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 功
谈临帖
□ 启 功
书法学习初始阶段,常有人问“你看我临什么帖好”,或问“我学哪一体好”,或问“为什么要临帖”,更常有人问“我怎么总临不像”……问题很多。据我个人的理解,在此试做探讨。
“帖”,在这里做样本、范本的代称。临学范本,不是为了和它完全一样,不是要写成自己手边帖上字的复印本,而是以范本为谱子,练熟自己手下的技巧。譬如练钢琴,每天对着名曲的谱子弹,来练基本功。当然初临总要求相似,学会了范本中各方面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要写的字句上来,就是临帖的目的。选什么帖,这完全要看几项条件:自己喜爱哪样风格的字,如同口味的嗜好,旁人无从代出主意;其次是有哪本帖,古代不但得到名家真迹不易,即得到好拓本也不易。有一本范本,学了一生也没练好字的人,真不知有多少。现在影印技术发达,好范本随处可以买到,按照自己的爱好或“性之所近”去学,没有不收“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选范本可以换吗?”学习什么都要有一段稳定、熟练的阶段,但发现手边范本实在有不对胃口或违背自己个性的地方,换学另一种又有何不可?随便“见异思迁”固然不好,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语),又有何不该呢?
或问:“我怎么总临不像?”任何人学另一人的笔迹,都不能像,如果学就像,还都逼真,那么签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所以王献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苏辙的字不能十分像苏轼;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所谓“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语),何况时间、地点相隔很远,未曾见过面的古人呢?临学是为吸取方法,而不是为造假帖。学习求“似”,是为方法“准确”。
《孙秋生造像记》 (局部) 北魏 拓片 现藏于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
“碑帖上字中的某些特征是怎么写成的?如《龙门造像记》中的方笔,颜真卿字中的捺笔出锋,应该怎么去学?”圆锥形的毛笔头,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么“刀斩斧齐”的方笔画,碑上的那些方笔画,都是刀刻时留下的痕迹。所以,见过那时代的墨迹之后再看石刻拓本,就不难理解,未刻之前那些底本上笔画的轻重应是什么样的情况。若能掌握笔画疏密的主要轨道,即使再看那些刀痕斧迹,便都能成为学习书法的参考。至于颜体捺脚另出一个小道,那是唐代毛笔制法上的特点所造成。唐笔的中心“主锋”较硬、较长,旁边的“副毫”渐外渐短,形成半个枣核那样,捺脚按住后,抬起笔时,副毫停止,主锋在抬起处还留下痕迹,即是那个像是另加的小尖。不但捺笔如此,有些向下的竖笔末端,在向左的钩处也常有这种现象,前人称之为“蟹爪”,即是主锋和副毫步调不能一致的结果。
又常有人问应学“哪一体”。所谓“体”,即是指某一人或某一类的书法风格,我们试看古代某人所写的若干碑、若干帖,常常互有不同处。我们学什么体,又拿哪里为那体的界限呢?那一人对他自己的作品还没有绝对的、固定的界限,我们又何从学定他那一体呢?还有什么当先学谁然后学谁的说法,恐怕都不可信。另外还有一样说法,以为字是先有篆,再有隶,再有楷,因而要有“根本”“渊源”,必须先学好篆隶,才能写好楷书。我们看鸡是从蛋中孵出的,但是没见过学画的人,必先学好画蛋,然后才会画鸡的!
还有人误解笔画中的“力量”,以为必须自己使劲去写,才能出现。其实笔画的“有力”,是由于它的轨道准确,给看者以“有力”的感觉,如果下笔、行笔时,指、腕、肘、臂等任何一处有意识地去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化,而写不出美观的“力感”。还有人有意追求什么“雄伟”“挺拔”“俊秀”“古朴”等等,不但无法实现,甚至写不成一个平常的字了。清代翁方纲题一本模糊的古帖时,有一句诗说:“浑朴当居用笔先。”我们真无法设想,笔还没落时就先浑朴,除非这个书家是个婴儿。
《行书自作诗》 启 功
“每天要写多少字?”这和每天要吃多少饭的问题一样,每人的食量不同,不能规定一致。总在食欲旺盛时吃,消化吸收也很容易。学生功课有定额,是一种目的和要求,爱好者练字又是一种目的和要求,不能等同。我有一位朋友,每天一定要写几篇字,都是临汉代的《张迁碑》。写了的元书纸,叠在地上,有一人高的两大叠。我去翻看,上层的不如下层的好。因为他已经写得腻烦了,但还要写,只是“完成任务”,除了有自己向自己“交差”的思想外,还有给旁人看“成绩”的思想。其实,真“成绩”的高下,不在“数量”的多少。
有人误解“功夫”二字。以为时间久、数量多即叫做“功夫”。事实上,“功夫”是“准确”的积累。熟练了,下笔即能准确,便是功夫的成效。譬如用枪打靶,每天盲目地放百粒子弹,不如精心用手眼俱准地打一枪,如能每次射二中一,已经不错了。所以说:“功夫不是盲目的时间加数量,而是准确的重复以达到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