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从俊(解放军军乐团干事)
音乐与战争之:笛
文/雷从俊(解放军军乐团干事)
“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天色渐渐暗下来,周围非常寂静。山谷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吹笛子的是一位老红军……小红军听着笛声,出神地望着远方。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学过这篇课文的人们,定然会时常想起那两位红军战士,更会对那“悠扬的笛声”经久不忘。革命战争年代,因为有了笛声相伴,枪林弹雨的岁月不再艰苦,残酷的斗争生活也令人生发出胜利的希望。
笛声之于战争的亲密关系,似乎由来已久。传西汉时期,李陵率5000兵马延千余里抗击匈奴,反被敌10万铁骑所困。局势胶着之时李陵军中有人执笛奏曲,笛声低沉绵长、哀婉凄切,阵阵传入对方。敌军被笛声感染,纷纷想起了战争带来的伤痛,最后竟自动撤兵了。笛声不仅在战争故事中具有神奇之功,在古诗词中更是反映了战争的多个侧面。“……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里的笛声用一个个音符描绘着春色,处处透着不畏艰辛、直取敌阵的豪迈。“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这里的笛声不仅抒发了作者立于“受降城”上的多重感触,还为我们引出了唐代“天下第一吹笛高手”李谟。“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这里的笛声,不仅带着白发老兵对战争的反思,更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珍爱。
笛声,或高亢明快,或沉郁低回,或抒发决胜之志,或寄寓战争苦楚,总是与将士们最细微最柔软的情感纠缠在一起。尽管,古诗词中提及的并不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竹笛”,也可能是其他形制的广义的“笛”,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笛声的理解。事实上,“笛”在7800—9000年前先民们繁衍生息的中原地带就已经出现了。1984年及此后的数年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30多件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被学界喻为“中华第一笛”。贾湖骨笛大多数为7孔,亦有2、5、6、7、8之别,不仅和今天的“竹笛”长相非常相似,而且还能演奏难度颇大的民族乐曲和外国乐曲。古书记载中,不仅有骨笛、竹笛,也出现过柳笛、芦笛,甚至还有“铁笛”——这大概也是现代军乐中长笛短笛的前身吧!
不同形制的“笛”和不同音质的笛声,伴随过古代军人,也抚慰过战火中的革命前辈。长期的战斗生活中,一支支因陋就简、规模不等的民乐队在我军各部队非常活跃,或独奏,或合奏,笛子当然都是重要一角儿。时至今天,笛子也常娱乐着年轻的战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