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思想意蕴

2016-08-01 21:49赵晓坤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基督教

赵晓坤

摘 要:杰弗雷·乔叟,中世纪英国一位最杰出的诗人。他是第一个奠定英国新的文学语言的始祖,所以常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作为乔叟一生最后十余年间对英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坎特伯雷故事集》,不仅标志着他个人毕生创作的巅峰,也因其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思想价值而名誉全球。本文中,笔者将从思想意蕴层面探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价值。

关键词:杰弗雷·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基督教;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l)是中世纪最杰出的英国诗人。《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乔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讲述的是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三十几个朝圣客聚在泰巴客店,他们准备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圣托马斯。店主自告奋勇为他们担任向导,并提议在往返圣地的途中每人讲两个故事,以解旅途中的寂寞,并由店主做裁判,选出讲故事最好的人,回到客店后大家合起来请他吃饭。众人接受了店主的建议,于是次日一同踏上朝圣之途,并开始讲故事。全书由一个长达858行的总引,24个在朝圣途中的故事以及穿插在故事间的精彩插曲组成。下面,笔者将重点从它的思想意蕴层面进行分析。

一、“朝圣之旅”与宗教思想

《坎特伯雷故事集》记录了一段朝圣之旅。这段朝圣之旅本身就体现着基督教的思想。作为14世纪统领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宗教,基督教有着毋庸置疑的至高地位。《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各个故事就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与基督教的密切关系。

朝圣者(pilgrim)一词来源于拉丁词“peregrinus”,意思是“陌生人”或“客旅”。在基督教看来,人真正的家园是伊甸园,是天国。自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就失去了家园,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不是人的家园,人在尘世间只是匆匆的过客。正如圣经上说,“人在世上是客旅, 是寄居的。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 还有可以回去的 机会”,他们“那更美的家乡, 就是在天上的。”可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本人的思想依然受到当时的基督教的影响。除了这是一场宗教朝圣之旅外,书中的故事也体现了一些基督教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女人是男人的从属物。”这一观点。基督教认为夏娃本身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所以女性本身是从属于男性的。从诱惑亚当吃了禁果而被赶出乐园的夏娃开始,到力士参孙的情妇出卖了他的秘密,女人在《圣经》中一直充当着祸水的角色。在两性关系中,夫权高于妻权。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很多故事都体现出这样的思想。比如牛津学者所讲的故事:国王一次次地考验妻子格丽西达是否听从自己的意愿。

二、“世俗之旅”与人文主义精神

乔叟开始创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时候,意大利已产生了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这些大诗人,而英国却没有可以比拟的诗人和作品。家庭富裕的乔叟得以有很多机会去接触欧洲广阔的文化天地,他受到欧洲其他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用英语创作体现他个人思想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是朝圣客的朝圣之旅,同样也是一个世俗之旅。一方面,“朝圣”对于宗教来说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客店老板提议讲故事来消遣旅途的寂寞,又使整个旅程充满了世俗的乐趣。乔叟在精神上与现实上的兼顾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就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而言,乔叟认为在两性关系中应该男女平等,而不是妻子完全服从丈夫。中世纪的宗教掌控着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解释权。人们的天性受到压抑。对于妇女来说,宗教也是采取着打压的态度。《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可以看出乔叟在两性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中对于女性所处地位的关注。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巴斯妇的形象。她在一番慷慨陈词中提出男婚女嫁不应该受到干涉和妻权应该高于夫权的主张。巴斯妇本身是一个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她所叙述的自己的经历展现出中世纪欧洲社会中婚姻和妇女问题。巴斯妇本身的婚姻经历就是对她本身婚姻主张的最好例证。她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特殊例子,展现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女性的心声。除巴斯妇的故事之外,乔叟作为朝圣旅途中的一名朝圣客讲述的是《梅丽比的故事》。通过写一个闲妻劝诫自己的丈夫梅丽比在面对坏人时做出正确的决定也表现了乔叟对于女性智慧的肯定。

此外,他还表达了对禁欲主义的批判,对个性解放的推崇。所谓禁欲主义,即是指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伦理。它源于古代人忍受现世生活困苦的宗教教义和苦行仪式。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展示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荒谬,就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巴斯妇的对于婚姻的态度就体现了她对禁欲主义的控诉。

三、结语

乔叟的“叟”字象征着英国文学始祖之意。作为中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杰弗雷·乔叟完全可以配得上这个称号。透视《坎特伯雷故事集》,我们看到乔叟敢于冲破宗教思想的牢笼去探索人性的曙光,同时却也受教会的羁绊而显得迟疑不决。如今,当我们再翻开这本书,阅读一个个诗行,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乔叟思想上的闪光带给今天的我们以人生的启迪和对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英]杰弗雷·乔叟.坎特伯雷故事;方重,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北京:外国文学,2004.11,(6).

[3]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与《十日谈》[J].北京:国外文学,2002,(3).

[4]杨林,张辉.论《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人文主义精神[J].哈尔滨:学术交流,2012.10,(10).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基督教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历史概念教学探究*——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例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