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公共博客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2016-07-22 07:00刘林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青年教师

刘林

摘 要:教师个人博客,写作缺乏深度,发表缺乏交流,困惑缺乏指导,造成教师写博热情减弱,链接居多,原创很少,难以帮助教师个人成长。建立团队公共博客,可以克服个人博客的弊端,形成成长团队,凝聚集体智慧,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个人博客;公共博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博客(Blog),中文意思就是网络日志,它是一种传播个人思想的方式,正确加以利用,可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教育部门纷纷倡导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希望以网络发表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然而,一阵博客热过后,教师的积极性逐渐减弱。如何借助教育博客,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师个人博客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四川省犍为职业高级中学的青年教师团队公共博客经过两年的培育,逐渐展现出了博客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巨大作用。

一、教师个人博客的弊端

1.写作缺乏深度和理性思考

博客本来就是一个网络日记本,博客书写成为个人情感的记录与抒发的必然。教师进入个人博客,不仅可以随意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更能随时抒发自己的情绪。教师在个人博客中撰写的内容主要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及其所携带的日常化情感,真正对工作的深度反思、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质疑、对知识和观念的陈述倒成了少有的部分。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教师整理自己一年来的博客日志,对其中自己认为有再读价值,或对自己的工作有启迪作用的内容进行整理、完善。结果,最多的选出了三篇,大部分教师选出了一篇,三分之一的教师一篇都没有选出来。“开博,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读博,获取知识、信息和启发”在很大程度上说,只成了教育领导、教育专家的理想。

2.缺乏实质性的同伴交流

博客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分享”和“交流”。理论上讲,博客是一个多人浏览的平台,在这里发布反思日志,可以有很多人了解自己的做法,可以与很多人相互交流,共同讨论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有很多人给出更好的建议。然而,每位教师都抱着学习的心态,热心于名师博客、专家博客,对于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的个人博客,往往不屑一顾。青年教师在博客上发表的反思、提出的困惑,往往久久无人问津。如此,博客日志与传统的反思笔记又有什么区别?青年教师不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能通过写博获得成功的体验,更不能通过写博获得大家的帮助。因为不能写博与同行相互交流,共享智慧,不能在分享和交流中展现自我、激发灵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写博的热情。

3.缺乏引领和指导

通过与一些教育名家的链接,青年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一些前沿的教育理念,能够快捷地吸收过来,成为自己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理论上讲,通过博客,青年教师可以与诸多教育名家直接对话,让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困惑和迷茫得到针对性的指导。而实际上,青年教师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发表的反思日志,提出自己的困惑,几时会有真正的教育专家甚至教育名师给指点和解决?在博客上发布某种情绪,反倒还能引来一些附和、一些批判。

因此,为青年教师组建包含骨干教师、经验丰富教师在内的专业成长实践共同体,建立团队公共博客,共同撰写、共同阅读,发挥博客的交流、共享功能,让青年教师通过反思、通过写博,获得专业发展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团队公共博客的建立方式

团队公共博客不能像个人博客那样随心所欲。要让其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必须对参与的所有成员明确要求。

1.团队约法三章

学校建立博客。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公共博客命名为“我们的教育故事”,将博客地址、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公布给全体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让这个博客成为整个青年教师团队的公共博客。团队博客建立之初,给团队成员约法三章。

一是撰写内容。让青年教师明白团队公共博客的设计意图,即展示、反思、交流、成长。对青年教师发表日志提出要求,即以故事的表达方法展示成功案例,发表个人观点,探讨教育手段,倡导先进行为,寻求解决办法,阅读评价借鉴。

二是日志格式。要求青年教师发表日志时必须有标题,标题上还得附作者姓名,以便青年教师将来整理自己发表的日志(特别是查找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和指点)。

三是修改权限。博客主题、格式、栏目等形式由学校制订,任何团队成员无权修改;对于已发表博文的修改,只有作者本人才有权利,任何个人和管理者都无权修改;对于质量太低、无实质性内容或不适宜在本博客上发表的博文,管理人员有权删除,但要在删除之前与作者沟通。

2.青年教师共同撰写和阅读

为了督促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开展反思,及时了解他人的交流信息,团队公共博客始建之初,我们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发表一篇日志,同时评论三篇日志。教师从强迫自己坚持撰写(偶尔忘记),到现在经常有一位教师在一周内发表两三篇反思日志的情况;从偶尔阅读其他教师的博客,到现在随时阅读他人新发的日志,生怕漏过一篇精彩博文。

3.骨干教师参与阅读点评

为了给青年教师方向的引领和诊断性指导,学校邀请多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校内各级骨干教师,作为特邀评论员,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困惑,进行实名制评论,对青年教师展示的成功经验予以肯定,引导他们梳理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对青年教师描述的困惑,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缩短青年教师个人摸索的时间。

三、团队公共博客呈现的效果

1.个人反思更加理性

团队公共博客是青年教师共享的,任何一位教师在上面发表的反思日志,都将被其他团队成员浏览。学校还组织了一群特邀评论员,可能随时浏览该博客,如果写得太差,这群特邀评论员的评论是不留情面的。所以,青年教师每周至少一次的反思日志,不管是成功的案例展示、教育手段探讨,还是工作困惑求助,基本能保证是该教师在自己一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理性思考后撰写的,可读性、交流性更强,容易引起大家的思考。

2.交流探讨更有深度

每位教师,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特邀评论员教师,只要打开该博客,就会浏览到每位青年教师发表的反思日志,避免了选择性阅读,也就保证了比较弱的青年教师和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同样被关注,同样通过博客得到交流和展示。特别是那一群兢兢业业的特邀评论员教师,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提出的困惑,进行分析,出谋划策,为青年教师解决了很多工作的难题,也与青年教师共享了很多教育资源。这种交流探讨很多时候已经从线上走向了线下——青年教师在博客上与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交流,延伸到了办公室面对面的请教和探讨,形成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

3.集体智慧凝聚力量

由于每位教师发表的日志都可能被任何一位浏览博客的教师阅读,当大家对某一个教育事件或教育现象有困惑时,容易引发集体的讨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讨论,更容易打开教师的创新思维,形成崭新的教育方式。上学期,学校很多教师提出每天下午第七节课教学效果很差的问题,引发了热烈的集体讨论,教师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最终,将第七节课改为社团活动的提议,几乎得到了全体青年教师的附和。于是,本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按照兼具趣味性和学习的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在本期开学就一举成立了三十多个社团,利用第七节课开展活动,丰富了师生的生活,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校呈现勃勃生机。

实践证明,团队公共博客的建立,广大青年教师共同撰写、互相阅读、广泛交流,激发了青年教师写作的热情和交流和热情。有人说,青年教师的成长,实践是基础,读书是关键,思考是灵魂,写作是成果。而有了团队公共博客,“读书—实践—思考—写作”等环节,将会进入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零陵区:培训套餐助力青年教师起跑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