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摘要】文章分析了唐代品色衣的色彩、款式,并结合《全唐诗》中品色衣的描述,把色彩词与“衣”、“袍”、“衫”、“服”搭配在一起,再现了唐代品色衣制度,体现了当时唐代人的色彩观和独特的审美心态,为后人研究《全唐诗》和唐代服饰文化提供素材。
【关键词】《全唐诗》 唐代品色衣考 色彩 图纹面料 款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9-02
品色衣制度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形成于唐代。“《周书·宣帝纪》载:‘大象二年诏天台侍卫之官,皆著五色及红紫绿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至隋,形成了官服品色制度,把颜色施之于官服上,并按色区别等级。”
一、唐代品色衣的色彩
唐初沿袭了隋制,后又经过多次变更,徐颂列教授在《唐诗服饰词语研究》 中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以下表列出不同年代的品色衣制度:
二、唐代品色衣的款式
品色衣制度在色彩、图纹、面料方面体现出唐代权力等级的不同,但其款式大体相同。一般是头裹乌纱幞头 巾子,衣圆领窄袖袍衫,系红鞓腰带,穿乌皮六合靴。
三、《全唐诗》中的唐代品色衣考
在《全唐诗》中,品色服的描写将色彩词与“衣”、“袍”、“衫”、“服”搭配在一起。下面加以分析。
1.衣
《说文·衣部》释:“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全唐诗》中有“紫衣”、红色衣、绿色衣、青衣等。
(1)紫衣
紫衣是唐代一至三品官员所服。《全唐诗》中的“紫衣”共有30处,但半数以上的诗句中“紫衣”并不指高官所服,如许棠《送元遂上人归吴中》(第604卷): “落发在王畿,承恩着紫衣。”其中的“紫衣”是僧人所穿的紫色袈裟的意思。
《全唐诗》中表唐代品色服的“紫衣”如:韩翃《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郎》(第245卷):“身著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关东。”
(2)红色衣
红色衣是唐代四五品官员所服。在《全唐诗》中有多种表述,如“绯衣”、“朱衣”、“绛衣”、“茜衣”、“红衣”等。
1)绯衣
《全唐诗》中的“绯衣”共有3处: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一作严别驾相逢歌)》(第220卷):“乌帽拂尘青螺粟,紫衣将炙绯衣走。”罗隐《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第665卷):“贵分赤笔升兰署,荣著绯衣从板舆。”佚名《裴炎谣》(第665卷):“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2)朱衣
《全唐诗》中的“朱衣”共有40处,如:李白《杂曲歌词·长干行二首》(第26卷):“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李华《寄赵七侍御》(第153卷):“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有的唐诗中“朱衣”仅指大红色官服,不确指四、五品官,还多以“朱衣”指“朱衣吏”等。
3)绛衣
绛比朱更红。《全唐诗》中的“绛衣”共有5处,有两处指红色官服:沈侄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第97卷)“绛衣陪下列,黄阁谬差肩。”储光羲《秋庭贻马九》(第137卷):“绛衣朝圣主,纱帐延才子。”
4)茜衣
“茜衣”是一种泛黄的红色衣,呈桔红色。《全唐诗》中“茜衣”仅1处:李洞《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第721卷):“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5)红衣
《说文·糸部》释:“红,帛赤白色。”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全唐诗》中的“红衣”共有14处,表服饰的仅有一处:李远《闻明上人逝寄友人》(第519卷):“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3)绿衣
《全唐诗》中的“绿衣”共有14处,其中有的诗句也有不代表官服仅指绿色衣服之意的,也有指绿色羽毛、植物的诗句。表官服的“绿衣”,如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第393卷):“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4)青衣
“青衣”为唐代八、九品官员所服。《全唐诗》中的“青衣”共有19处,其中“有表婢女或侍童的”,“也有指仙女、神或神兵的衣服的用例”,“也可以指一般妇女所着的朴素的衣服”,“也以‘青衣指低级官吏”。
《全唐诗》中表官阶官吏的诗句,如:卢照邻《酬张少府柬之》(第42卷):“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
2.袍
《说文·衣部》释:“袍,襺也。”《汉语字典》:“袍,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曲裾,衣襟向下达到腋部旋绕于身后,为大襟。直裾衣襟由腋部直下,为对襟。袍有宽袖,如唐代帝王百官穿着的朝服都是博衣大袖的袍,有窄袖,如传唐人阎立本绘《凌烟阁功臣图》中的大臣。
《全唐诗》中的“袍”有“紫袍”、红色袍、绿袍、青袍等。
(1)紫袍
紫袍是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服。《全唐诗》中的表示官服的“紫袍”共有7处,如温庭药《寒食日作》(第578卷)中的“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紫袍也称“烂椹袍”。“烂椹”即熟透的桑葚,其色紫,古时常用作衣服的染料。“烂椹袍”指高官所着之袍服。例如,白居易《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七》:“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2)红色袍
红色袍是唐代四五品官员所服,在《全唐诗》中有多种表述,如“绯袍”、“朱袍”、“茜袍”、“红袍”、“猩袍”等。
1)绯袍
《全唐诗》中的表示官服的“绯袍”共有5处,如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第440卷);“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卢仝《观放鱼歌》(第387卷):“忽脱身上殷绯袍,尽买罟擭尽有无。”
2)朱袍endprint
朱袍在《全唐诗》中有3处,表朱红色官服的有2处:杜荀鹤《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敕下时,年七岁)》(第692卷):“青桂朱袍不贺兄,贺兄荣是见儿荣。”李洞《送安抚从兄夷偶中丞》(第721卷):“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
第3处朱庆馀《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第515卷):“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其中的“朱袍”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双鹤。
3)茜袍
《全唐诗》中“茜袍”仅有1处,指红色官服。徐夤《赠垂光同年》(第709卷)“丹桂攀来十七春,如今始见茜袍新。”旧以“丹桂”比喻科举中第,这里的“茜袍”指科举中第17年后得以升迁为四、五品官的红色常服。
4)红袍
《全唐诗》中“红袍”有2处。1处指军将所穿的红袍服,张永进的《白雀歌》:“楼兰献捷千人喜,敕赐红袍与上功。”
而另一首则把荔枝皮比喻为红袍。梁嵩《殿试荔枝诗》:“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
5)猩袍
《汉语字典》释:“猩,鲜红色。”猩袍,也是红色袍的一种。
《全唐诗》中“猩袍”仅有1处:杜荀鹤《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第692卷):“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3)绿袍
绿袍是唐代六、七品官员所服,《全唐诗》中的表示官服的“绿袍”共有5首表官服的诗,如韦庄《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第697卷):“新马杏花色,绿袍春草香。”
佚名《东柯院妖谑杜令》(第867卷):“莫打绿袍人,空中且歌舞。”其中的“绿袍”不指官服。
(4)青袍
青袍是唐代八、九品官员所服。也泛指在朝做官,也可以作新科进士之服等。《全唐诗》中有“青袍”55处。实指八、九品官服的诗很多,如李嘉佑《送韦司直西行》(第206卷)“不耻青袍故,尤宜白发新。”
3.衫
唐代初期和中期,衫袖为窄袖,到了晚期,又变为宽袖,衫的袖端不加收敛,袖口宽大。唐代文人着衫,一般为圆领,面料比较轻薄。
《全唐诗》中的“衫”有红色衫、绿衫、青衫等。
(1)红色衫
红色衫是唐代四五品官员所服,在《全唐诗》中有多种表述,如“绯衫”、“朱衫”、“茜衫”、“红衫”、“猩衫”等。
1)绯衫
《全唐诗》中的“绯衫”共有7处,如白居易《又答贺客》(第440卷)“似挂绯衫衣架上,朽株枯竹有何荣。”
2)茜衫
《全唐诗》中的“茜衫”仅1处,指红色官服:白居易《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第446卷)“病乘蓝舆出,老著茜衫行。”
(2)绿衫
“绿衫”是唐代六、七品官员所服,《全唐诗》中的“绿衫”有3处,仅元镇诗中为官服义,元镇《寄刘颇二首》(第413卷):“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绿衫行。”
(3)青衫
“青衫”是唐代八、九品官员所服,《全唐诗》中的“青衫”有28处,白居易诗中有13处,如《琵琶行》(第776卷):“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另有《浔阳春三首·春去》(第440卷):“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等。
(4)服
服原为动词,后用来指衣服,作衣服的总称。《全唐诗》中的“服”,主要是帝王、百官或命妇正式场合的穿着。
《全唐诗》中有关服饰描写的“服”数量很少,出现了1处紫服、1处朱服,1处丹服,4处绛服,1处青服等。其中表示品色官服的仅1处茜服,1处绛服,如齐己《寄湘幕王重书记》(第844卷)“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簇。”王建《和蒋学士新授章服》(第300卷)“五色箱中绛服春,笋花成就白鱼新。”茜服、绛服均是唐代四、五品官所服。
文学作品和服饰文化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现实生活的。《全唐诗》对品色衣的描述,体现出唐代的时代特征和当时人们的色彩观、审美观等。这将方便人们进一步理解《全唐诗》的意义,并进一步丰富唐代服饰文化的内涵,为后人研究《全唐诗》和唐代服饰文化提供素材。
参考文献:
[1]冯学礼,薛鸿鹏.全唐诗[Z].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2]黄强.中国服饰画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第64页.
[3]徐颂列.唐诗服饰词语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全唐诗》服饰图考,立项号:20144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