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2016-07-25 21:05郑一鸣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观念习惯

郑一鸣

摘 要: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生活习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教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观念;习惯;锻炼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52-01

一、习惯定义

习惯就是经过长期的重复而养成的某种行动方式。这种方式是不容易改变的,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又得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有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想法,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育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多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批评的方式,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在课堂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就要采取鼓励式教学,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要予以认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督促那些习惯不良的同学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处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四、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小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活习惯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也要重视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课堂纪律,提高课堂质量,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强健自己的体魄,真正为国家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观念习惯
维生素的新观念
如何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观念一变天地宽
健康观念治疗
命好不如习惯好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中国古代竞渡观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