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种田”,以色列的标签

2016-07-23 18:23
环球时报 2016-07-23
关键词:种田代表团以色列

本报记者 朱晓磊

“以色列是科学家在种田,而中国是农民在种田”,赴以色列考察的中国农业代表团团员们在对比中以农业的操作实践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7月初,环球网与以色列驻华使馆合作举行“中以农业合作对话”活动,组织了来自中国基层的涉农村官及企业家前往以色列考察农业先进技术。他们认为,中国农业实行集约化种植是大势所趋,因此要积极学习以色列科学家、农业、工业相互融合并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以色列国土狭小,面积比北京大些,且大部分土地属于沙漠地质,然而代表团成员惊奇地发现,这里公路旁边到处是繁花绿叶,和想象中的沙漠大相径庭。奶业科技公司SCR销售主任伊兹科沃奇介绍说:“因为资源缺乏,我们就努力让每头牛的产出最大化。以色列每年每头牛的产奶量是12吨,而中国的平均数字只有一半。”在农业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田里,团员们看到一排排连着阀门的数据表,再细看,植物的茎干上、叶子上都有不同大小的夹子,土壤里也塞上了测试湿度与酸碱度的传感器。

农业网络实验室的副主席左翰解释说:“在开始喂植物喝水时,传感器可以非常敏感地监测到植物是否喝饱,当茎干开始变粗、叶面湿度变大时,控制器可以自动关闭水源,这些都是人们肉眼难以察觉的变化。”据了解,通过让植物不会渴死也不会过饱的精准灌溉,农业网络实验室的传感器可以帮助节省15%-30%的水,作物产量却能提高20%左右。

考察期间,代表团员对以色列大数据的应用印象深刻。SCR生产的智能项圈可以全方位对奶牛进行监测,包括坐卧、行走、所食饲料量和发情时间等,项圈还包含听筒,可以倾听奶牛反刍的次数。根据手机或电脑上的提醒,奶场主可以了解牛的健康或喂养情况。

“很多农民不知道怎样操作电脑,而且环境艰苦的农场里也很难招募到足够的员工,传感器使农民通过手机就可查看各种数据,将农民从农场中解放出来。”听到农业网络实验室的设计初衷,在广东从事中草药种植也在泰国做生意的牛跃峰表示,“有了这样的精准种植,我可以减少往返次数,安心地在泰国做生意了。”投入此套系统后,中草药种植更能实现科学耕作与管理。

代表团还参观了以色列农业及农村发展部基因库。基因库将种子进行分离、洁净、烘干后,将一半种子储存在零下20度的储藏间里,留给下一代研究使用,而另一半种子则用于当下研发新品种。据介绍,以色列发现了两千年前甜椰枣的种子,科学家准备还原原汁原味的老味道,相信5年之内能取得成就。

很多以色列公司都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期许,其中不少已在中国开展业务。不过,代表团成员提出,他们也耳闻个别失败的中以农业合作项目。为农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大岗公司提出:“中国引进技术涉及到气候、水土及市场等不同因素。如今我们更重视文化的沟通,合作时将派出以方科学家到中国,与中国专家肩并肩连续工作25个月,直到项目能够独立发展。”山西省侯马市张少村主任王芳非常赞同,她说“我们要学习形成一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即技术加专家的引进与合作。这样才会彻底本地化,形成再生血能力。”

来自河南漯河干河陈村的徐伟,说起建立生态农业基地的打算:“中国农业也发展到可以搞集约化种植的阶段了。可以节约资源和人力。”牛跃峰表示:“除政府、学者外,企业也要参与进来,并与农业相结合。中国制造业那么厉害,如果能结合起来,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肯定会大大增强。”▲

猜你喜欢
种田代表团以色列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田农吟
一起去种田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以色列IWI公司ACE SAR步枪
Google Shuts Down Five Products等两则
为革命而种田 用革命精神种田
为革命而种田 用革命精神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