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年轻人创业的态度不要太功利

2016-08-01 02:40郭宇宽
同舟共进 2016年8期
关键词:功利年轻人大学

郭宇宽

现在政府提倡“双创”,这背后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下,试图重新释放社会活力的一次倒逼。2015年,我曾在李总理看望中关村创业青年时写过一篇文章《当年任志强卖煎饼和总理看望创业青年都是历史大转折的标志》,今天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毕业生很大程度上就跟当年上山下乡后回城的知青一样,需探索出一条道路来,这很艰难。上世纪80年代有署名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今天也有人写文章忧虑《创业潮失败后,谁来埋单?》。

在我看来,目前流行的两种对待创业的态度都是功利的。一种是“打鸡血”式的功利,把马云当带路人,把神话当作大概率事件;一种是“泼冷水”式的功利,把懦弱当作成熟,把年轻人遇到一点挫折看得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创业确实是很艰难的,把马云当带路人很容易会被带到沟里去,大多数人创了半天的业,遍体鳞伤,也没折腾出多大的名堂,还有很多人会失败。但我个人总体上还是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提法的,有些人把它和“大炼钢铁”相提并论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大炼钢铁搞的是让全民干一件注定不科学且早已被证明没有创造性的事;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质上是把国民引导到创造和创新上来。

而创新的成功就是基于大基数的小概率事件。若以高标准来要求,就像学文学的有那么多人,能成为文学家的概率很小,学物理的有那么多人,但能有原理性发明的人很少。谁也不会去追问,这么多人、这么多大学的专业在教物理、教中文,最后也没有教出几个有成就的,那这个成本谁来埋单?

在我看来,创业并不是一件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是最需要平常心的。“大众创业”的最大价值,就是要让中国从歧视商业的传统中经过工商文明的彻底洗礼;而对年轻人尤其是比较优秀的年轻人来说,经历至少一次创业教育的意义大于成功的意义。

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像我当年,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高校还没扩招,一年学费才500元,但那时种田还要交农业税,有的农村贫困家庭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收入,连这个学费都交不起,甚至连负担学校的伙食费都困难。上几年大学,除了申请贫困补助,把全村的钱都借遍之外,有的家里还有哥哥等着钱盖房娶媳妇。就如詹姆斯·C.斯科特在名著《农民的道义经济》描述的处在基本生存边缘的群体:“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对他们来说,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是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什么理想。这类同学大学毕业首先想的当然是找一份稳妥的工作,先把家里的账还上,而不可能任性地去搞创业这样高风险的事情。

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了,哪怕是最没有技能的人,去打个工也能赚到几百几千块,一个家庭只要有基本的劳动力,孩子就不至于考上大学还没钱交学费、伙食费。很多家庭经济条件还相当不错,我上大学时要组队参加一场全国辩论赛是很艰难的事,因为需要学校的经费支持,主办方还要拉赞助,现在要到哪里搞辩论赛,各校学生成群地自费买机票,自带干粮就能来参加了。

这个时代,如果年轻人创业不够成功怎么办?很简单,就当参加公益行动了。付出的成本怎么办?那就量力而行,量体裁衣。我想,只要不是家里砸锅卖铁支持创业,自己有多大本钱就折腾多大事情,其它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这个时代更应担心的反而是,年轻人不去探索自己的才智能如何创造价值,认识自己如何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变现——

没有学术的兴趣,却为了面子去读博士;没有出国求学的目标,就是为了镀金而考雅思、托福;没有服务社会的志向,就为混个铁饭碗去考公务员;甚至靠父母花钱,安排一个银行、事业单位之类的看上去稳定的工作……浪费这些年轻的生命本该燃烧的才华和热情,才是更大的社会成本。

(作者系文化学者)

猜你喜欢
功利年轻人大学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