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合作建设调查分析

2016-07-27 06:50符玉霜
图书馆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数字资源资源整合

[摘 要]以加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的所有市级、区级图书馆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电话、邮件等调查方法调查它们外购数字资源、自建数字资源、网络资源馆藏化、数字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5个方面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数字资源合作建设策略,包括:灵活采用PDA和UDA模式,加强区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深化资源整合与资源发现,注重用户需求分析与数字资源评估。

[关键词]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资源整合;UDA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3-0055-04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于2003年启动,十余年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体系结构、服务效益都有较大发展和提升。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33个,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3个,区级公共图书馆8个,街道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22个,遍布全市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达到200多台[1]。2012年4月23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正式启动。统一服务是指通过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系统、读者资源与文献资源,包括统一读者证和服务规则、共享文献资源等,在全市范围内为市民提供人性化、均等化、一体化、便利性的图书馆服务。目前,深圳市各区共234家公共图书馆及220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经实现统一服务[2]。

根据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网站公布的已经加入统一服务平台的公共图书馆名单,笔者于2015年11月选取所有市级、区级图书馆(共计10所)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电话、邮件等调查方法调查它们外购数字资源、自建数字资源、网络资源馆藏化、数字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5个方面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数字资源合作建设策略,以提高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建设水平,并促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1 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1.1 外购数字资源现状

1.1.1 外购数字资源总体情况。除坪山新区图书馆暂未开通图书馆网站之外,其余9所图书馆的网站均可访问。在这10所图书馆中有9所图书馆采购了数据库,去除重复统计后,共计215种,包括中文数据库92种,外文数据库123种(见表1)。采购数据库数量最多的是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共计161种,占9所图书馆数据库总量的54%;其次是深圳图书馆,共计72种。区级图书馆采购的数据库数量在10—20种左右,少数区级图书馆仅采购1—3种数据库,极少数区级图书馆暂未采购数据库。外文数字资源主要集中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采购的外文数据库数量最多,为109种;其次是深圳图书馆,为24种。区级图书馆暂未采购外文数字资源。

1.1.2 外购数字资源类型情况。数字资源类型丰富,包括专题、多媒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工具书、电子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考试、科技成果、专利、软件等多种形式。中文数据库方面,购买数量最多的是专题数据库,共计31种,占中文数据库种数的34%;其次是多媒体数据库,共计14种;再次是电子图书数据库,共计12种;这三种类型数据库种数占中文数据库种数的62%。购买数量最少的是科技成果、专利、软件,各为1种。专题数据库以经济和法律类为主,经济类数据库有20种,法律类数据库有9种。多媒体数据库主要涉及科普教育、职业培训、少儿、英语学习、音乐欣赏等内容。

1.1.3 外购数字资源重复情况。在所引进的数据库中,被引进次数比较多的有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考试资源系统、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9种数据库,它们均被4所以上图书馆所引进(见表2)。在这9种数据库中,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各有3种。

1.2 自建数字资源现状

除1所图书馆暂未开通网站以及龙岗图书馆、盐田区图书馆没有自建数据库之外,其余7所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总计34种。自建数据库数量最多的是深圳图书馆,为10种,占自建数据库总量的29%;其次是宝安区图书馆和福田区图书馆,均为7种,各占自建数据库总量的21%。自建数据库内容主要为地方文献、特色馆藏、多媒体资源、学位论文等。

1.3 网络资源馆藏化现状

除南山图书馆、龙岗图书馆、坪山新区图书馆之外,其余7所图书馆都有挖掘、整理网络免费资源,主要采用网站链接或导航方式,所整理的网络资源内容主要包括开放获取资源、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图书馆联盟资源、便民服务信息等。

1.4 数字资源整合现状

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一般有三种:基于OPAC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和使用跨库数字资源整合系统[3]。基于OPAC系统的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目前整合了全市234家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整合内容以纸本资源和音像资料为主,包含部分数字资源,如方正电子图书。采用基于导航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的有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龙岗图书馆。采用跨库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的有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宝安区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使用的跨库数字资源整合系统为ExLibris公司的Primo Central和深圳文献港,深圳图书馆使用的整合系统为深圳文献港。

1.5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从2010年开始,深圳已开展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工作,如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等联合采购读秀知识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2012年启动的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整合了全市234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系统、读者资源和文献资源,读者可在全市范围内加入统一服务的图书馆内享受阅览文献、借还文献、查阅数字资源等服务。深圳文献港整合了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市级图书馆大部分数字资源,使用基于元数据检索的搜索引擎,提供导航、统一检索、原文传递、移动阅读等信息服务。

2 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数字资源发展不均衡

因图书馆之城各馆在规模、服务范围和功能定位方面的差异,它们采购的数据库数量不平衡。市级图书馆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采购的数据库数量较多,区级图书馆采购的数据库数量相对较少。另外在外文数字资源方面,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配置较多,深圳图书馆和区级图书馆还是以中文数字资源为主,区级图书馆未配置外文数字资源。

2.2 数字资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

据调查,在9所引进数字资源的图书馆中,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4种数据库被5所以上图书馆所引进,9种数据库被4所以上图书馆所引进,18种数据库被3所以上图书馆所引进。这种资源重复配置现象势必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2.3 数字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的程度不够深入

目前深圳使用范围较广的数字资源整合平台有两个: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和深圳文献港,前者主要整合纸本资源,后者主要整合数字资源。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的相互整合与揭示还有待发展。深圳文献港仅整合了几所市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没有整合区级图书馆的资源。

数字资源采购合作开展范围较小,仅有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等几所大馆参加,没有发动区级图书馆参加,而且仅限于读秀知识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少数几个数据库。在数字资源共享方面,读者可在加入统一服务的任何一所图书馆馆舍范围内使用数字资源,而在馆外,各馆数字资源仅供本馆持证读者使用。

3 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合作建设策略

3.1 灵活采用PDA和UDA模式,优化用户体验

PDA模式在国外图书馆和联盟采购工作中被关注与广泛应用。PDA(Patron-Driven Acquisition,用户驱动采购)模式,也称DDA(Demand-Driven Acquisition,需求驱动采购)模式,是由读者来决定数字资源品种的采购,它保证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是读者需要的,能够提高采购资源的利用率。一些图书馆已采用DDA模式来订阅流媒体服务,以使用量如用户观看或收听次数来触发流媒体许可购买。NISO最近公布了一组DDA实践建议(NISO 2014b)[4],为DDA模式的实施提供指导。

UDA(Usage-Driven Acquisition,使用驱动采购)模式是一种新的采购模式。2013年10月,Gale集团宣布对其虚拟参考图书馆(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GVRL)电子图书平台采用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即UDA模式。这种模式允许图书馆基于实际使用购买电子图书,使图书馆能够执行循证采购(evidence-based collection)。该模式的操作方法如下:图书馆预付保证金(有最低额要求),在六个月时间里读者可使用GVRL全部电子图书,大约2 000种,六个月期限之后,在预付保证金购买力范围内使用量最多的电子图书将被自动添加到图书馆的GVRL永久馆藏[5]。一些出版商如Wiley和Palgrave已推出一种叫“循证采购(evidence-based collections)”的新模型,该模型下用户支付彼此同意的预付费用后可以在一年内访问出版商收集(或某个子集)的所有书刊种类,到期后图书馆可以根据使用量选择部分种类加入到永久馆藏,但是必须以预先同意的最低费用进行支付[4]。在使用驱动采购模式和循证采购模式中,读者实际使用过的数字资源多于最终购买的数字资源,同时保证最终购买的数字资源确实是读者所需要的。

3.2 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区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首先,加强全市数字资源采购合作与协调,扩大联合采购范围。发动区级图书馆参与全市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并与更多数字资源供应商沟通协商联合采购方案,统筹市、区两级图书馆采购经费的使用,减少资源重复配置现象。其次,深化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共享,改善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在馆舍范围之外,图书馆之城各馆的数字资源仅提供给本馆持证读者使用,各馆有必要淡化实体读者证的概念,与数字资源供应商协商将用户范围由“持证读者”改为“注册读者(用户)”,这样图书馆之城的读者只需提交注册申请经图书馆认证授权后就能使用该馆的数字资源。

3.3 深化资源整合与资源发现,提供知识服务

数字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资源发现是资源整合的延续和发展。很多图书馆已经应用发现层面的服务来提供跨资源和馆藏类型的统一结果。通过发现服务配置和本地强化或定制,图书馆将其印本资源、媒体、电子资源、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员及其专业知识和资源指导统合在一起[4]。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发现系统有四种,包括三家国外的和一家国内的,即ProQuest Serial Solution公司的Summon、ExLibris公司的Primo Central、EBSCO公司的FIND+和国内的“超星发现”系统[6]。图书馆在开发或选择发现系统时应当考虑用户的期望和信息搜索行为[4]。

深圳文献港需要加强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将区级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进来,并实现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整合,同时创建发现服务来帮助用户查找各种不同格式和类型的资源。图书馆之城各馆需要通力合作,在资源整合和资源发现的基础上提供知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3.4 注重用户需求分析与数字资源评估,保证数字资源建设质量

在进行资源建设时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圳是一座改革创新城市,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同时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年轻人和外来人口较多。因此需要满足用户的行业信息需求和特殊群体如外来人员及其子女的信息需求,并满足年轻人的在线教育需求。

数字资源建设评估能够保障其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质量评价和绩效评估。数字资源绩效评估是按照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一定的程序,依据特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数字资源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进行定量测度和定性分析[7]。有学者提出用户满意体验导向的数字资源建设模型,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内容的全面性与适用性;基于细粒聚合化知识单元的数字资源组织;用户需求导向的知识参考服务;数字资源具备更完善更多元的检索途径,检索结果与用户期望保持一致;充分保障数字资源平台的质量[8]。作为区域联盟组织,图书馆之城需要根据自身数字资源建设实践及用户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质量评价标准与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数字资源建设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深圳市“图书馆之城”[EB/OL].[2015-11-16].http:∥www.szlib.org.cn/libraryNetwork/view/id-1.html.

[2]关于图书馆之城[EB/OL].[2015-11-16].http:∥www.szln.gov.cn/lib/distribution.do.

[3]宋 敏,李映嫦,余爱嫦,等.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8):91-95.

[4]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ACRL Environmental Scan 2015[R].(2015-3).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content/publications/whitepapers/EnvironmentalScan15.pdf.

[5]Gale Launches Innovative Purchase Model for e-books:Based Solely on Usage Data,Simple Model Takes the Risk out of Library e-book Purchasing[N].PR Newswire[New York].30 Oct 2013.

[6]程 颖.资源发现系统元数据的问题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5):104—110,126.

[7]李彬彬,刘灿姣.东部地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3(2):38—42.

[8]王 萍,王 毅,文 丽.优化用户满意体验的数字资源建设探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98—109.

[收稿日期]2016-01-29

[作者简介]符玉霜(1984—),女,硕士,馆员,深圳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数字资源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图书馆员新角色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