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玉艳
新常态下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玉艳
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辽宁经济更是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省在经济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聚焦辽宁省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要想重振雄风,就要找出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在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全面启动振兴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
新常态 辽宁经济 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
作为一直以重工业为主的辽宁省,自2014年以来,经济遇到一系列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新常态下要使一个主要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大省保持健康持续的中高速发展,就要在一定时期内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找到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准症结和根源,正确谋划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的战略之路。
1.1思想存在误区
有人认为,辽宁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现在的雾霾严重,环境问题突出,就是因为过去几年重工业发展太快,而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不能容忍环境进一步恶化下去,因此就要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来保障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思想意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因为,以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来提高环境质量,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只会加剧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社会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滋生新的矛盾。另一误区就是把投资和产能过剩混为一谈,认为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使产能过剩,应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改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停止投资或降低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另一种主要模式,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彻底否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这里指的投资是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投资于环境治理、投资于新能源新技术,这些是不会造成产能过剩的,继续投资于产能过剩的产业,当然会造成产能过剩。
1.2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企业发展活力不足
市场机制仍然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增加了宏观调控和结构优化有效传导的难度,我们需要市场来反映供求关系,促进价格与价值的统一,活跃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但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性,如局部发展、短视行为等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发展活力不足主要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还不够,一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对政府依赖性比较强,缺乏独立的市场意识,对外开放的领域还不够广、合作还不够深入,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偏低,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3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加剧
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是指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发展不均衡,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从人数上看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但从具体需求上看并非如此,主要原因是高端人才匮乏,专业不对等,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科技资源方面主要是科技水平低,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原始产品居多,高精尖的产品产出低,产品附加值低。长期以重工业为主的辽宁省,经济增长的支持主要是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但多年的发展已造成自然资源严重枯竭。
1.4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被破除,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在某些地区被强化,成了突出的二元结构矛盾,尤其是在发达的各大中城市中,外来人口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本地户籍的农业人口,外来人口不断增多,这是由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
1.5新旧增长动力衔接出现断档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科研立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了创新驱动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培育有效的新的增长动力,增长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必然会造成旧的增长动力已经衰弱,新的增长动力不能开发的断档问题,这不仅是辽宁经济发展动力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也是当今中国经济需要迫切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拉开帷幕,辽宁地区要充分利用此轮振兴契机,把全面发展和经济转型落到实处,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1)转变思想观念,客观分析经济与环境、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环境问题的加重确实与经济发展脱不了干系,第一产业的发展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与发展速度呈完全的线性关系。我们现在处于中等收入,中等收入是以农业和工业为主,此种模式当然会加重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这样,经济发展本身就会降低环境污染的压力,资金充足了,治理环境问题的力度自然就大了,环境问题顺利解决了。此时的产业升级了,投资方向明确了,投入与需求完全挂钩,当然也就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了。
(2)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资本投资方向。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创建创新与协同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企业的自主性,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
(3)招贤纳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新常态下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人才驱动,要更有效地使经济发展达到预期目标,广泛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紧缺人才、尖端人才,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科研投入,并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场所,信息平台,为其提供更有效更方便的服务。
(4)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不能一蹴而就,需从制度上解决公平问题、土地流转问题、户籍问题。跳出城镇化就等同于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挤进城市的过程的思想误区,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的水平,将农村本身就建设成城市,这样既避免了农村流入城市而新生各种矛盾,又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同时还要加大农村资源的保护力度,探索建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协调评价制度,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工作。
(5)重塑辽宁经济的增长动力,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未来几年,辽宁经济仍要把实施经济结构优化提升放在主位,培育升级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等新的增长点。以科技创新为各增长点的基础,区别不同城市的特点,区分优势方向,确定各城市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为主流带动使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创新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严格规范举债程序,严格控制举债成本,建立严格的资金运用实时监督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序处置不良资产,推动债务重组,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加强各类业态风险管控,做到既要保增长又要防风险。
[1]翟璐,雷永红.后金融危机时代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李兴江,党婕.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05).
[3]王询.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反思[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4).
F127
A
2096-0298(2016)08(b)-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