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祚++张颐武++金元浦
开栏的话: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深化对文化的理解,本刊特开设“文化三人谈”专栏,每期围绕一个文化热点问题,邀请文化界著名专家、学者阐释独到观点,文章力求幅短意深、生动有趣,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张国祚:文化走出去要善打主动战
文化产业像文化产品一样,具有双重属性:一个是商品属性,一个是意识形态属性。中国文化走出去,自然也包括意识形态走出去。既然别的国家可以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资本输出他们的理念、影响我们的思想,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走出去,用我们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影响他们呢?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坚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具备了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和条件。
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解放思想、增强自信、主动出击,善于打主动战、善于占领制高点,而不是被动应对。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必须在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上都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理论界、文化产业界部分人士存有疑虑:外国人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我以为,只要方式方法对头,走出国门的文化产品,同样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能够赢得外国人的赞誉。合作共赢的前提是双方有可以共同接受的价值取向。例如,美国大片有的宣扬英雄主义,有的宣扬爱国精神,有的宣扬责任感或者对人的爱。而这些,也是我们能接受的价值观。反之,只要我们找准切入口,找准国外观众的欣赏口味,那么,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同样可以走出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同样是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和实现中国文化主动、成功走出去的重要依据和遵循。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就不可能受欢迎。实现创新需要“协调”,比如产业内部和外部的协调。“绿色”意味着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所传达的思想必须是健康的,是给人以正能量的,是引领积极社会风气的。“开放”不仅意味着让国外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资本进入中国,还意味着我们要主动输出我们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资本、价值观念。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这样的气度和视野。“共享”理念告诉我们,文化产品不仅要让中国人民喜闻乐见,也要让外国人喜闻乐见,赢得全世界的喝彩。通过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
(作者: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