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实平
【摘要】本文以《山猫和田鼠》为例,具体阐述了组织大班看图讲述活动的操作要点,如图片选择要适合大班年龄特点、兼具人文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教学目标要整体性与关键经验并重,教学组织要注重多角度观察、多形式交流、多层面讲述。
【关键词】 大班 看图讲述 图片选择 目标制定 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2-02
看图讲述是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对于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思维力与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与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们重点对大班看图讲述活动进行了实践研究,积累起了一些经验,现以《山猫和田鼠》为例,具体谈谈大班看图讲述教学组织策略。
一、图片选择----关键词:年龄适宜、人文价值、审美感受
看图讲述主要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图片的选择非常重要。大班看图讲述中的图片应具有下列特征:形象鲜明, 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内容贴近生活等等。《山猫和田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节生动、富有幽默感
《山猫和田鼠》主要讲述处于追赶与被追赶、吃与被吃关系的山猫和田鼠,在追逐中掉进了深洞,在田鼠的建议下山猫打消吃掉田鼠的念头,共谋脱险之策的故事,①作品情节生动、幽默风趣,这类作品是可以被大班幼儿所理解并深受大班幼儿所喜爱。
2.构图新颖、突出审美感受
《山猫和田鼠》采用的是纵长的由垂直方向展开情节的图片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图中把山猫画成湖蓝色和橘黄色,则使画面的色彩形成调和,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这两种颜色与地洞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了突出形象的效果②。图片中山猫和田鼠表情生动、滑稽,与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配在一起,给孩子带来别样的幽默感。
3.寓意深刻、富有内涵
《山猫和田鼠》隐含了“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份希望”这一价值观,在困境中,即使互为天敌,也要重新考虑彼此的关系③。虽然这样的寓意幼儿当下还不能立刻领会,相信会为幼儿成长埋下一颗种子,日后成为幼儿成长中不可多得的启示。
二、目标设置----关键词:整体发展、关键经验
教学活动目标具有决定教学价值走向和基本内容的重要作用,是决定看图讲述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看图讲述活动目标应该兼顾幼儿整体性发展和语言领域的特殊要求。
1.目标体现整体发展的原则
看图讲述对幼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观察理解能力,帮助幼儿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语言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山猫和田鼠》目标有三条:其一,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尝试用较完整、连贯的语句讲述山猫和田鼠之间发生的事情。其二,在细致观察、集体讨论、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相应的词汇和语句描述山猫和田鼠的动态、表情与心理活动,丰富讲述经验。其三,倾听同伴的发言,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体验讲述活动的乐趣。这三条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积极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三方面提出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补充,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2.目标注重关键经验的获得
大班是幼儿词汇量、词汇种类迅速增加的时期,这一阶段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提高,能较清楚、连贯甚至有表情地描述实物和现象④。本活动目标中包含了作为讲述类的语言活动所获得语言发展的关键经验,即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图意,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语言经验的机会。这些目标的提出是在遵循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三、教学过程---关键词:多角度观察、多样化的设问、多形式交流、多层面讲述
看图讲述活动是启发幼儿在观察、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猜测想象、感受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充分的表达与交流。
1.注重多角度观察,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教师要仔细研究图片,反复研究讲述线索,思考在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提供的线索,引导讲出简短的有情节的故事。看图讲述中的观察有着一定的规律,即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人物的形象、动作、表情到抽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观察,这样的观察才不会遗漏。除了按顺序观察以外,可以根据不同图片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把握图意
《山猫和田鼠》从绘本中选取了七张图作为观察讲述的内容,前三幅图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活动开始部分,教师将前三幅同时出示,让幼儿整体观察。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今天带来几幅图,说的是山猫和田鼠之间发生的事,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然后说一说它们之间发生什么事?这样的安排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前三图基本上能呈现故事的大致内容,一次性的呈现、整体的观察能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把握图意,为下面的环节留出更多的观察和讲述的时间。在幼儿大致说出故事内容以后,教师引导幼儿逐一地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片,更充分观察、讲述三幅图的内容。
(2)细致观察理解内涵
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幼儿完整全面的表达,大班幼儿观察能力
的发展也为要求幼儿观察细微部分提供了可能性。故事中山猫追逐田鼠误入洞后,要吃田鼠的过程是活动的重点,而在田鼠的建议下山猫打消吃掉田鼠的念头,共谋脱险之策这一部分则是活动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幼儿理清重难点,并将重难点讲述清楚则需要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幼儿观察山猫和田鼠的动态、表情,比如:山猫想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说说山猫样子?这时田鼠是个什么状态?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样的细节观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图意,理解故事的逻辑,讲述故事情节。endprint
2.设置多样化的提问,引领幼儿感知情节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师幼互动交流方式。也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在看图讲述的活动教师更多的是通过多样化设问方式帮助幼儿把握图片核心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在本活动中老师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讲述。比如教师有时针对画面内容提出描述性的问题:“山猫在干什么,谁来说一说山猫的样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洞?”;有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综合判断而提出判断性的问题:“它们掉到哪里”、“上面这幅是谁想出来的方法?”;有时教师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分析,提出分析性的问题:“田鼠想出的方法山猫会同意吗?为什么?山猫想出的方法田鼠会同意吗?为什么?”;有时教师引导幼儿对画面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后提出推想性问题:“田鼠到底说了些什么暂时打消了山猫要吃它的想法”、“它们能出洞吗?猜猜它们是怎么出洞?”等等。多样化的设问方式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一方面使幼儿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图片内容,另一方面使得整个活动活而不死,避免单一问题的枯燥感。
3.采用多形式的交流,增加幼儿讲述的机会
看图讲述教学一般采用集体授课式,这种方式便于集中指导,有利于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但也存在弊病,由于发言的机会有限,难以让全体幼儿有充分讲述的机会⑤。因此本活动中教师采取了多形式的交流方式,引导幼儿结伴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提问交流、与重要图幅的交流等等,比如:本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摩前三幅图时,教师采用了集体看图,提问回答的方式,像这样与教师提问交流可以让幼儿了解观察、讲述的重点,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在观察第四幅图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边观察图片边自己讲述,教师倾听幼儿的讲述,与幼儿个别交流,提高幼儿对活动难点的把握;在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内容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两两讲述,这样幼儿参与的机会多,讲述的顾虑少,容易调动幼儿想说的积极性。采取多形式的交流方法,增加幼儿参与讲述的机会,也避免单一讲述形式引起的单调疲劳。
四、注重多层面的讲述,提高讲述水平
在本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词汇形容、不同的心理描述、不同的语言对话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用词的准确性和的多样性语言讲述。准确的讲述要求幼儿讲述时语言规范,用词适当。比如:教师引导在幼儿细致观察和讲述第一幅图时,提出“第一幅山猫、田鼠都在跑,但山猫、田鼠跑的意义不一样,它们的跑可以用什么字来代替?”孩子们提出:山猫应该用追这个字,而田鼠应该用逃。”再比如,引导幼儿描述洞时教师提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洞?”在观察的基础上,幼儿说出“这是一个又黑又深的洞。”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可以帮助幼儿准确、清晰表达图意。多样性的语言,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教师帮助幼儿分析、领会图片中角色的情绪、情感状态和不同角色、不同情景下可能出现的心理活动⑥。比如:在第一幅图中教师请幼儿说一说田鼠看见山猫在追它后是怎么逃的,孩子们有的说出:拼命地逃、没命地逃、飞一样地逃;在第三幅图中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田鼠被堵在洞里面山猫无路可逃时的心理状态,并要求说出四个字的词,孩子们说出了“胆颤心惊”、“惊恐万分”等等。引导幼儿运用多样性的语言,使得讲述富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提高幼儿讲述的水平。
本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每一幅图后都进行了示范小结,这个示范小结有时是教师示范,有时让幼儿示范。教师的示范是高于幼儿水平的示范,可以让幼儿学习模仿;幼儿示范可以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使幼儿的讲述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2][3]选自绘本《山猫怎么办》内容简介
[4] 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 语言领域
[5]李培美《发挥看图讲述对幼儿发展幼儿思维的作用》 幼儿教育杂志1999.6
[6]李碧华《大班幼儿看图讲述之我见》 学前教育研究endprint