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2016-07-21 09:47张利超张北红谢颂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6期
关键词:江西省

潘 峰,张利超,张北红,谢颂华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3.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潘峰1,2,张利超1,2,张北红3,谢颂华1,2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3.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要]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背景下,结合江西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要素,完成了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分,明确了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并提出分区区域布局。论述了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和分区概况,为江西省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区划是根据自然资源、水土流失特点、社会经济状况,在自然地理、土壤侵蚀类型区划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水土保持类型区[1],并提出各类型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产发展方向要求,以便科学地指导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的基础性工作,将在很长的时间内指导水土保持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2-6]。

受多种因素影响,江西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土地退化,威胁生态安全,危及人居环境,严重制约着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7],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本研究在已有相关区划成果和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提出分区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和区域布局,对促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土流失现状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土地总面积16.69万km2。境内地势周围高、中间低,由南向北、由周边向中间倾斜,山地、丘陵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6%和4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8 ℃,年均降水量1 341~1 940 mm,降水多集中在4—6月,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3%~53%。境内河流众多,均汇入鄱阳湖,鄱阳湖水系94.1%在江西省境内。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48%[8]。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为63.1%。

根据2013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江西省土壤侵蚀主要为水力侵蚀,面积为26 496.87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88%,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依次为14 895.82、7 557.66、3 158.15、776.42、108.82 km2,以轻度侵蚀为主。

2水土保持区划分

全国区划中,江西省属于南方红壤一级区,并划分为江南山地丘陵区和南岭山地丘陵区2个二级区和7个三级区。除赣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内各地略有差异外,其余各三级区内各县(市、区)气象、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等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不再进行四级区划。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直接采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成果作为全省水土保持区划范围,将江西省划分为7个区,见表1。

3分区概述

3.1浙赣低山丘陵人居环境维护保土区(Ⅴ-4-2rt)

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少量分布风力侵蚀。水力侵蚀面积3 639.5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92%,以轻度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48.91%。水土流失分布广泛,常见于裸岩、果园、坡耕地等,特别是在红砂岩裸岩区域水土流失程度剧烈,恢复极为困难。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人居环境维护和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河湖源区保护、水源地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地生产力保护等。区域布局是以维护人口密集区居住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旅游为重点,积极搞好生态旅游型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增强水源涵养能力,防治面源污染,保护好河湖沟渠边岸,改造坡耕地,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表1 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结果

3.2鄱阳湖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Ⅴ-4-3ns)

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分布较少。该区坡耕地分布较多,坡耕地土壤侵蚀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此外在鄱阳湖滨湖地区和“五河”尾闾地区还分布有大量的风蚀沙地。有水蚀面积3 312.37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4%,以轻度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48.13%;有风蚀面积125.38 km2,占全省风蚀沙地面积的70%,风力侵蚀面积明显多于全省其他区域,是江西风力侵蚀的最主要区域。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农田防护、水质维护。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湖区保护、水源地保护、自然景观保护、候鸟及鱼类保护、土地生产力保护,以及风蚀区、洪涝区人居保护等。区域布局是以保护农田、维护水质为重点,开展滨湖地区沙地植被建设、平原农田林网建设、湿地恢复,减轻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影响,加强节水灌溉、小型水利水保设施配套,以及河湖植被缓冲带建设,维护水质,减轻农田面源污染等,保护水源地和群众饮水安全。

3.3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Ⅴ-4-4tw)

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崩岗分布。水力侵蚀面积2 446.4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35%,以轻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占63.89%。侵蚀程度虽然以轻度侵蚀为主,但面积分布广泛,常见于坡耕地、崩岗、陡坡风化花岗岩地区、过伐区,以及工矿、修路等开发建设区域。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土壤保持、生态维护。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河湖区保护、水源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生产力保护等。区域布局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护农田和河道、稳固山地丘陵区生态系统为重点,积极搞好崩岗治理等。

3.4赣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Ⅴ-4-5t)

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崩岗分布,侵蚀程度虽然以轻度侵蚀为主,但面积分布广泛。水力侵蚀面积7 054.1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92%,以轻度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37.75%,常见于坡耕地、崩岗、农林开发区、林下,以及公路、采矿、城建、农林开发等开发建设区域。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河湖区保护、水源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生产力保护等。区域布局是以提高林下植被、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为重点,积极搞好经济林果开发、坡耕地与崩岗治理、重要水源区面源污染防治等,进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型和生态旅游型小流域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5赣南山地土壤保持区(Ⅴ-4-8t)

该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并有崩岗广泛分布。水力侵蚀面积6 232.6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71%,以中度及以上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侵蚀占50.69%。区内有崩岗22 812个,面积8 480.5 hm2。水土流失程度相比2000年有所降低,但分布依然广泛,常见于林下、废弃矿地、崩岗、老果园、坡耕地等。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河湖源区保护、水源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生产力保护等。区域布局是营建生态林网涵养水源,治理崩岗侵蚀,发展特色林果业和雨洪资源利用配套建设,以坡地经济生态开发和水生态治理为重点搞好生态开发与治理。

3.6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保土区(Ⅴ-6-1ht)

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崩岗分布。水力侵蚀面积2 177.74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10%,以轻度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37.23%。区域水土流失总体较轻,但局部严重,常见于崩岗和公路、采矿、城建、农林开发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河源区保护、水源地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生产力保护等。区域布局是加强预防保护,治理丘岗地区崩岗侵蚀,保持土壤,防止泥沙下泄、沟道淤埋,减小山洪灾害隐患;防止石质山区土地生产力退化,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护天然林资源,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积极搞好雨水集蓄利用和水系配套。

3.7岭南山地丘陵保土水源涵养区(Ⅴ-6-2th)

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有崩岗分布。水力侵蚀面积1 633.9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75%,以轻度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侵蚀占43.45%。虽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土壤侵蚀分布仍旧广泛,普遍存在于林下、传统果园、废弃矿山地等,特别是废弃稀土矿山地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是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水源地保护、河源区保护、土地生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区域布局是以治理崩岗侵蚀、保护土地生产力、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保障供水安全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设,提高林下植被覆盖率,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相结合,阻止不合理的农林开发,发展生态、经济并重的农林业。

4结语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区划能够因地制宜、分类分区地提出地区生产发展方向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指导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因此应加强水土保持区划研究,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间隔一定时间进行适当修订。

[参考文献]

[1] 关君蔚.水土保持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30-133.

[2]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45-183.

[3] 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1):105-109.

[4] 张钰娴,臧贵敏,李海林,等.浙闽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划及治理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6):112-115.

[5] 承志荣,王新军,王雪晴,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6):181-186.

[6] 张碧岭.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试探[J].江西水专学报,1986(2):55-63.

[7] 谢颂华,曾建玲,杨洁,等.江西水土流失省情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9(3):69 -72.

[8] 汪邦稳,汤崇军,杨洁,等.基于水土流失的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1):51-57.

(责任编辑李杨杨)

[基金项目]江西水利科技项目(KT201214,KT201310)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941(2016)06-0017-03

[作者简介]潘峰(1987—),男,江西鄱阳县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与科研工作;通信作者张利超(1983—),男,黑龙江佳木斯市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等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15

[关键词]水土保持区划;基础功能;区域布局;江西省

猜你喜欢
江西省
模拟成真
江西省审计厅“三个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审计法
江西省音协八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昌召开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省音协工作座谈会在昌召开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考了个大的
江西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630亿元
江西省审计厅举办2020年迎新春联欢会
吃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