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琪
与癌症叫板
◎文/安琪
“我是晚期癌症患者里活下来的少数患者之一。我之所以活下来,靠的是积极科学的治疗方案,靠的是不怕死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拼搏。和我一起住院的晚期病友都不在了,我却活了下来,活得还挺不错。别人说我是奇迹,我感觉是因为我在努力,不停地努力。”
今年63岁的李雅琴,与晚期乳腺癌肺转移、骨转移已经抗争11年多了,至今活得很好。她不仅做着北京抗癌乐园分园园长的志愿者工作,而且一直坚持活跃在抗癌斗争的最前线,与死神叫板,积极带领更多的癌友群体抗癌,努力给大家做表率,活出了抗癌明星该有的风采。
李雅琴说,自己生长在一个不算幸运的家庭。25年前,她的丈夫不幸患上精神残疾。同一个月内,她的母亲又患上了尿毒症。双重压力和打击,令她不堪重负。为了照顾丈夫、给母亲换肾,她辞去国有单位的工作外出打工,吃了不少苦,由于过度劳累和焦虑,身体状况慢慢变坏。
2005年的春天,李雅琴总感觉浑身乏力,就回到家中休息。正好观看了一个关于乳腺癌的节目,她就进行自查,感觉自己身上也有个小硬块,于是赶紧去医科大肿瘤医院检查,结果诊断是“多发乳腺癌”。“拿到这个结果我都一点也不吃惊,因为那些年的日子,我太累了,太焦虑了,我不得癌谁得癌呀。”
没有家人陪伴,李雅琴自己扛着压力办理了住院手续,准备接受手术和治疗。那时儿子还小,丈夫也无法分担她的压力。“我自己默默无声承受了癌魔的袭击。我没有为此事哭过,因为我不知向谁去哭。手术自己签字,自己和医生谈方案,一切都是我自己在做。”
术后,她又一个人承担着化疗的不适。但令人更加痛苦的是,在化疗中发现了小范围的肺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奈中医生又换了方案接着化疗。术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雅琴从医科大肿瘤医院又换到北京肿瘤医院。
出院后,她接受了一位中医老教授的系统治疗。“在医师的精心治疗下,我慢慢地好了起来。开始可以说话了,又慢慢自己走路了,终于我自己走出医院的大门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了。我太高兴了,我感觉自己有救了,从此我看到了希望。四个月后,我的肺转移消失了;一年多的治疗后,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也在慢慢消失。就这样,我和死神叫了一回板,没有被吓倒,却坚强地活下来了。这是个奇迹。”
身体康复后,李雅琴开始做癌症患者的志愿者工作,经常去医院探访病友,给他们带去关心与鼓励,病友们亲热地称呼她“叫板大姐”,“叫板阿姨”。自2007年到现在,李雅琴看望、帮助过的病友已经有好几千人了。
因为做志愿者工作,李雅琴见到了形形色色的患者。她的最大的感受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控制很有帮助。“有的人心思很重,身体还不错,可是很娇气,需要家人陪着、呵护着,还怨天尤人。这样的患者我见到好几位,我就跑去找他们聊天,述说我曾经是被下病危,抬着来这家医院的事情。患者没听之前还在吸氧、叹气的,得知我也是患者之后,看见我面色红润,走路很快,很健康的样子,非常受鼓励。一个50多岁的男病友立即叫妻子拔去氧气管,和我聊天,第二天他就起床散步了,说身上有力气了,吃东西也香了。患者的心态真是很重要的。也有的患者我怎样说也没用,就是悲观叹气。还有的患者家属更是焦虑不安,老怕病人把生命丢在医院,硬是拉回老家去不治了。”
最让李雅琴欣慰的是,那些积极治疗的患者。“很多老病友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医院治疗的,自己照顾自己,不给儿女添麻烦。这样的病友,身体反而更好。我的马大姐就是一个好典范,老人68岁了,晚期肺癌骨转移、脑转移,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医院,全是自己照顾自己,还照顾其他病友。”
李雅琴说,自己得病这些年来,看到太多的病友离去,很是心痛。她很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新得病的病友说几句贴心话:“在刚得病时,我也曾经恐惧过,害怕手术死亡还写过遗嘱。我和很多人一样怕死,但是我家的实际情况不容我沉迷在恐惧中。手术过后,我就接受了自己患有癌症这一事实,坚强地去面对了。我也走过弯路,过度的治疗差点让我丢了性命。经历了死亡的幽谷,我变得越发坚强。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我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活下来,活得挺好的,没有消沉。癌症患者的心态对以后的生存特别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已经得癌这个改变不了的事实,才能和疾病做长期的斗争。”
现在的李雅琴看上去一点也不像63岁的人,她走路利索,思维敏捷,说话有条有理,还是个时髦的老太太,喜欢打扮自己,手机、电脑都玩得转。她还经常出去旅游,去了国外不少地方,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她说,活出好心态,人就会越来越健康。
第一,得病以后必须积极冷静地面对。
第二,要乐观地面对疾病,要有和疾病做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你的精神乐观了,就会积极努力地去治疗,冷静地处理与疾病有关的事情。开心地生活了,病情也会慢慢地减轻。病情稳定后,还要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做一些可以做的运动,像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散步,并持之以恒。
第三,饮食要规律,保持清淡,坚持每日食用一两的鱼或肉,青菜、水果要多吃,不吃剩饭、剩菜。
摘自《中老年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