下航运公司如何做好船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