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贤德, 王 甄, 周 杰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放射科, 广东 深圳 518116)
多层螺旋CT在囊性纵隔肿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金贤德,王甄,周杰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放射科,广东深圳518116)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囊性纵隔肿瘤中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已确诊的囊性纵隔肿瘤患者60例,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对所有患者各囊性纵隔肿瘤类型的的CT表现进行统计检测。结果:①胸腺囊肿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肿块,囊壁薄,密度均匀,内部为水样密度影,不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0.48%;②胸腺瘤囊变CT表现为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平整,内缘密度均匀,中心为低密度囊变。增强扫描可均匀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3.75%;③畸胎瘤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壁厚,内缘模糊,密度不一,增强扫描强化,诊断准确率为100%;④支气管囊肿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囊壁厚,密度均匀,内部为水样密度影,囊肿壁强化,病灶内无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0%。结论:囊性纵隔肿瘤能够从CT表现进行诊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囊性纵隔肿瘤;诊断
纵隔是胸部主要的组成部分,由多个系统的器官和组织构成,包括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结构都包含在纵膈之中,同时又有丰富的神经、淋巴以及脂肪组织[1]。纵隔囊性肿瘤是指发生在纵隔内的边界清楚的含有液体的肿块,常因胸闷、胸痛、呼吸道症状或重症肌无力来就诊[2]。包括胸腺囊肿、畸胎瘤、食道囊肿、淋巴管瘤等多种肿瘤。由于纵膈位置的结构复杂,可为起源于纵膈的病变,也可以是他脏累及纵膈的病变,因此病理类型复杂,给临床对于疾病的诊断带来的困难。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技术以其检查薄层、快速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其在临床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通过观察囊性纵隔肿瘤中的早期诊断,探讨多层螺旋CT在对于囊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囊性纵膈肿瘤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6±1.22)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囊性纵膈肿瘤,符合其诊断标准,并有胸部不适、隐痛、咳嗽等症状,所有患者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囊性纵膈肿瘤,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囊性纵膈肿瘤的诊断标准,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胸腺囊肿、胸腺瘤囊变、畸胎瘤、支气管囊肿等;所有患者年龄在18~55岁,性别不限;所有患者均对实验采取措施无过敏;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及其他重要器官的重大疾病,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试验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排除年龄在55岁以上的患者,排除妊娠以及哺乳期女性;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对试验措施有过敏及禁忌症的患者;排除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精神病患者以及不同意进行试验措施的患者。
1.4方法
1.4.1仪器与设备:采用Hispeed(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CT 64 splice(64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扫描参数:层厚3~10mm,螺距1~1.5mm,重建间隔1.5mm;增强扫描纵隔窗(窗宽400~450HU、窗位30~40HU);采用AW4.3 工作站软件分析图像和参数。
1.4.2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深吸气后屏气扫描,扫描纵膈部位。当发现可疑肿块时,选择性的缩小视野,采用薄层扫描的方法进行靶扫描。在工作站对所有囊性纵膈肿瘤患者进行多平面重建与三维重建处理,再运用支气管内窥镜对患者气管、双侧主支气管进行观察。
1.4.3结果分析方法:由医学影像科以及病理科多名资深医师对检查的结果分别对多层螺旋CT成像结果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现进行分析。
2结果
2.1胸腺囊肿的CT表现:胸腺囊肿共21例患者,采用囊性纵隔肿瘤的分区采用七分区法,胸腺囊肿的位置所有患者均位于前上纵隔,位于前中区;CT表现:胸腺囊肿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边界清楚的肿块,与周围组织具有清晰的分界,存在瘤周的脂肪间隙,囊壁薄,密度均匀,胸腺囊肿内部为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不强化,诊断的准确率为90.48%。具体见表1。
2.2胸腺瘤囊变的CT表现:胸腺瘤囊变共16例患者,位于胸骨后、头臂大血管前间隙,采用囊性纵隔肿瘤的分区采用七分区法,胸腺瘤囊变12例患者位于前中区,4例患者位于前上区,CT表现:呈类圆形或椭圆形,8例患者囊壁表现为薄而光滑平整,4例患者表现为囊壁厚,内缘清晰,4例患者表现为囊壁厚,内缘模糊,密度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其中3例患者中心区有低密度灶,为中心坏死或囊变区。增强扫描11例呈均匀强化,5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见表2。
2.3畸胎瘤的CT表现:畸胎瘤共13例患者,其中8例位于前纵隔,5例位于后纵膈,采用囊性纵隔肿瘤的分区采用七分区法,畸胎瘤8例患者位于前中区,2例患者位于中中区,3例患者位于后区;CT表现:畸胎瘤均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囊壁厚,病灶边界模糊,内缘模糊,密度均匀不一,内部有脂肪密度及钙化影,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软组织强化,诊断准确率为100%。见表3。
表1 胸腺囊肿诊断及CT表现
表2 胸腺瘤囊变的诊断及CT表现
表3 畸胎瘤的诊断及CT表现
2.4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支气管囊肿共10例患者,6例患者位于中纵隔,4例患者位于后纵隔,采用囊性纵隔肿瘤的分区采用七分区法,所有患者均位于中中区;CT表现:支气管囊肿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瘤周存在均匀脂肪间隙,囊壁厚且不规则,密度均匀,内部位为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囊肿壁多数强化,病灶内无强化,诊断准确率为90.0%。见表4。
3讨论
纵隔位于两肺之间,周围由多个系统的组织器官构成,因此该部位发生肿瘤的类型较多且复杂。纵隔位置的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纵膈的位置和结构功能的特殊性,因此纵隔肿瘤在起病隐匿,在肿瘤发生的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且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当压迫邻近组织气管而产生症状时才能通过影像学的检查被发现。研究发现[4],纵膈位置的不同肿瘤根据发生的部位均有一定的规律,对于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囊性纵膈肿瘤是纵隔内含有液体的肿块[5]。据统计,囊性纵膈肿瘤的发病率占纵隔肿瘤的18%~20%,且类型较为多样,在诊断上的难度较大。多层螺旋CT能够依据肿瘤所在区域进行分类诊断,对肿块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还可依据肿瘤的密度、与纵隔血管结构间的脂肪间隙的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区分良恶性胸腺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等。同时还可根据肿瘤内部结构的不同CT特点对某些肿瘤进行组织学诊断,如何根据CT值诊断纵隔脂肪瘤、纵隔囊肿、血管瘤、畸胎瘤等,并了解其内部详情,获得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大的覆盖范围的图像,较好的反映病灶部位的细微病变,对各种肿瘤做出明确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胸腺瘤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属于前纵隔肿瘤中高发疾病,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胸腺瘤容易在内部发生囊变,部分具有侵袭性。本研究的胸腺瘤囊变患者全部位于纵膈分区的前中区。对于胸腺瘤囊变的诊断在临床上除病理检查外尚无较为确切的诊断方法。本研究CT显示:胸腺瘤囊变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厚,内缘可清晰或模糊,这与胸腺瘤的侵袭性有关。患者胸腺瘤中心有囊变区,增强扫描可呈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结合病理,CT检查对于胸腺瘤囊变的诊断率为90.48%,诊断的准确率较高。畸胎瘤由胚胎期胸腺多极化细胞脱落携入胸腔内发育逐渐演变而成,因此畸胎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的前方,向前纵隔生长,发生率约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21.5%。我们的研究表明,畸胎瘤患者可位于前纵隔,也可位于后纵膈,畸胎瘤在临床上可分为囊性或实质性畸胎瘤,我们的研究均选取囊性畸胎瘤患者。CT表现为囊壁不厚且完整,囊内密度均匀,病灶边界模糊,由于是多级化细胞,因此囊内可有钙化灶,脂肪以及骨骼组织,囊性低密度影不强化。畸胎瘤主要与心包囊肿进行鉴别,在临床上比较容易通过CT诊断,因此本研究诊断的准确率达100%。支气管囊肿和胸腺囊肿均属于纵隔内良性囊肿,在发病时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当囊肿体积较大时,能够压迫邻近器官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前来就诊。CT表现为纵隔内的圆形、三角形或椭圆形或均匀囊性水样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囊壁较薄。支气管囊肿占纵隔肿瘤的约10%左右,与呼吸系统的发育障碍有关[6]。呈典型的水样密度,或含有浓稠胶冻样物质或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灶内无强化。胸腺囊肿的发病率约占囊性纵隔肿物的约3%,临床上发病率与性别的关系不大。囊肿内壁也可见少量的正常胸腺组织,囊壁可出现钙化。临床上CT对于这两种囊肿的诊断的准确率也较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患者支气管囊肿和胸腺囊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和90.48%,这与之前的报道一致。
【参考文献】
[1]孙琼芳.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附33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3):241~243.
[2]陈星强,陈丹,张卓军.纵隔肿瘤的CT影像和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0,6(9):774~777.
[3]李操,王世界,唐光才.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1):869~872.
[4]朱达东.纵隔肿瘤的CT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18(1):8~10.
[5]李焯洪,叶拾全.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64~65.
[6]王厚金,鲍喜福.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2~73.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70626)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0977-0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