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水彩风景画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树与石在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树木与山石的表现技法之丰富在古今中外的风景画和山水画中可谓玲琅满目、蔚为大观。本文试图梳理出可供参考学习的风格与样式,并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的经验和创作实践,总结出若干的技法和步骤,供学习风景水彩画者参考研究。
关键词:树木;土石;风景;水彩画;表现技法
水彩画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以水为媒介,用毛笔调和轻胶性透明颜料在纸上作画,它最初是起源于“风土地形图”,18世纪地志学和制图术的发展对欧洲水彩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经过众多画家的努力,水彩画的表现技法逐渐得以完善与成熟,发展为艺术的主流,提升到能够同油画相抗衡的地位。19世纪中叶以后,水彩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因其清新明快,灵动活泼,既具备写实绘画的应物像形,同时兼具畅神抒怀的写意功能而深受国人喜爱,并应用到教学训练之中。
水彩风景画是水彩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同时也最能代表水彩画的绘画特点。水彩风景的重要特征就是注重写生,画家通过对光线、色彩、空气、景色的主观构造,从而构成新颖灵巧、色彩明亮、格调清新、用笔流畅的风景作品。风景水彩画包括的题材内容一般有山川树木、湖海泉溪、日月星云、建筑物和点景的人物、动物等元素,这其中以树木和土石为主要内容。树木山石的表现技法之丰富在古今中外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中可谓玲琅满目、蔚为大观。作者试图梳理出可供参考学习的风格样式,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创作实践,总结出若干技法和步骤,供学习风景水彩画者参考研究。
一、中国山水画于风景画中可供学习借鉴的技法
中国的山水画之于水彩风景,可供借鉴处极多。尤其是山水画中的树、石题材,更是风格流派众多,历代名家辈出。从隋唐时期山水画发轫始,各种科目树的勾画铺陈,南、北方不同质地山石的皴擦点染,均有系统详尽的表现技法。中国画倡导的“计白当黑”、“水墨交融”、“一气呵成”均与水彩画的灵动鲜活的画风有暗合之处;针对树石,中国画提出的“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强调“阴阳相背”等正是暗指山石的黑白灰的构成关系和树枝前后左右的穿插原理;而所谓“疏能跑马、密不透风”则是强调树干、树叶和山石结体的繁简关系。历代画论、画谱和画家题跋中总结的不同树种树叶的双钩法、点法、没骨法;山石的皴法和设色法;乃至书法用笔中的中锋、侧锋、逆锋、散锋等至今影响着现代的画家。如宋代的李成和郭熙的传神写照、元代的赵孟頫、倪瓒、王蒙强调笔墨个性、明清时期的董其昌、四王、四僧等高度的符号化语言等等。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丢勒就开始尝试创作水彩,之后的英国的康斯泰博,保罗·桑德比到美国的萨金特、怀斯均是一代大家。而油画中的丹枫白露画派、印象派、点彩派、巡回画派等流派所倡导的理念和风格同样给现代水彩风景画家无尽的启示。
二、水彩风景画中树的画法
树木花草在水彩风景画中往往起到烘托气氛、整合画面、掩映虚实、彰显主题的重要作用,甚至很多作品以树木为主题进行创作,因此,熟练掌握树木的画法、是水彩风景画画好的前题和关键。学习之初要秉持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从一棵树开始画起。要观察树的生长形态,尤其是从主干生发的分枝的前后穿插关系。一般可用小号水彩笔或毛笔由下向上依前后主次顺序描绘,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树干树皮的质感和体量感,还要兼顾到被树叶花果遮挡的部分。树叶的用笔和用色要与树干有明显区别,常用方法有点叶法、钩叶法和钩点结合的方法,要是根据主次、前后来选择,树冠受光部分用色要注意明度和纯度,描绘的也要更精细,背光和后面的树叶则需概括,降低色彩的纯度,注意空间和色彩的科学有序。水份的运用同样要适度,要树根和枝干偏干画法,树叶则根据树种和画面需要选择湿画法或干湿结合法表现。用笔的过程中应根据树的生长态势和叶片的形态选择平涂、积色、撞色或是用侧锋擦,用散锋秃笔点出。
当一棵树的画法逐渐掌握后,则可练习两棵树、三棵树和树丛、树林的画法。这期间树与树的前后穿插、顾盼呼应、虚实冷暖可产生无穷的变化,要锻炼大胆落墨、细心收拾的画面掌控能力,尤其是在处理远处树林的时候,往往一笔下去一块颜色就代表一颗甚至数棵远树。庄稼 、农田 、花圃和杂草的画法同理,强调色彩的纯净和运笔的意趣,要精炼、概括、酣畅淋漓。
三、水彩风景画中山石的画法
在风景水彩画中,山石的表现多选择水份较少的干画法,运用赭石、熟褐、土黄、土红、棕色等矿物质颜料,表现出石块的体量和空间,运笔则以勾勒皴擦为主,以求质感坚硬结体结实坚固。由于石块这种不规则的多面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复杂而模糊的冷暖变化,所以天空,流水和树木花草等复杂的环境色对它的影响均需兼顾。积土为丘、积石成山,在掌握一块石头画法的基础上,就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山水风光。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山川地貌的变化极大。一般来说,南方山势平缓,多土坡丘陵,植被丰富;北方多高山大壑,深谷幽涧,在画家笔下,就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面貌的表现技法。水彩风景画中,山石与树木在用笔和着色上要注意对比和统一。一般说来,山石凝重而稳固,用笔用色宜大胆概括、沉着厚重;树枝树叶轻快活泼,往往用色鲜明用笔轻快;而四季的更替、阴晴雨雪的变换,均要求画家随时随地调整颜色调子和水份变化。总之,山石树木在水彩风景画中是需要长期积累不断总结的重要主题 。
四、现代水彩风景画中树石表现技法的创新
随着科技进步,新绘画材料的产生,20世纪的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只要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如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等。针对树石的表现如刀刮法,针对画面中需要着意强调的细枝,如竹竿、柳条部分,可在画面干后调整时用美工刀刮出;蜡笔法则是利用腊与水色不相容的原理,先用蜡笔对山石或树的枝干进行描绘,然后在用水彩铺;吸洗法、喷水法更多的是在处理树叶与远山是所选择的常见方法;另外撒盐法、拓印法、油渍法等均能在画面中产生特殊的肌理。以上这些技法运用得当往往让作画的过程事半功倍、乐趣频出,会使山石树木产生独特的韵味。现代的水彩画艺术不但可以表现出具有清新、透明、湿润、流畅、欢快的效果,还可以达到浑厚、粗犷、劲拔等扣人心弦的境界。它善于汲取其他画种的有关技法和多种风格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水彩画艺术,保留并弘扬了水彩画在物质材料、形式语言、精神意蕴诸方面特有的艺术风貌。
以上文字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和写生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而成,水彩风景画是一门系统的艺术科目,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殊的个性。在学习和创作阶段,一方面不断吸取传统绘画中优秀的理论和技法,同时要不断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力争创作出无愧时代的水彩风景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史密斯.水彩风景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2]潘非.色彩写生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叶维.山水画技法举要[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段志刚,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中国画教学与研究文学硕士,讲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公共艺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