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讨论汉绣的发展问题,取决于我们对汉绣的继承与创新如何认识。
汉绣从哪里来?汉绣到底是什么?
一、汉绣溯源
通常的共识是,汉绣起源于楚绣。
在现代印染工艺和色织工艺发明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人们对于服饰、织物图案纹饰的美好追求,只能通过刺绣、织锦、染花等手工工艺来实现,目前最早的有考古依据支持的荆楚地域刺绣品,是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丝绸织物,当然,我们相信楚地刺绣的出现应该远早于此,只是现代考古发掘还没有实物证实。
楚国先民们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和组成部分,楚文化的范畴非常博大,比如楚国哲学、文学、宗教、巫术、建筑、音乐、青铜器、漆器、书法、帛画等等,楚绣是其中的一个支流,承载着楚文化的所有符号和基因。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刺绣,从图案、纹饰、色彩、针法等艺术、工艺风格来看,与江陵楚墓出土绣品当属一脉相承,也属楚绣范畴。
应当承认,由于考古实物以及史料的缺失,楚绣的历史传承脉络并不完整。众所周知,因为秦楚战争、秦初人为毁灭六国文化典籍遗物、五胡乱华、元初蒙古人入侵中原以及历次农民起义、战乱,楚文化在秦朝以后历经劫难,尤其东汉以降直至明代的上千年间,楚绣的传承血脉已难觅踪迹。
与中华民族其它的优秀传统艺术一样,大多数传统刺绣艺术形式的清晰形象皆是从明清两代延续而来,在中晚清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现代汉绣因汉口码头的兴盛和城市的扩张,随着人口迁移由外地刺绣艺人带入,肇始于清末民初汉口、武昌一带的官、民织造馆、绣坊,以及当时千家万户的民间日用刺绣,毁于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解放后,汉绣日渐式微,仅存于公私合营后的武汉戏剧用品厂,以及逃难迁徙它地的旧时汉绣艺人中间,如洪湖吴氏家族。
二、汉绣的定义
那么,汉绣到底是什么?现代汉绣与古代楚绣到底是什么关系?
从汉绣的历史溯源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汉绣虽然源自楚绣,但楚绣并非等于汉绣,现代汉绣与古代楚绣之间的传承脉络还有待考古发掘及史料研究的进一步论证;第二,汉绣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一个阳春白雪式的纯艺术品,它的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艺术属性是从属性的;第三,汉绣从来都是一个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历史上众多能人巧匠共同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从来都不是哪一个门派、哪一个先贤的独门绝技。
我们认为,现代汉绣应该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包容、开放的概念,它是湖北地区包括大武汉区域、洪湖、荆襄等地所有传统手工刺绣艺术的统称,它是属于湖北人民的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地域性既是地理概念,也是其艺术特征。
三、汉绣的典型艺术特质
毋庸讳言,汉绣与国内其它名绣相比,只是一个小绣种。它的小,有三方面体现,一是名气小,没有苏粤湘蜀那样名闻天下的显赫名声;二是绣众群体小,目前经常从事汉绣研究和汉绣艺术实践的人数依然很少,区区几千人而已,远没有苏州十万绣娘的盛况;三是名师名作少,目前堪称汉绣大师者,几人而已。
汉绣虽小,我们却不敢妄自菲薄,不敢忘记对汉绣独特艺术特征的继承、发掘和精益求精。
当代中国刺绣艺术发展到今天,无论苏绣、湘绣,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苗绣、藏绣,从其所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刺绣针法工艺、表现手法,早已互相借鉴融合,趋于大同,逐渐界限模糊,那么,各地刺绣艺术的特征又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认为,汉绣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就在于其地域文化特征,即楚地文化属性。工艺形式从属于艺术内容,汉绣是湖北地区的刺绣艺术,它所表现的内容是本地风土人情、宗教戏曲、文化图腾,它的题材、构图、纹样、符号、设色、表现手法、艺术格调处处体现着楚文化的浪漫、神秘、绚丽、夸张、包容,相比于苏绣的“精、致、雅、洁”,汉绣更体现着一种民间艺术的拙朴、大胆、野俗、动人之美,它承载着几千年来楚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汉绣的传承与创新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站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之间,每一个古老艺术门类都充满着内心的犹豫和纠结,到底应该不逾半步地退守传统,还是应该守正出奇地传承创新,嗤咬着每一颗追求艺术的心灵。京剧如此、书法如此、国画如此,刺绣亦复如此。
面对如山如海的传统文化,孔子曾说:“述而无作,信而好古”。许多人因为敬畏而盲从,因为仰慕而迷信,放弃了惊异与感动,放弃了自信与包容。
其实,每一项国粹,在其成长的历史中,都曾经是那样的谦恭与开放,今日的所谓经典,或许只是往日的他山之石。中国的青花瓷、珐琅彩都曾经汲取过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的营养,乾隆粉彩也曾吸取外来文化,京剧之所以蔚为大观,正是由于四大名旦等一批艺术家大胆吸取兄弟曲艺及西方戏剧表演艺术,国画经过徐悲鸿等海归画家的改良才成就了后来的发展。中华文化从来都怀着宽阔、包容的胸怀拥抱每一次融合创新的历史机遇,始为中华文明。
对待传统,我们要敬畏,也要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取其精华。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所在,是国家民族的脊梁,是它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先贤的敬重和缅怀,更是指导国家和民族继续发展而不失本色真我的重要保障。保证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保证传统文化不被侵蚀异化,是继承与创新的目的所在。
继承不是一味的照搬,创新也不是凭空的臆造。
传承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解构,辨析传统文化的优劣、差异,明确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不同作用,这是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内拓,做好了是对传统文化本色的保鲜,使其生命力加强,不被异化。而创新则是为传统文化添砖加瓦,为原有的传统文化添加新的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外扩,做好了可以使传统文化具有时代色彩,不致被时代淘汰。
历史上,苏绣也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地域小绣种,正是由于沈寿等杰出绣娘的立志革新,吸取当时西洋素描、油画、水彩画元素,创新发明出仿真绣,才使苏绣得以进京入贡,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上获奖,从而苏绣一跃成为天下第一绣。后来,在沈寿传承创新精神的启迪下,苏绣人才辈出,又经过任慧贤、李娥英、朱凤、顾文霞等工艺大师的继续锐意革新,创造出乱针绣、双面绣,今日在国际上已然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
苏绣的这些有益经验,值得每一位汉绣同仁深思和汲取。
汉绣艺术至今仍是一块文化瑰宝,究其根源就是它作为地域传统文化艺术载体的魅力。它的工艺、语言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代表着楚文化的人文精神。但是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 时代在发展,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不仅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继承传统,还应有关照现实和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愿汉绣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黄红英(1969.06~),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杨小婷大师工作室。研究方向:传统刺绣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