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县条湖矿区4号煤层聚煤作用控制分析

2016-07-26 11:39李书海
西部资源 2016年2期
关键词:泥炭伽马泥岩

李书海

摘要:本文在研究他人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钻孔岩心观察描述、测井曲线对比研究和钻孔柱状图分析,认为条湖矿区4号主力煤层形成于构造运动处在缓慢沉降,碎屑物质供给较少,气候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此时湖进速度大致等于或小于泥炭的堆积速度,处在湖进退积一加积的旋回中。

条湖矿区位于三塘湖盆地中东部,距巴里坤县85km。三塘湖盆地以汗井断裂带和白衣山断裂带为界,可分为东北逆冲推覆隆起带、中央拗陷带和西南逆冲推覆隆起带三部分(图1)。

条湖矿区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层数最多处达7层,自上而下编号依次为2、3、4、5、6、7、8,其中4号煤层为主力煤层,见于西山窑组上段,并根据成因,自下而上分为旋回Ⅰ和旋回Ⅱ,为三角洲退积旋回。Ⅰ和Ⅱ旋回又可分别分出两个亚旋回Ⅰ1、Ⅰ2和Ⅱ1、Ⅱ2。相旋回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一三角洲前缘亚相(图2)。4号煤层厚度为16.69m~39.06m,平均厚度为23.15m,在28个钻孔中,有26个钻孔见主力4号煤层,分布稳定。

1.含煤地层特征

1.1岩性特征

条湖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以一套内陆湖相碎屑岩沉积建造,以辫状河相三角洲相为主的含煤建造,主要岩性为黄褐色、灰白色长石岩屑砂岩、钙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夹煤层及菱铁矿薄层,含动植物化石。

1.2地球物理特征

自然伽马-视电阻率曲线、自然电位-视电阻率曲线等,能很清楚地反映地层岩相组成和旋回特征,本文采用自然伽马-视电阻率曲线组合进行分析,视电阻率,它反映沉积岩导电性的强弱。沉积岩的导电性强弱与组成岩石的颗粒粒度、成分胶结程度、胶结物成分以及地层水的含盐度等许多因素有关。然而,在同一地区,尤其是对同一种环境来说,除粒度以外的其他因素一般可视为常量,即可忽略它们对规电阻率的影响。因此,岩石的视电阻率主要决定于岩石的粒度,而岩石的粒度又直接与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有关。一般规律是从砾岩-粗、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的视电阻率递减。因此,人们不仅可以根据视电阻率值的大小“解释”岩性,而且可以根据其变化规律来推断岩性组合情况,分析水动力条件的变化。

自然伽马,它反映了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强弱。一般来说,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强度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粘土有较大的表面,在沉积过程中吸附了较多的放射性元素或其化合物。因此,人们可以根据沉积岩自然伽马的强弱来推断岩石的含泥量,进一步分析水体的动荡程度。一般来说,水体越动荡,沉积物被淘洗得越干净;水体越宁静,泥质含量就越高,甚至成层沉积。

4号煤层底部(Ⅰ1旋回),在测井曲线响应总体上是:视电阻率由高到低,箱形-齿化;自然伽马由低到高,漏斗形一齿化。岩性组合为灰色砂岩,灰黑色炭质泥岩,灰色泥岩,因泥岩中含有炭质泥岩及煤线则视电阻率曲线多呈指状的中高幅,自然伽马曲线则在炭质泥岩及煤线处呈指状突降低(图3a)。则说明煤层形成时,水动力逐渐降低,由于缓慢的构造沉降作用,湖平面缓慢上升,从而形成水进退积。水进可以引起区域性水位抬升,造成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面积沼泽化。此时气候温暖潮湿,湖盆水体为淡水,大量的植物得以生长,从而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广泛的高位沼泽沉积。加上三叠纪末期乃至侏罗纪早期,造山过程停止,卡拉麦里造山带逐渐被夷平,古地貌呈准平原化。应力松弛引起地壳大面积下沉,形成侏罗纪开阔湖盆。故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有宽阔的沉积物堆积空间,使得泥炭层不会受到沉积物的干扰。同时,植物的堆积速度大于或等于构造沉降速度时,泥炭的堆积得以长期稳定的进行,是煤层发育的主要时期,形成厚度较大的煤层。

煤层的测井曲线特征为光滑-微齿箱形,视电阻率较高,自然伽马较低(图3b),说明煤层形成时环境比较稳定。

4号煤层顶部(Ⅰ2旋回)的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的总体特征为由高到低,齿化箱形;自然伽马曲线为齿化箱形一钟形,值由低到高。岩性为灰色砾岩,粗一中砂岩及薄层泥岩,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从砾岩到砂岩,砂岩到泥岩的测井曲线都是呈退积式,则说明煤层形成后发生了水进退积,对煤层起到了掩埋保存作用(图3c)。在砾岩,粗砂岩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值变化不大,很有可能是含泥量过多的结果及视电阻率测井曲线齿化箱形的特征,反映了当时快速堆积的特点。从钻井岩心结果看出,砾岩,粗-中砂岩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没有过渡岩性。则是由于当时气候仍温暖潮湿,降雨量很大且过分集中,导致了特大水流,它的流量、流速超强,携带了大量的砾砂泥等直接注入到泥炭沼泽及湖泊中,中断了泥炭沼泽的堆积作用,湖平面也因大量的水流注入而上升,出现湖进退积。沉积相由三角洲平原演化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了厚层泥岩。

Ⅱ1旋回的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为退积式,自然伽马曲线在砾岩处反比下部砂岩略有增大,可能是因泥质含量高的原因,说明当时沉积非常快,分选性很差。岩性由砂岩过渡为含泥砾岩(图3d)。此后,砾岩之上直接覆盖一层厚泥岩,视电阻率曲线为进积式,自然伽马值由低到高,说明发生了一次大的水进事件,且水进速度较快,有利于煤层的赋存。

2.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分析

对于陆源碎屑岩来说,沉积盆地内沉积形式是湖面的升降变化、陆源碎屑物质的供应和盆地基盘沉降速度共同影响的结果。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运动、物源供给、气候和沉积环境。

2.1条湖凹陷的构造升降及湖面升降规律

早侏罗世,条湖凹陷为缓慢的沉降期。由于早燕山运动的影响,中侏罗世西山窑期条湖凹陷沉降接受沉积。中晚侏罗世头屯河期一齐古期,凹陷为稳定、缓慢的沉降,条湖凹陷的沉积速率为33.54m/Ma。三叠纪末期乃至侏罗纪早期,造山过程停止,卡拉麦里造山带逐渐被夷平,古地貌呈准平原化。应力松弛引起地壳大面积下沉,形成三塘湖侏罗纪开阔湖盆。

故由于构造沉降作用,使条湖区可容纳空间得以增加。当构造沉降速率小于或等于泥炭沉积速度时,有利于泥炭的堆积和保存。4号煤层底部岩性为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互层组成水进退积序列,可容纳空间增加。当可容纳空间增加相对缓慢,且与泥炭堆积速度在较长时间保持平衡或略小,才发育了4号特厚煤层。4号煤层形成之后,由于特大水流事件导致湖面快速上升,从而中断了泥炭的堆积。这是因为水位的上升导致大量的植物被水淹没而死亡,不能持续的提供植物遗体。且搬运的沉积物量大,干扰了泥炭的堆积。出现4号煤层顶部水进退积旋回,岩性粒级由粗到细,可容纳空间快速增加,4号煤层的堆积由此结束。

2.2气候及沉积环境

气候对煤的形成及岩石的风化程度和类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沉积物供给速率具有重要影响。气候通过影响湖泊的蒸发量与注入量控制湖平面的升降,从而影响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当气候温暖潮湿时,降雨量大,蒸发量小于注入量,植物茂盛,有利于煤的形成,基准面上升,风化作用较强且以化学风化为主,沉积物供给量大,沉积物粒度小。当气候干热时,降雨量小,蒸发量小于注入量,植物难以生长,不利于煤的形成,基准面下降,风化作用较弱且以物理风化为主,沉积物供给量小,沉积物粒度大。

西山窑期,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繁茂,各类沼泽较好发育。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和孢粉,西山窑期晚期,准噶尔盆地、三塘湖盆地皆发生了强烈的沼泽化,滨岸沼泽分布范围扩大,为新疆各盆地主要的成煤时期。

条湖矿区4号煤层形成时,气候温暖潮湿,降雨量较大,湖面上升,潜水面上升,在三角洲平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沼泽,为聚煤创造了理想的场所,主要发育湿地三角洲平原沼泽相(图2)。

2.3物源供给

当大量的碎屑物质经水道开始注入时,将会破坏聚煤的持续性,煤层则可能被碎屑物质切断,不易形成厚度较大的煤层,如果碎屑物质的供给减少乃至不供给时,煤层的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沉积物供给量本身主要受构造和气候的控制,抬升的构造运动和潮湿的气候有利于沉积物源的风化和剥蚀,从而增加了沉积物的供给量。条湖地区侏罗系是在准平原化的地貌背景上沉积的,侏罗纪的盆地是一个开阔湖盆,范围很大,表明侏罗系的沉积是在应力松弛背景下的宽缓坳陷型沉积。所以,尽管当时有潮湿的气候,但构造运动不是抬升为主,而是处在缓慢的沉降作用中,处在可容纳空间缓慢增大,碎屑物质供给较少的环境下。故有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一泥岩一煤的正粒序旋回。再加上植物繁茂,泥炭沼泽发育,才形成了较厚的4号煤层。

3.结论

条湖矿区4号主力煤层形成时,气候温暖潮湿,降雨量较大,湖面上升,潜水面上升在,三角洲平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沼泽,为聚煤创造了理想的场所,主要发育湿地三角洲平原沼泽相;构造运动处在缓慢的沉降过程中,碎屑物质供给较少,不会破坏聚煤的持续性,有利于厚煤层的形成。

且4号煤层形成时,正处在湖进退积一加积的正旋回中,此时湖进速度大致等于或小于泥炭的堆积速度,从而形成了4号特厚煤层。

猜你喜欢
泥炭伽马泥岩
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伽马暴
基于车载伽马能谱仪的土壤放射性元素识别研究
污泥炭的制备及其在典型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泥炭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研究
泥炭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Understanding Gamma 充分理解伽马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主流媒体聚焦泥炭产业发展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
随钻伽马能谱仪在录井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