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东
生鲜电商的上行发展需要更多及时的引导,协同已有的商业平台,规划发展路径,使其在三农发展新常态中能尽快步入正确的发展轨迹。
生鲜电商的上行发展需要更多及时的引导,协同已有的商业平台,规划发展路径;使农民不跟风、电商商家不盲从,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使其在三农发展新常态中能尽快步入正确的发展轨迹。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农业”领域的独特风景,生鲜电商又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它的发展难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应对生鲜电商上行的挑战?笔者认为,生鲜电商的上行发展需要更多及时的引导,协同已有的商业平台,规划发展路径;使农民不跟风、电商商家不盲从,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使其在三农发展新常态中能尽快步入正确的发展轨迹。
发展生鲜电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力量
人们对于高质、安全、便捷的生鲜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急迫,因此,发展生鲜电商上行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首先,它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环节,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农产品生产潜力巨大和城镇需求旺盛之间的供需互补问题,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直接力量;生鲜农产品的直销可以打通许多中间商之间的壁垒,大大节省流通成本,提高生产者收入和消费者福利。
其次,它作为农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附加值环节,从农业生产到生鲜电商产品,最终为终端消费者所用,这种价值转换是生鲜电商的最重要价值体现;它可以带动农业从生产到商品的整个流通体系,促进最新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纳和科学经营管理体系的构建。
生鲜电商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的涉农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来看,生鲜电商上行的问题同样具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但同时,也有一些个性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是整个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生态还没有有效构建起来,无法提供广泛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其中,冷链物流是重要的瓶颈,无法有效支撑生鲜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流通,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差别很大,整体的生鲜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还略显薄弱。
第二,是生鲜电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组织建设还很滞后,没有规范化的电商组织和电商人才队伍来支撑和推动生鲜电商的上行,特别是本土化的电商服务商和电商经营管理团队少。
第三,是我国生鲜农产品碎片化生产现象普遍,大部分的生鲜农产品没有成型的标准和制度及市场规则体系,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品牌化还很薄弱。
先解决农村电商问题,再破局生鲜电商上行之路
结合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先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因为生鲜电商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第一,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外热内冷”的发展状况,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资源投入来引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如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具有电子商务土壤和基因的农村,通过构建资金技术人才等配套体系,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村并辐射中西部农村,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农村电子商务在区域上有序均衡地发展。
第二,破除人才发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和组织,如联合电商培训中心、淘宝大学等电商服务组织,先行巩固并提高当前较成熟的农村电商的人力资源水平,形成维持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初主力军,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这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之一;另外,可以考虑引入外部人力资源,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来创造合宜的创业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吸引更多的“新农人”注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成为新鲜的血液,如引导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当地返乡青年、农村能人加入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行列里,不断壮大力量。
在综合解决上述问题之后,再行破局生鲜农产品上行之路。
首先,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建商业性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包括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生鲜农产品标准的制定,生鲜农产品流通运营等综合体系的构建,来支撑生鲜电商的发展;在方式上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生鲜农产品社区支持和配送体系,构建起互动性的参与式保障和信任体系。
其次,可以通过联合农村地区的经济与合作组织来共同推动生鲜电商的上行,如选择适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生鲜农产品发展的平台,有效利用原有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鲜电商;如可以通过借助供销合作社体系,在推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中更好地平衡,扩大生鲜电商参与主体的规模和力量,在“抱团取暖”中获得更多实体支撑;协同起这些组织和团队综合提高生鲜农产品精选采购能力、冷链物流配送能力、烹饪指导及服务能力、用户的高美食消费黏性及多屏终端联动能力五大能力。
最后,要摸清生鲜农产品的农业属性,要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规律和农民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农村农产品特色产业有机统一;让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人才资源有效介入,更好、更快地使生鲜农产品到电商商品的过程科学化、有效化、经济化;积极鼓励新农人的“微创新”,为生鲜农产品树立品牌,建立质量安全回溯体系和农产品“身份证”系统来保障生鲜农产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