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22 02:28:59欧岳山
运动 2016年17期
关键词:理论目标内容

欧岳山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欧岳山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本文从激励理论的原理谈起,通过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最终得出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激励理论可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助于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

激励理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

激励理论是一种源于心理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了解人的目标,然后利用客观因素将人的行为动机激发出来,从而造成一种内在驱动力,最终造成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使得个人目标得到实现。激励理论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大的激发,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激励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四种,对于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来说,主要用到的激励理论是以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为主。因此,本文主要从这2个分类来研究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 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分析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层次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其中,层次需要理论以马斯洛的理论为主,认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了一个层次的需要才会有下个层次的需要。成就需要理论是哈佛大学麦克利兰提出的将人的高层次需要总结为权力需要、情谊需要、成就需要。双因素理论则是由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其理论主要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2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强化理论。其中期望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需要与目标之间的规律,从而找出如何使激励因素起到更大因素的条件。目标设置理论是洛克提出的,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重视目标在行为中的作用,认为目标是行为动机的主要源泉。强化理论是哈佛大学斯金纳在他的《有规律的行为》中提出的,主要是通过激励主题和客体间互动的过程,分为双向交流、各自选择行为、阶段性评价、年终评价与奖酬分配、比较与再交流这5个步骤,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消退强化这3种。

通过对内容型激励理论及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了解可以看出,激励主要是通过语言、行为、环境等的作用来使人为了达到目标发挥出自己潜能,这完全可以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应用激励理论来挖掘学生潜能,使其成绩得到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要想将激励理论与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相结合,首先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从内容型激励理论来说,首先要知道学生的需要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制订激励计划,才能将激励理论应用到教学当中。例如,有的学生的需求是在社会需求的层次,激励的目标就要定在社会需求或者尊重需求的水平上,而不能定于社会需求层次之下,同样,根据双因素理论,在激励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健因素。当代的高校学生个体独立性及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在应用激励理论教学时要考虑到这一点,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到激励理论教学中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给学生的激励内容不仅包括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等,还有通过教学方式给学生一种激励的环境,为学生制订合适的目标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有效的激励机制带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将激励理论和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一个长跑专业的学生,平时训练还算努力,可是成绩就是上不去,教师首先找他了解其情况,得知其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同学间感觉自卑,训练时很努力,可是考核时因为心理波动造成成绩无法有效提高。得知这一情况后,教师首先开导他,使他走出心理上的自卑,然后提出如果其成绩可以提高到一定水平,将为其申请助学金。之后,这名学生训练时更加刻苦,并且在考核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就是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例子,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只有充分了解及掌握激励理论,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激励理论。根据笔者近几年来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实践,发现有几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学生。

2.1 为学生量身定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如同我们教学有教学目标一样,学生学习同样需要一个目标,制订的目标过高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觉得不可能实现,制订的过低又让其觉得太简单,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一个可以激发学生潜能的可行性目标。

2.2 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高校体育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体育技术水平,在日常的教学中,除示范外可以加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及训练中,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激励,让学生训练及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2.3 当代大学生都比较好胜,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好胜。可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在日常训练中,加入竞赛内容,也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对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竞赛中成绩得到提高,还可以增加其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精神。

2.4 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更多的舞台和空间,可选取专业中较为突出的学生为代表,让其有定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训练刻苦、成绩好的荣誉,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成绩得到提高。

3 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应用的问题探讨

3.1 高校体育教学中若唤起了学生的内部需要,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激励机制具有对社会行为的导向作用。激励的内容、强调的程度等, 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 ,所以教师在激励之前必须正确认识激励的意义 ,认真分析激励后产生的结果 ,选择那些与教育目的相一致的积极动机、优美行为实施激励。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内部需要的唤起力度不够,教学未充分关照到学生需求的满足。

3.2 教师在运用激励方式时,要适宜于学生的心理需要 ,使激励具有相当的针对性。第一, 学生拥有独特个性的心理特点, 对激励接受的方式、习惯和感受程度是不同的;第二,学生在实战 、训练、日常生活中的激励效果,会受不同的内容、倾向的需要而发生变化;第三,学生的需要会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摸准学生的需要,把激励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才能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3.3 在应用内容激励时应注意时机性。凡事都得掌握时机, 激励也是这样 。只有让激励在合适的时机作用,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和激励效果。因此,选择什么时机激励最佳并且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实施激励,是每个高校体育专业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

3.4 激励要保持连续性,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要坚持连续地激励学生,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持续地发挥,处理好激励的微观控制,更要注重宏观的调控,使内容激励在学生个体、组 、队、教学班趋于平衡,主动激励,连续激励,使学生的积极行为持续、有效地发挥。

激励理论是激发人的内在需求,从人的内部需要出发,可以产生持久有效的动机,这是激励理论的核心所在。在教学中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进行指导教学,可从学生的内部需要出发,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产生持久有效的学习动机,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人才质量。

4 结 语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具有总体的一致性和个体的特性,教学中应对此做出相应的举措,并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性需求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越高,在学习中就越能克服困难,坚持性越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和注重动作技能的学习,这一特性决定了激励学生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将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时要结合学生动作技能学习这一特性。总体来说,善于运用激励理论手段,利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激励方法,通过改变学生的动机、行动、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运动潜力、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学习激励理论的原则和方法,积极研讨内在的规律,娴熟地运用到体育教学工作之中,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建立激励教育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应加强对如何激励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研究。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学生出生年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它。 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激励模式将具有更大运用价值与意义。

[ 1 ]郭德俊,李燕平. 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2 ]罗宾斯. 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3 ]吴映曈,夏晓文.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 J ].新学术,2007(5).

[ 4 ]徐栋.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探讨[ J ].教学与管理,2013(5).

[ 5 ]陈洁,宋文利.体育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6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G807.4

A

1674-151X(2016)09-076-02

理论与方法探索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7.040

投稿日期:2016-07-18

湖南省教改项目:内容型激励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创新研究(湘教通[2014]247号);湖南省教育规划项目:过程型激励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创新研究(XJk014BTW002)。

欧岳山,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理论目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