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民粹者”攻陷欧美政坛

2016-07-26 07:25
环球时报 2016-07-26
关键词:阵线民粹主义国民

本报驻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记者 鲍捷 纪双城 姚蒙 青木 丁雨晴

编者按:“一个幽灵,民粹主义的幽灵,在严重困扰欧美。”德国《商报》近日在一篇担忧“民粹主义者抬头”的文章中,套用了马克思的这个经典句式。“有魅力但反智的民粹主义者正在主导欧美政坛”——从美国的特朗普到英国的鲍里斯·约翰逊,从法国的让-玛丽娜·勒庞到澳大利亚的波琳·汉森;从意大利的“五星运动”党到法国的国民阵线再到澳大利亚的一国党……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西方学者担心,民粹主义是当代可怕的政治和社会现象,欧美政治舞台上似乎有太多危险的煽动者。

他们在煽动什么?

“伊斯兰不属于德国的一部分”

——“德国的选择”党

“让所有外国游客离开柏林”

——德国“党派”党

“民粹主义者想大肆庆祝,因为他们在西方很多地方获得成功。他们向追随者承诺,国家可以回归到像过去那样的美好之中”。德国电视一台近日在专题节目中罗列了“立志征服自己国家”的特朗普、勒庞等西方政客,并称他们“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是:荷兰自由党已找到政治光谱;英国独立党影响正在不断上升;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右翼政党也成了气候;在德国,名为“德国的选择”的政党很可能在2017年大选时进入联邦议院。

“德国的选择”成立于2013年4月,尽管只有3年,但德国民调显示该党目前的民意支持率已飙升至15%左右,成为第三大政党。在今年5月举行的党代会上,该党通过的首份政治纲领明确表示,要履行“退出欧元区”和“拒绝欧盟”的主张,反对单一货币,主张如果欧盟不能推进改革,德国应通过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终结“欧元实验”。该党纲还宣称,“伊斯兰不属于德国的一部分”,应禁止建清真寺,女性不能戴面纱。对于“德国的选择”的政治纲领,反对者认为“非常可怕”。德国基民盟秘书长陶伯表示,“德国的选择”理想中要回到的德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并不是保守,而是反动”。《南德意志报》把该党批为“社会渣滓”。德国电视一台认为,受经济危机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福利削减感到不满,其中有反感贫富悬殊、担心就业机会被抢的人,也有部分中产阶层(像“德国的选择”成员不少是教授和博士),他们让穆斯林成为“替罪羊”。有分析说,估计有超过10%的民众受到不同程度的民粹主义思想影响。在德国东部地区,民粹主义甚至树立了“劫富济贫者”的形象。

德国另一个民粹主义政党“党派”党甚至称:“让所有外国游客离开柏林!”该党负责人弗兰克毫不忌讳地说“我们就要尽可能地把民粹主义扩大化!”对此,德国历史学家保罗·诺尔特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称:“这让人想起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民粹主义者正在发起一场准革命,类似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民主受到他们的围攻。”

德国的民粹主义者定期举行活动。每到周一晚上,不管在德累斯顿、柏林,还是汉堡、科隆等城市,都能在市中心看到“爱国欧洲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Pegida)运动的身影,少则几十人,多则规模一两万人。《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他们会打出“拒绝难民”“默克尔下台”等口号。2014年10月,该运动首次在德累斯顿举行大规模示威,其主要批评目标之一是德国政府的移民和难民政策。“Pegida”运动负责人、43岁的巴赫曼今年5月因“煽动暴力仇恨”、在社交媒体辱骂难民被罚款9600欧元。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者亨德里克·约纳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联邦一级对民粹主义具有免疫力,但由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已进入州一级议会,加上民间民粹主义者大增,德国联邦议院也很可能会为民粹主义打开“阀门”。这对德国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民粹主义将成为西方的政治挑战,对付的方法只有传统政党更加务实,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让民众满意。▲

他们为什么是错的?

“民粹政党上升在威胁澳经济增长”——澳经济学家

“这是在为根植于无知、偏见、恐惧和孤立主义的民粹主义背书”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

特朗普数天前在正式接受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的演讲中大谈“美国主义”,澳大利亚人听了也觉得不舒服。在此之前,特朗普就被贴上“民粹主义者”的标签,频繁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媒体上。尽管执政的澳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本月初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但由于有带有民粹主义性质的小党派成员同时当选议员,本次选举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粹主义风潮在澳大利亚的抬头。澳主流媒体对暴露出的民粹主义趋势相当警惕,如《悉尼先驱晨报》评论说,英国脱欧公投、美国特朗普现象,这些都表明经济衰退和大规模移民等问题正导致民众“通过戳破精英眼球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和怨恨”,这一趋势正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发达国家中蔓延。

在带有民粹主义的澳小党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一国党党首波琳·汉森,此次当选参议员是她时隔近20年后重返议会,当地舆论称“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一国党的主要政治纲领是支持保护欧裔白人在澳的主体地位,反对有色人种,限制穆斯林及亚裔移民,不满政府给予土著人特权,反对多元文化等。汉森1996年在国会参议院首次发表演说时称澳有被亚裔移民“蜂拥淹没”的危险,应禁止亚洲人移民过来。该言论当时掀起轩然大波,被批是向“白澳政策”的倒退,汉森也被贴上“种族主义者”的标签。另一代表人物是尼克·瑟诺芬小组党的党首尼克·瑟诺芬。瑟诺芬曾攻击称,澳中自由贸易协定会冲击澳劳动力市场,导致电焊工、水暖工等行业本地工人收入水平降低,甚至失业。

瑟诺芬等“民粹主义者”真的是在维护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吗?澳经济学家发出警告说,正是民粹主义政党支持率上升会威胁澳经济增长。澳国立大学教授、储备银行(央行)前董事会成员华威·麦基宾领导的一项实用宏观主义经济研究发现,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壁垒的逐渐增加,澳为此付出经济增长速度减缓1.5%的代价。麦基宾表示,这一现象不容忽视,任由其持续发展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澳《金融评论报》近日也以“澳在民粹主义后危机时代政治中”为题刊文警示民粹主义在澳蔓延带来的危险,呼吁民众“不要相信他们,他们的做法会直接导致低增长速度和高失业率”。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蔡源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大选中一些奉行种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小党派在部分选区获得众议员或参议员席位,这反映出澳大利亚民粹主义抬头,暴露出反全球化主张在澳民众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不要被愚弄:特朗普的民粹主义经济言论是骗局。”美国《沙龙》杂志7月9日也刊文称,特朗普的民粹主义经济政策只会严重损害他声称捍卫的民众权益。文章说:“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民粹主义骗子,其经济政策终将服务于像他这样的财阀们。他兜售的是一种孤立主义的经济民族主义,将外国人、移民和其他少数族裔当成替罪羊。他有可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最反全球化的主流政治家。”高盛前首席执行官、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日前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随着特朗普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我们正在看到一个民粹主义者劫持美国的伟大政党之一,这是在为一种植根于无知、偏见、恐惧和孤立主义的民粹主义品牌背书。”

“在英国,民粹主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但底层收入的白人更对外来移民抱抵制甚至仇视的态度,在公开场合高呼‘是他们夺走我们的工作机会和福利。”英国戈登莫克利国际智库主席德·桑迪斯向《环球时报》记者这样描述本国民粹主义者的形象,他说:“如果你问这些宁愿领社会福利也不想起早贪黑的人,‘你愿意去工厂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吗”,他们往往又会摇头,懒懒地说,自己并不急着找份工作。”桑迪斯说,英国的社会底层现状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但民粹主义就是这样一点点生根发芽,甚至枝繁叶茂。他把欧洲的民粹主义现象比喻成一部情节起伏跌宕的电视剧,剧中主角在为拥有权力和实现目的尽情表演,而他们的追随者正在成为“火灾现场还没有被引爆的火药桶”。

桑迪斯说的低收入白人主要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和东南部的二三线城镇,很多人只拥有一份短期或临时工作,平时靠社会救济福利,思想上更愿意接受民粹主义政治人物的布道。他认为,英国脱欧后,新首相特雷莎·梅应该明白,如果疑欧派点燃民粹主义的篝火,以此抱团取暖、相互安慰,那么,这一切对英国来说,当然很危险。▲

谁在被他们愚弄?

“法国人优先,这难道错了”

——巴黎失业者

“他们只是说了法国人想说但不敢说的话而已”

——法国企业家

在欧洲思想库的创始人M.列奥纳尔看来,不仅西欧有民粹主义倾向的政党,东欧、北欧和南欧也有,如一些东欧国家的反对党提出“拒绝向富国提供补贴”。

在法国,民粹主义代言人是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该党1972年10月成立,目前党员约7.5万人,多为中小工商业者。国民阵线已发展成能拿到15%至25%选票的大党,该党向来主张反对外来移民,强调“法国人优先”,同时认为执政的左右翼政党均为自己利益考虑,从来不为法国人民着想。该党还坚决反对欧盟,反对法国国家权力如货币权、司法权等转移到欧盟的做法。在每次政治辩论中,国民阵线还把自己描绘成受蔑视和压制的政党,要求还政于民、改革现有政治体制。

国民阵线原领导人勒庞常发表激进言论,甚至为纳粹辩护等,引起法国舆论的强烈反应。如他说过“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国衰落的开始”“应该把想来欧洲的移民扔进国际水域里去”。其女儿、国民阵线现任主席让-玛丽娜·勒庞也有很多激进言论,但近来正试图改变该党的极端色彩,宣称“自己的政党不属于极右翼,而是传统右翼政党”,并因此获得更多的民意支持。

巴黎一位名为迪马的长期失业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民阵线的主张我仔细看了,觉得只有他们才真正为我们百姓说话。反对移民、反对穆斯林,这都是我们希望的。法国人优先,这难道错了?”法国一位企业家也表示:“国民阵线要比过去温和多了,他们只是说出了许多法国人想说但不敢说的话而已。”有分析认为,恐怖袭击、高失业率、高犯罪率、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让法国人越来越失望,而法国左右翼执政大党之间在施政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从萨科齐到奥朗德,政治主张实际上大同小异,这就给国民阵线大打差异牌提供了机会。

巴黎大学教授G·卡尔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现代欧美社会中,人们认为属于民粹主义的政党或政治潮流有其一系列特点——宣扬自己代表最大多数民众百姓,反对现有的执政者并将社会弊病均归罪于执政者。这些党派或政治潮流提出的解决方案也都是要求当局倾听大众呼声,将权力交给大众的代表者——也就是他们。民粹主义潮流或政党还反对现有的代议制民主制度,提倡还政于民、鼓吹直接民主制度。”

但卡尔松强调,一旦这样的政党上台,常常会以人民的名义建立专制的政治体制。这是法国政界主流所要坚决反对的。他举例说,2002年国民阵线的勒庞在第一轮选举时击败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若斯潘后,法国传统左右翼政党立即联手反对,结果让希拉克以81.5%的高票再次当选总统。这说明法国政界与民意有时将国民阵线当成向传统政党施加压力的工具,而一旦极右翼政党真要上台,大家又会感到害怕。这段历史表明,民粹主义在当时还很难真正获得民心。在最近一次法国省议会选举时,同样出现过传统政党联手反对国民阵线的现象。▲

猜你喜欢
阵线民粹主义国民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民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有效引导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叙“征服阵线”最高指挥官被击毙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