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集团高级顾问、世界气象组织北京2008年奥运会预报演示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课题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影响中国委员会(CNC-IHDP)副秘书长、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影响计划(IHDP)主任特别顾问,IHDP核心计划综合风险防范计划执行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卫星气候学、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全球变化等。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作为现代环保运动标志的纪念日,却是由美国反战人士在46年前的1970年创立的。
1962年,一本描述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特别是对鸟类的不利影响的环境科学著作《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初版就以15万册的销量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虽然该书在随后的几年引发了西方社会一些有识之士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但对当时的美国公众而言,驾驶着大排量的八缸轿车,排放着黑色的含铅气体,工厂烟囱喷着黑烟仍然是经济繁荣的标志,“环境”一词也更多地出现在中学生拼写比赛而不是晚间新闻中。更为现实的是,当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为应对来自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而疲于奔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民主力量日益壮大。在其影响和支持下,全球一大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强大国力的支持下,前苏联国家主席赫鲁晓夫在许多国际争端中,经常试图通过恫吓的方式迫使美国让步,而恫吓行动还不断地步步升级。面对前苏联的挑衅,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再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局势。”因此,作出了要在当时冷战中唯一的实战——越南战场,显示美国力量和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
1961年5月,一支美国国防军特种部队进驻越南共和国,标志着美国侵越战争的开始。到上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越战泥潭中已经越陷越深。国内的反战运动也从大学校园的小规模集会,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反战运动。196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著名反战人士麦康奈尔提出了将每年的3月21日,也就是北半球春季第1天设立为地球日的建议,以宣传地球与和平的理念。
与此同时,在亲眼目睹了1969年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塔巴巴拉石油泄漏后的环境惨况后,威斯康星州参议员尼尔森受到学生反战运动和麦康奈尔地球日的启发,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才能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家政治议程上。尼尔森首先通过全国媒体宣布了一项“全国环境宣讲日”的倡议,然后说服了其他国会议员的参与,在全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最终将4月22日选为全国活动日。
1970年4月22日,多达2000万的美国人走上街头、公园和剧院,向政府提出了获得一个健康、可持续生态环境的政治要求。全美数千所高校的学生们也组织起来揭露各地石油泄漏、工厂污染、污水、有毒垃圾、农药对环境的破坏。
1970年首个地球日活动在美国实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奇迹:不分政治党派,不分穷富,不分城市人和农民,不分金融大亨和劳工领袖,全民上下一致要求拥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的生存环境。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也因此发展成为一个在192个国家和地区庆祝的世界性环境保护活动。
在过去的40多年中,气候和气候变化被多次作为地球日的年度活动主题。2016年4月22日的地球日将又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因为作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2个国家,中美两国首脑在最新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庄重提出,中美两国将于4月22日签署《巴黎协定》,并进一步承诺采取各自国内步骤,共同与全球其他国家一起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实施,战胜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
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第21次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简称《巴黎协定》),给出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路线图。《巴黎协定》提出了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的目标。从地球日的创立,到今天《巴黎协定》能够最终签署都告诉我们,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