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安 710005)
赵梅英 殷 娟
住院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安 710005)
赵梅英殷娟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分析鉴定系统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并应用微生物药敏试纸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获得肠杆菌科细菌270 株,分离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93 株(34%),肺炎克雷伯菌63株(23%),粘质沙雷菌38株(14%),奇异变形杆菌36株(13%),阴沟肠杆菌14株(5%),其他肠杆菌约占8%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仍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最低的,其中奇异变形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5.38%以下,粘质沙雷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无耐药,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2.63%,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及产气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率在14.29%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同卫生部网监测结果比较,耐药差异率较大。结论:本院耐药率高于监测网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耐药率83%(监测网50%~54%);对妥布霉素耐药率58%(监测网30%~3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耐药率50%(监测网40%~41.7%),本院部分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临床菌株对抗菌药的状态是一种个体行为,需要反复监测以确定其耐药趋势的流行状况。
主题词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药物耐受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质量控制
临床科室面临的微生物学支持依据常常会和临床效果出现一些不协调之处,如患者一正在使用美罗培南治疗,也未发现进一步感染加重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鉴定菌株却报告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又如患者抗感染治疗一段时间后欲终止治疗但再次相关标本培养仍有感染菌株存在并有一定菌量,再比如药敏报告中敏感的药物疗效不明显等,凡此种种,需要微生物专家继临床药师之后也给临床提供必要的支持。本研究将我院肠杆菌科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同卫生计生委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原因,以期找到改善我们工作的原因和方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材料与方法
1材料菌株来源于我院临床各科室2013年1~12月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菌株,其中,痰标本126(46.7%)、尿标本85(31.4%)、血标本19(7.0%)、肺泡灌洗液标本18(6.7%)、其他22(8.1%)。肠杆菌科细菌在感染标本中的分离率34.5%(270/781);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2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取上述菌株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分析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菌株分布270 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93株(34.4%),肺炎克雷伯菌63株(23.3%),粘质沙雷菌38株(14.0%),奇异变形杆菌36株(13.3%),阴沟肠杆菌14株(5.2%),其他肠杆菌26株(9.6%)。
2药物敏感情况270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 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1。
表1 肠杆菌科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3与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2011监测结果比较[1-2]分析本院培养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2。
表2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比较
讨论
细菌学检验的全过程包含了标本的采取、运送、直接涂片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等一系列环节。我院细菌室因种种原因未能下临床提供第一手的支持,造成临床药敏结果判断方面的诸多困惑,本研究将本院所收集到的菌株药敏报告与卫生部监测网数据进行对比,资料显示2010、2011年度卫生部监测网的耐药率结果较为接近,但本院大肠埃希菌耐药趋势和上述两年度监测网数据存在差异:差异率>10%的抗菌药物有:妥布霉素、氨苄西林钠舒巴坦和头孢唑林;其中,差异率>10%并显示本院比监测网结果耐药率更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耐药率83%(监测网49.7%~54.8%)、对妥布霉素耐药率58%(监测网30.6%~32.4%);结合我院2013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排名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以呼吸和消化道用药排名全院第四,使用率的上升与耐药率存在直接关联,显示该药在我院存在过度使用。但妥布霉素在我院使用频率较小,主要用于院内感染菌株的联合用药,却显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两年度监测网结果上升,这种差异除应进一步加强药敏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外,也说明测量临床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确定其对抗菌药的敏感状态为敏感、中介、或耐药是一种个体行为[3]。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趋势与2010、2011年监测网数据比也存在差异,但本研究肺炎克雷伯菌整体表现耐药率远低于监测网数据,仅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耐药率高于监测网数据。一项关于西安市某基层医院中老年人抗生素的使用现状调查显示基层医院中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90.42%[4],远高于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率控制在60%以下的目标,推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一定程度与基层医院的抗生素滥用存在关联,基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耐药性变化及抗菌药物治疗的个体特点,以及获得性耐药的存在并耐药状况随时间、地点而不同的特点[3],任何临床菌株都必须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以判断这些临床分离菌株的状态。为掌控并利用细菌耐药性的变化特点,监测并反复评估临床菌株耐药性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吕媛,李耘,崔兰卿.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138-5142.
[2]吕媛,王珊.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度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12):937-940.
[3]倪语星,韩立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从抗菌谱到临床应用[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0.
[4]杨娟,千冬维,韩蓓.西安市基层医院中老年人抗生素的使用现状调查及对策[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0):1421-1422.
(收稿:2015-01-01)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