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敏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替换分析等方法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大+时间词(的)”这一常见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进入结构的节日时间词的历史比较、节日时间词进入结构的演变原因、节日时间词演变反映出的传统文化现状及建议等三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节日时间词;历史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8[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第一次提出了“时间词”,“大+时间词(的)”结构,这一理论迅速受到了众多学者关注。宋玉柱《“大”的区别词用法》、沈阳《关于“大+时间词(的)”》、张慧芳《也说“大+时间词(的)”》、杨松柠《“大+时间词(的)”再议》以及近几年的学者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则是在沈阳先生的时间词分类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对其中的第一类表示节日的时间词进行了全新探究,着重探讨了此结构的演变反映的传统文化现状。
一、进入“大+时间词(的)”的节日时间词的历史比较
现将学者不同时间对进入该结构的时间词的判断罗列如下:
宋玉柱(1994年)总计6个:(1)节日3个:过年、中秋、国庆(2)年、月、日、星期3个:初一、十五、星期天。沈阳(1996年)总计32个:(1)节日9个:过年、过节、中秋、国庆、节日、元旦、春节、冬至、五一;(2)年、月、日、星期6个:正月、(年)初一、十五(限正月、八月)、星期六、星期天(日)、周末;(3)一年中的季节、气候9个:夏天、冬天、冷天、热天、晴天、雨天、雪天、风天、阴天;(4)一天中的时点时段8个:清早、早晨、中午、晌午、晚上、半夜、白天、早上。
在此之后的学者认为能进入该结构的时间词都有所增加,杨松柠(2009年)认为能进入结构的还有:圣诞节、儿童节、星期一、妇女节、情人节,但重阳节复活节、感恩节不可进入结构,星期六、星期一可以,春天、秋天不可以;凉快天、暖和天不可以;张静、崔山佳(2012年认为能进入结构的还有):三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春天、秋天甚至是从未出现过的"jk点”。
(一)进入结构的节日时间词的演变规律
纵观进入结构的时间词我们发现:
第一,原来不能进入的“圣诞节”、“妇女节”等很多节日开始进入。例如在新浪微博上搜索一下可以看到:
谢谢老婆送的二锅头啦,大妇女节的还送我东西。
大妇女节的生病还能不能让一个25岁的妇女好好的了。
我大妇女节的搬点东西锻炼身体不行么。
第二,一部分原来可以进入的“冬至”等现在很少使用。大五一节的、大建军节的等说法也被认为不合理。
第三,从总的趋势来看,能进入“大+时间词(的)”结构的表示节日的时间词总量增加了。
(二)进入“大+时间词(的)”的节日时间词演变原因
第一,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其中,词汇的演变速度是最快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是交际工具,人是使用语言的主体,社会是语言使用的主要场合。社会和各个群体对不同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会影响节日词进入该结构或是不再能进入结构。
第二,语言是符号系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虽然语言符号有不变性但是也具有可变性。索绪尔在解释语言符号的不变性时,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复杂性。语言符号的众多等,都是导致语言符号相对稳定的原因。
二、可进入“大+时间词(的)”的节日时间词分析
宋玉柱认为进入“大+时间词(的)”结构的时间词是重要或是特殊的日子。沈阳认为是往往适合或应该工作(相反,不适合、不应该工作)的日子。张慧芳认为,能够进入结构的词,有的较重要、有的较特殊,共同之处是在于这些时间与人们的工作休闲、日常作息、衣食住行相关。那什么样的节日时间词才能进入结构呢?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
(1)同样是传统节日,“大中秋的…‘大过年的”可以,但是“大清明的”有时可以,“大重阳节的”不可以。
(2)同样是外来节日,“大圣诞节的”可以“大情人节的”有时可以“宋干节”不可以。
(3)以表示节日的时间词为例,大家所公认的可以进入“大+时间名词(的)”结构的有:大过年的、大中秋节的、大过节的、大圣诞节的,不可以进入的有大重阳节的、大复活节的、大宋干节的。
公认能进入结构的表示节日的时间词有以下特点:
(1)全民重视,公休,有典型的风俗和庆祝活动,年轻人推崇,商业宣传较多,悲喜色彩较明显或寓意较好的传统节日。笔者认为,之所以“大重阳节的”不行是因为与“大过年的”相比它并不具有认知的普遍性,就算是很小的孩子或是外国人都知道中国的春节,中国人也有人不知道重阳节。另外,这一天没有公休学生和工作者都缺乏参与,且节日本身缺乏典型行为。
(2)年轻人特别推崇或是商家宣传力度特别大,并且具有典型的庆祝活动且寓意为中国人乐于接受的外国节日。宋玉柱、沈阳认为“大圣诞节的”等外国节日不可以进入该结构但是现在“大圣诞节的”却为大家接受,这主要是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圣诞节从改革开放后开始流行,另外,语言演变具有不平衡性、就年龄上来说,年轻人更容易去接受语言的变化;就地区而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容易接受语言中的新变化。而在语言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所以年轻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成为了词汇创新和使用的先驱。物质的丰富让大家开始关注传统节日但是外国的节日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我国现代的年轻人特别推崇圣诞节。当然,商家的宣传圣诞节的力度并不比中秋节小也是一个原因,所以“圣诞节”可以进入该结构,但相反的,复活节就不可以了。这也反映出了语言系统的非静止性,是我们研究语言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的好材料。
三、节日时间词变化反映出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
由上文我们已经发现,能进入结构的时间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的表示节日的时间词更是如此。当然,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进入结构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能进入结构的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对比
第一,能进入结构的中国传统节日起步早,很长一段时间都领先于外来节日是数量,但是数量增长总体比较缓慢,近年甚至出现了减少的现象。
第二,能进入结构的外来节日一开始几乎为零,起步晚,但是数量增长比较迅速,尤其是2010年之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节日。
(二)结构变化反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中说道:“语言的根本属性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人是文化的动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节日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节日在结构中的出现数量的不断剧增和我国传统节日形成对比。经济全球化使很多的实体商品进入我国,但是附带的外来文化也正在削弱中国的文化基础。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严峻,外来文化的抨击更是非常强势。现代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明显降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忱十分有限,他们更愿意迅速接受或更容易被动接受大量的外来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令人担忧。
(三)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改善的建议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改善,我们除了贯彻国家各项政策之外,还需侧重和人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在徐通锵先生的《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的演变具有不平衡性。年轻人接受变化比较快,中老年人接受变化慢;在地区上来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接受得快,其他地方比较慢。因此,当一种节日被发达地区的年轻人群接受或不在意时能进入结构的节日时间词就会发生变动。所以,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动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很多外国节日一开始也都是通过沿海口岸城市或者首都等有影响力的大城市进入并风靡全国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也必须要从这些地方开始。
第二,加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尤其是青年人的吸引力。让传统节日具有新的、时尚的内涵,纪念的方式除了公休之外,更应该有一些典型而具有操作性的纪念活动。例如清明节,学校除了放假还可以组织学生扫墓、或者是进行关于清明节知识的竞赛或者是清明节摄影比赛之类。要让传统节日变成活的节日,这样也能增强青少年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能力。
语言是社会现象,更是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更是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而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